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妇女报·中国女网记者 陈若葵
“书包最重的人是我,作业最多的人是我,起得最早的人是我,睡得最晚的人是我,最辛苦的人是我,是我是我,还是我……”曾几何时,这首“灰色”童谣在学生中悄然流行。
中小学生课业负担重、睡眠不足是不争的事实。为了扭转这一顽疾,多年来各地教育主管部门陆续出台一些措施。自2018年4月16日起,内蒙古自治区推迟全区中小学生到校时间,到校时间调整为小学不得早于8:00,初中不得早于7:50,高中不得早于7:30,强调家校配合,以保证中小学生睡眠。而在今年春季开学初,浙江省、黑龙江省相继发出通知,推迟中小学生早上到校时间,以确保小学生每天有10小时充分的睡眠时间、充裕的早餐时间、从容的上学时间,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此举引起了社会的普遍关注,点赞者有之、担忧者亦有之。
延迟到校时间真能为学生们减负,从而使之睡好、睡够、精神饱满地听课吗?这项措施在实施过程中,会不会引发新的问题?
让孩子多睡一会儿是多数家长的愿望
与浙江省、黑龙江省近日发布的推迟中小学生早上到校时间的通知相比,北京市早在几年前就做了一些尝试。北京市教委于2013年公布的《关于切实减轻中小学生过重课业负担的通知》中提到,中小学不得早于8点安排教学活动,小学生在校学习时间不得超过6小时。几年来,大部分中小学在这方面都做了相应的调整。
从整体来看,大部分小学在7点40分左右,低年级可以8点、甚至8点半到校,各学校根据情况可以灵活安排,大多数学校规定的到校时间在7点30分以后;初中明确要求8点上课,学生需提前20分钟到半小时到校,开展体育锻炼或晨读。
家长宋女士是两个孩子的妈妈,大女儿在北京市海淀区的一所示范中学读初二,小儿子在海淀区中关村附近的一所小学读一年级。谈到推迟入学时间,她深有感触:“回想女儿读小学的时候,学校规定早上7点20分到校,7点半开始早读,我每天早上6点10分起床,准备好早餐,6点半把女儿叫起来、洗漱、吃早餐,7点前必须出门,每天早上都跟打仗似的。赶上女儿起晚了,就在车上随便吃点面包;有时孩子特别困,就在车上睡会,早饭就免了。”宋女士告诉中国妇女报·中国女网记者:“比起前几年,如今好多了。我儿子去年秋天入学,学校规定8点到校,现在,儿子平时能睡到7点。多睡半个小时,孩子的精神确实好很多。”
家长唐女士告诉记者,她的女儿目前读五年级,学校要求7点50分到校。“这个到校时间是最近两年才改的,虽然只比以前晚了半个小时,感觉从容多了:孩子多睡一会,食欲和心情似乎也好多了,不仅吃得多些,和家长的话比以前多了,家庭的沟通氛围也变好了。”
“对于家离学校近的学生来说,推迟到校时间确实能多睡一会,但如果家离学校远,推迟到校意义不大。以北京的交通状况,推迟的这点时间都耽误在路上了。”家长徐女士说。她表示,晚到校不意味着就能晚出发。徐女士家住北京市朝阳区立水桥附近,女儿在海淀区上学。她每天6点起床洗漱、给女儿装好饭盒、准备早餐;6点半叫女儿起床洗漱吃饭;6点50准时从家里出发。“家离学校有10多公里,为了错开早高峰,必须在7点前出门,如果晚会儿出门,很可能就会赶上几个路口的拥堵,即便是学校错后了上课时间,孩子上学也有可能会迟到。”徐女士说。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部分双职工家庭、没有老人或保姆帮忙接送的孩子,也因家长上班时间不变而不得不早到校,实际上并没有享受到这项措施带来的好处。
推迟到校时间能确保睡眠时间吗
从现阶段看,推迟上学时间可能会成一大趋势。但在实践中,这是否真能有效增加学生的睡眠时间,不少人也表达了担忧。
据了解,绝大多数学生的睡眠时间不足通常是由晚睡导致的。学生之所以晚睡,大致有三个原因:一是作业科目多、量大,放学后的时间几乎被作业填满;二是作业难度大,孩子不得不延长做作业的时间;三是不排除一些孩子注意力不集中,写作业效率不高而拉长作业时间。但是,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作业量大,包括课内作业和课外辅导班作业。
五年级学生家长吴女士告诉记者:“儿子的每科作业都不算多,单科平均在半个小时到一个小时之间能做完,但数学、语文、外语,还有副科,加在一起就不少。儿子参加学校的金帆艺术团,放学后或参加艺术团活动,或在家练琴,所以,每天晚上的时间非常紧张。哪个环节稍微耽误一点时间,就得拖到10点以后睡。即便8点到校,也很难保证每天睡眠10小时。”
据媒体报道,浙江省杭州市两个城区在此次学生到校时间推迟改革中,还提出了一项倡议:“如果您的孩子晚10点后还没完成作业,我们建议选择不做,只要您郑重签字,第二天递交给老师即可。”对此,北京市海淀区某中学初二学生家长洪女士坦言:“目前还没听说北京的中学有这样的倡议,即便有,我也不会支持孩子不完成作业。试想,如果孩子因为各种原因,今天少做一点、明天少做一点,日久天长,落下的学习内容会越积越多,学习效果必然受到影响。我相信,有相当一部分家长是做不到坦然为孩子签字的。”
中小学生功课占用他们的课余时间越来越长,学生学习负担过重,单一的应试评价体系导致学生休息、自由掌握的时间越来越少,睡眠时间自然会不足。如果这种状况不改变,孩子的整体负担不降低,而仅从到校时间上做文章,即便是推迟半小时到校,则很可能意味着中小学生的整个学习活动向后顺延,即推迟半小时上课、推迟半小时甚至更长时间完成作业、推迟睡觉时间、推迟起床时间,周而复始。这只能使减负陷入一种形式主义,却并不能从实质上增加孩子的睡眠时间,晚起半小时对于保证充足睡眠意义不大,对小学高年级和中学生尤其如此。推迟到校时间的改革固然好,但如果不和其他改革同步推进,恐怕无法从根本上保障孩子充足的休息,可谓治标不治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