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pcpaper.cnwomen.com.cn/Img/2018/7/m20180730b0c0a62408164e2aa546f048caf1d822.jpg
张志恬(左二)在医院准备进行捐献 ■ 中国妇女报·中国女网记者 彭芸 “人的一生总要做一件这样的事,若干年后当你回忆起来,
http://phpaper.cnwomen.com.cn/content/2018-07/30/051439.html

等待处理…

为生命接力是我的天职

——记江西省造血干细胞捐献者、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江西省管理中心干部张志恬

2018/7/30

张志恬(左二)在医院准备进行捐献

■ 中国妇女报·中国女网记者 彭芸

“人的一生总要做一件这样的事,若干年后当你回忆起来,你会觉得非常有意义。我很感谢中华骨髓库提供的这个平台,让我去完成了一个捐献,帮助到另一个人,觉得生命更有意义。”在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中华骨髓库)管理中心举办的“造血干细胞捐献者,你还好吗?”的活动中,张志恬在南昌对中国妇女报·中国女网记者这样说。

张志恬是中华骨髓库江西省管理中心的一名工作人员,2016 年12 月 15 日,她成功为一名素昧平生的白血病患者捐献了造血干细胞,成为江西省第60例、江西省红十字会系统首例、中华骨髓库系统第二例造血干细胞成功捐献者。

人们常常把造血干细胞捐献比喻为“生命的接力”,一个个濒临绝境的生命重燃希望的背后,离不开无数和张志恬一样为生命接力的“红会人”的辛勤工作和付出。在12年的时间里,在造血干细胞捐献工作者的岗位上,张志恬从一名医学院毕业生成长为一个成熟管理者,造血干细胞捐献工作已成为她生命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放弃备孕“二胎”,只为挽救一个素不相识的小生命

2006年,从青岛医学院临床医学专业毕业的张志恬进入刚成立不久的江西省红十字会造血干细胞中心工作,不久就主动报名加入了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者的行列。“我渴望能够捐献造血干细胞,亲身体验捐献的全过程。”惊喜总是来得很突然。2016年,张志恬接到配型成功的喜讯,而此时她正在备孕“二胎”,初配成功的通知打乱了张志恬原有的生活步伐。

捐献造血干细胞的梦想,张志恬已等待了10年。而且“造血干细胞捐献配型相合的概率仅为万分之一至几万分之一,配型成功就像中奖一样,完全看运气。”不能轻易放弃这难得的机会,更不能让那个期待的小生命失去生的希望。在家人的支持下,张志恬毅然推迟自己要二胎的计划。

之后的日子在紧张、期待中慢慢滑过,高分相合,体检通过,每一个步骤的顺利完成都让张志恬雀跃不已。采集日期确定在冬天,为了确保在最好的状态下捐献,张志恬每天连运动、过马路都格外小心,生怕出现一丝丝意外,影响了捐献。

经过充分的准备工作,2016 年 12 月 15 日,张志恬在长沙成功捐献了造血干细胞。同年,张志恬被评为2016年度江西省“三八红旗手”。

对于捐献,张志恬始终觉得,自己仅仅是做了一个普通人该做的事。“中华骨髓库有几百名工作人员,义务献血、加入中华骨髓库是很多人都会做的一件事,只不过我比较‘幸运’,可以和陌生人造血干细胞配型成功,可以有幸帮到别人。”

捐献让我和同事工作起来更有“底气”和说服力

记者面前的张志恬成熟开朗、热情大方,“我是个很宅的人,喜欢呆在家里,看看书,料理家务。”

离捐献已过去近两年,张志恬告诉记者,“你看我现在怎样,不是也一样棒棒的吗?”捐献没有感觉到有任何不适和影响,工作和生活也都早已回到了正常轨道。而整个捐献过程虽有些许不适,但远不至于无法忍受,更丝毫没有影响到自己的心情。

还有那些张志恬曾经陪同进行过捐献的人,捐完之后状态也都非常好,没有出现过任何问题,有的人甚至捐献完了就可以参加跑步运动。大家担心较多的反而是自己的条件是否能达到捐献的要求。

亲历过捐献的整个过程后, 张志恬现在更愿意分享自己的故事。在她看来,通过宣传让更多的人了解捐献过程和细节,消除人们对捐献的盲目恐惧和顾虑,才能扩大捐献的基数,提高配型成功的概率。

更让张志恬自豪的是,现在工作站的同事们在做志愿者动员工作时,经常会理直气壮地说:“你看,我们工作人员自己都捐献了呢。”2017年6.14 无偿献血者日,单位组织了无偿献血和造血干细胞捐献登记活动,几乎所有的年轻人都登记入库,成为了捐献志愿者。去年,一直在默默支持鼓励张志恬的爱人,最终也“入了库”,加入了志愿捐献者的行列。

总有一种感动和力量让我坚持下去

造血干细胞捐献就是一场生命的接力,从报名到取样,从配型成功到最后捐献,是一个环环相扣的链条,任何一个环节的疏漏都可能浇灭生的希望。

张志恬坦言,作为一名从事造血干细胞捐献工作的工作人员,她也经历过一些失望,有些人得知初步配型成功后会改变捐献意愿,这其中仍有对捐献的误解,误以为会伤害身体。也有过遗憾,在等待配型的过程中,有一部分捐献者慢慢就失去了联系,而“少一个人就少了一份希望”。

但是,“每一个愿意捐献的人都是特别善良的人,每一例捐献后面都有一个关于爱的故事”。从事干细胞捐献工作12年来,张志恬和她的同事们常常被这些普通人的高尚行为所感动。

张志恬清楚地记得,一位年轻男性捐献者,当日刚刚采集结束后就离开了医院,就在工作人员准备找他的时候,他气喘吁吁地跑了进来,手上抱了一个一人高的小熊玩偶。原来,他跑出去就是为了给患者买个礼物,请来交接干细胞的志愿者带回去,鼓励患者战胜病魔。

还有江西宜春市造血干细胞捐献工作站站长,体检前遭遇了车祸,肩胛骨粉碎性骨折,但是他的捐献意愿丝毫没有动摇,坚持要按照计划进行体检、采集,最终完成了捐献。

首例例跨国捐献者姜同学的母亲,开始时坚决反对女儿捐献,最终改变态度,主动打电话为女儿报了名,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道理。

“有了这些人的鼓舞和激励,作为骨髓库的工作人员,我还有什么理由不努力呢?我们工作起到的是一个桥梁作用,在捐献者和患者之间对接,帮助捐献者实现助人的愿望。”在这个岗位上,张志恬和她的同事们先后协调了90多位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者实现捐献。在成功捐献的后面,挽救的也许是即将天人两隔的母亲和孩子、丈夫和妻子,送去的是对患者的来自他人、来自社会的大爱之情。

据江西省红十字会造血干细胞捐献中心主任施小琴介绍,江西省自2004年全面启动造血干细胞捐献工作,设立了“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江西省分库”,截至目前,全省一共有93例成功捐献,其中女性25例,有两位是从事干细胞捐献工作的职工。迄今为止,江西分库共动员6.5万多名志愿者加入中华骨髓库,没有发生过一例临捐反悔现象。

上篇:别只想着“艺多不压身” 兴趣班过早上孩子易受伤
下篇:多喝水可以补充羊水吗?
分享到

© 2019 中国妇女报
ICP备:京ICP备05037313号

↑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