http://pcpaper.cnwomen.com.cn/Img/2018/7/m201807310237eabc1fb34137b77c8ed5e23729fe.jpg
□ 中国妇女报·中国女网记者 姚建 □ 修江敏 王丹青 眼前衣着朴素、头发花白、说着一口地道即墨话的陈玉兰,就是目前全国最大
http://phpaper.cnwomen.com.cn/content/2018-07/31/051460.html

等待处理…

国内最大发制品企业女掌门陈玉兰:

“走出去”是企业发展关键一步

2018/7/31

□ 中国妇女报·中国女网记者 姚建

□ 修江敏 王丹青

眼前衣着朴素、头发花白、说着一口地道即墨话的陈玉兰,就是目前全国最大发制品、针织服装出口生产基地——青岛即发集团的掌门人。

从接手到现在,陈玉兰陪伴即发走过了40多年,她见证了即发从一家小小的集体工厂,成长为如今国内针织行业的“领头羊”。

“借力国家‘一带一路’倡议,我们不断扩大即发的国际‘朋友圈’,不仅让我们的产品‘走出去’,也要让我们的技术、产业‘走出去’,在新的环境下,获得源源不断的企业生命力。”陈玉兰说。

第一批“走出去”的即墨企业人

1974年,30岁出头的陈玉兰被任命为即发的生产经营副厂长。彼时的即发,还只是一家做头发加工的集体小厂。陈玉兰的上任,恰逢即发的“危险时期”。

“当时国际化纤假发开始发展,势头很猛,我们的传统档发产品出口滞销,厂里的效益跌至最低谷。”陈玉兰回忆。

陈玉兰担任副厂长后果断提出新的发展思路,调整档发生产的出口,避开国际上的冲击,研发新产品。

随后,陈玉兰被选举为厂长。

她告诉中国妇女报·中国女网记者:“我们办企业的目标就是‘发展发展再发展’,要不是国家提出改革开放,即发不会迈出这么关键的一步。”

陈玉兰口中的“关键一步”,就是在1981年,她作为即墨第一个企业出国学习小组的成员之一,远渡日本学习考察。

1982年,在陈玉兰的推动下,即发办起了即墨第一个来料加工项目,又与日本兵库县贸易株式会社签订了即墨第一个针织内衣补偿贸易项目。

据统计,即发共组建合资合作企业18家,产品出口30多个国家和地区。

敢于争先,让企业“走出去”

建立合资企业无疑为即发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动力,但陈玉兰仍不满足于现状。

她想让企业也能够“走出去”。

“这既是响应国家号召,也是为了规避贸易壁垒,降低生产成本,适应经济全球化的新形势,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和更高层次上参与国际竞争和合作。”陈玉兰说。

经过前期考察,陈玉兰决定在越南投资建厂。

记者了解到,目前该公司有员工1000余人。“这些员工全部由越南当地招聘,我们只从国内派遣了4名管理人员。”陈玉兰介绍。

“我们必须先要了解所在国家的风俗习惯,尊重当地员工的习惯和信仰,在此基础上制定出相关管理制度,这是最合适也是最人性化的管理制度。”陈玉兰说,“同时,要大胆启用当地管理人员,从公司建立开始就手把手地进行培养,引导使其适应和接受公司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方法,这样既提高管理效率,又节约了管理成本。”

目前,即发在越南建立的子公司拥有32条生产线。去年,该公司服装年产量966.5万件,实现出口额1921万美元。

不断扩大的国际“朋友圈”

在即发越南公司步入正轨、平稳发展的同时,经过可行性调研,陈玉兰决定在与越南相邻的柬埔寨投资建厂。

2013年7月,即发柬埔寨公司成立。经过五年的建设和初步发展,目前即发柬埔寨公司拥有职工2500余人,各类生产设备1300余台/套,已经拥有完整的生产管理体系和质量管理体系。2017年完成服装1402万件,出口额达到2653.08万美元。

“今年公司计划再增产两个车间的能力,这样柬埔寨公司的生产能力和公司规模将得到大规模提高。”陈玉兰告诉记者。

不仅如此,陈玉兰还在拓展东南亚产业链而做着规划。

2015年12月,即发越南纺织染整项目——即发成安纺织有限公司成立,将为越南和柬埔寨成衣工厂进行配套,提高产品竞争力,计划针织面料产能1000吨面料/月。面料工厂的正式投产,将极大增强即发东南亚工厂的竞争能力,也是企业深入深化“走出去”战略的关键一步。

今年4月份,即发还在越南北江省越安县成立彩印包装项目,总投资1000万美元,年产塑料包装袋5000万枚,已在今年年初投产,进一步完善了纺织服装产业链配套。

“海外投资风险与机会并存。”陈玉兰告诉记者,“投资地点如何选择,投资项目如何经营,需要进行长期考察、深入了解,才能做出正确的决定。”

上篇:没有了
下篇:联合国机构:阿富汗童婚现象仍较严重
分享到

© 2019 中国妇女报
ICP备:京ICP备05037313号

↑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