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的燕子花舍 蔡英/摄
□ 中国妇女报·中国女网记者 党柏峰
□ 谷嫦瑜 蔡英
7月中旬,骄阳似火。从延安城区驾车向南,进入宝塔区万花乡佛道坪村,很快,一座鲜花簇拥、格外洋气的院落映入眼帘。这里就是当地大名鼎鼎的农家乐“燕子花舍”。
花舍名副其实,院子里各种花草琳琅满目,连窗台上也摆满了花盆,盛开的鲜花色彩各异,争奇斗艳。院中央两座木头建造的凉亭,四周爬满了绿植藤蔓,形成一个天然的绿色顶棚,挡住了炎炎酷暑,坐在凉亭下,顿时就有了一丝清凉。
中国妇女报·中国女网记者到达时,一支北京的摄影团队正准备离开燕子花舍,队员们恋恋不舍地在用相机拍摄花舍的美景……
燕子花舍已开办10多年,吸引了无数远道而来的游客。能够保持如此长久的生命力,靠的不光是眼前这一片悦目的绿色,还有生态环保的经营理念和经营方式。
从白洋淀带回的诗画梦
“燕子花舍隐深山,信步曲径心生闲。柴扉轻推小儿喜,凉风习习百草艳。”短短一首四言诗,将燕子花舍的独特风貌和情趣,描述得淋漓尽致。
将这一片诗画般的美景带到黄土高原,是燕子花舍女主人雷海燕始于2002年的梦想。
那一年,在延安开饭店的她去河北省白洋淀旅游,“那时候,人家那里已经有了‘渔家乐’,饮食环境都非常有特色、特别美。”一袭白衣蓝裙的雷海燕坐在记者对面,笑容恬淡,她说,“我特别喜欢花花草草,想象着要像白洋淀一样,在延安也有一处花园一样的地方,穿过花园为大家送上美食,一定是件特别诗意特别浪漫的事。”
出生于20世纪60年代的雷海燕,此时已在饮食行业征战多年,历经了数不清的酸甜苦辣。她先后在延安市延长县、甘泉县创业做餐饮生意,掘到了人生第一桶金。2000年,她回到延安开了饭店,经营得红红火火。
“但我总感觉这不是我想要的。”雷海燕说。从白洋淀带回的梦想,让她有了新的目标:在延安建一个花园式的农家乐。
为了心中这个诗意的梦想,雷海燕与朋友一起在延安各处寻找合适的地方,偶然一次经过宝塔区万花乡佛道坪村时,一处9孔窑洞的院落让雷海燕动了心,“当时,我在心里就开始酝酿如何布置这个院落。”梦想有了承载之处,雷海燕很快与这家农户签订了租赁合同。
2006年,雷海燕关掉饭店,开始了新一轮创业。按照自己的设想,她和员工一起,在院子里栽花种草,精心布置着每一间民宿。绿意盈盈、鲜花盛开的燕子花舍就此诞生。
用心守护每一抹绿色
“我要让燕子花舍成为延安的窗口,让外地游客在这里感受到延安的新农村、新变化,看到延安的青山绿水,品到延安的美酒佳肴,体验延安的风土人情。”怀抱着这样的经营理念,雷海燕不仅用心守护着燕子花舍的每一抹绿色,也将绿色环保的方式运用到花舍的日常运营中。
记者看到,窑洞内干净整洁,白花花的自来水直接接入屋内,污水通过管网直接排入村污水处理站。“生活污水我们就用来浇菜、洒地、拖地等,带油烟的污水一律都排入污水收集池,进行发酵,生成有机肥,用来种植花草、蔬菜。”一位正在用擦完桌子的水拖地的工作人员说。
院子里,烤肉炉烧得一片火红,但没一点油烟。烤肉师刘延红说:“我们用的木炭都是把烟烧过了,才夹在烤肉炉上,这样就不会有一点油烟,不会污染空气。”
厨房内,抽油烟机轰隆隆地响着,所有的废气、废烟、废油应收尽收。洗碗池、消毒柜、材料区……一个不缺,食材也很新鲜。“我们用的每一片蔬菜都是新摘的,每一种食材都符合要求,以健康为理念,做原汁原味鲜美可口的菜肴。”厨师长曹小龙说。
闲聊中,记者看到一位洗碗工端起一盆剩菜剩饭走出厨房,朝着院落的东南角走去,将饭菜倾倒在一个池中。“这里是化粪坑,是收集餐余食物的地方,剩菜剩饭在这里进行腐熟发酵,生成有机肥,变废为宝。”雷海燕说。
这些有机肥也滋养了院里的花花草草,雷海燕指着一株安吉拉告诉记者:“这个花一般花期就是一个多月,我施了有机肥,花期延长了好几个月。”
花舍营业以来,雷海燕一直要求员工不要乱倒垃圾。一些空啤酒瓶、废纸箱等固体垃圾,她都会召唤村里收废品老人过来,免费送给他们。她说,这一方面省得自己处理这些固体垃圾,另一方面也算是做好事,助人为乐。
绿色经营,让燕子花舍成为了当地的品牌农家乐,在旅游旺季,这里常常一座难求。“现在,很多知名旅游网站上都可以查到我们的燕子花舍,好多外地游客都是在网站上预订,通过导航指引来到这里体验红色延安的绿色家园。”雷海燕对记者介绍说。
“我觉得延安已经不再是黄土盖天,在燕子花舍我感受到的是延安人的热情待客和延安生态环境的变化。”一位来自山东的游客回去后用微博记载了自己的旅游心情。
“我要让每一位来过延安的游客还想再来。”雷海燕对记者说,“今后,我还想帮助周围的民宿一起发展,让佛道坪成为中国最美的民宿乡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