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钟玲
“即使变成自己讨厌的人,也要让孩子获得最好的教育。”——由萨基特·乔杜里执导、伊尔凡·可汗主演的印度电影《起跑线》,其中一张海报上写着这样一句话,看似云淡风轻的“调侃”,却是影片中的男女主角乃至印度千千万万个父母的真实写照。
这是一部聚焦当今社会教育问题的电影,男主角拉吉和女主角米图是一对印度的中产阶级夫妇,他们很相爱,经营着一家服装店,生活富足而安稳。但美好的生活因为他们去参观了印度几个顶级的私立学校而“终止”——为了女儿皮娅能够从幼儿园开始就接受良好的教育,他们想尽办法筹谋却因此历经“磨难”。
买学区房住进了富人区,却与上流社会的邻居们格格不入,说印地语的女儿被在贵族学校接受英语教育的小朋友们歧视、孤立,完美解释了“圈子不同不必强融”,也证明了米图的一句台词“英语就是阶级”并不夸张;为女儿报应试教育培训班,夫妻俩也接受了面试培训,从衣着打扮到行为谈吐都进行了包装,却没有一家学校愿意录取皮娅,不为生活忧虑的中产阶级因为社会地位不高成了鄙视链中的一环;夜里排队领表格、走后门托关系,一筹莫展之际拉吉和米图发现,原来这些名校响应国家的政策将25%的名额给了贫困生。他们再次看到了曙光,又住进了贫民区,体验了一次真正的穷人如何生活……
为了女儿能上国内顶级的私立幼儿园,这对印度父母可谓无所不用其极,但这看似荒诞的经历,却轻易地就能够让人们心生共鸣。因为对他们所经历的那一幕一幕,人们实在太熟悉了,中国一样存在为儿女能够接受更好的教育而拼命“努力”的父母……还记得去年那则曾成为网红的有关“中产教育鄙视链”的报道吗?一个5岁的孩子以对方有没有英文名来划分界限决定能否成为朋友,这和影片里小姑娘皮娅的遭遇简直如出一辙。而在我身边,像拉吉和米图这样的父母比比皆是——我的大学同学小马就为了女儿买了学区房从南城搬到东城区二环附近,一家五口挤在不到60平方米的小房子里;我的姐姐为她5岁的孩子报了很多课外班,英语、美术、书法、舞蹈、钢琴、马术,每年的培训班费用高达十几万元;我的一位前邻居,家庭环境一般但孩子上史家小学后不到一年,他就“咬牙”换了一部豪车,原因不过是学校经常有亲子活动,一起出去时发现其他孩子的家长开的都是奔驰、宝马以上级别的车,为了不让孩子自卑,他只能将开了没多久的座驾“升级”……
非常现实,几乎随随便便就能在身边找到拉吉和米图的影子,择校焦虑早已经是全世界适用的普遍现象,尽自己所能为下一代提供所谓“最好的教育”的父母也多得数不胜数。或许就是这样,影片才能让人们感同身受,因为这是一个几乎人人都相信“知识改变命运”的时代,这个世界大多数的爸爸妈妈们与影片中的主人公都有着共同的焦虑。
今日的教育已不是一件单纯的事,俨然已从孩子自身的“笨鸟先飞”成为父母财力与地位的比拼,而教育资源难以公平公正折射出来的问题也让人忧心。
印度的中产阶级想摆脱阶层的鄙视链尚且如此艰难,更不用说那些生活在鄙视链末端的穷人们。虽然口中说着“穷人只能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但他们仍然会为孩子能够得到上名校的资格欣喜若狂,也会为了孩子不能上名校而黯然神伤。影片中拉吉在贫民区居住时候的邻居希亚姆就是一个这样的父亲。贫穷让他对孩子最终无法在名校上学这一事实,只能无可奈何的接受。于是,周而复始。他儿子的人生很有可能重复他的命运,像他所说过的最有意思却最能够刺痛人心的一句台词:“我太了解贫穷这门艺术了,我是穷人,我的爸爸是穷人,我的爷爷也是穷人……”这样的人生循环往复,永无止境。
132分钟似乎很长,但没有一分钟你的视线想离开银幕,偶尔,会为他们的囧境开怀一笑,而更多的时间,又会为他们的遭遇感到“悲伤”继而展开联想和思考。虽然深思起来倍感沉重,但影片除了剖析教育问题的本质和阶层固化的残酷,你也会在影片中看到什么是美好的婚姻?什么是真正的善良?
重男轻女、以夫为纲,女性在婚姻中毫无地位,这是以往印度电影里常见的桥段,但影片中的拉吉,却是一个好男人的范本,可爱至极。虽然身为一家之主,负担养家的重任,但他在这个家庭里,只是一个具体工作的执行者,所有的事都是由妻子决定。虽然他并不赞成妻子对孩子教育问题的那些“谬论”,但他仍然坚决服从。他可以为了孩子,为跻身上流社会而努力上培训班改变自己,也能在连水都要政府配给的贫民窟委屈自己。无论对女儿还是对妻子都异常有爱,他尊重妻子、爱护妻子,也能够容忍妻子偶尔的“不可理喻”。正是他的这份尊重,才能让他最后放弃孩子的学籍时换来妻子的理解与支持。
而影片花了50分钟的时间,讲述拉吉在贫民区里的生活,逗趣之余也带给人们另一种“反思”。
希亚姆,他很单纯也很善良,当拉吉遇到麻烦时,只有他站出来为他解除危机。当不会干活的拉吉在工厂打工,因为犯错工资都被扣光时,希亚姆慷慨地把自己的一半工资分给了拉吉;当米图得罪政府工作人员而无法拿到大米的配给时,希亚姆的妻子又把自己的一半粮食分给了她;当皮娅可能获得入学资格,却让希亚姆担心拉吉拿不出24000卢布的活动费时,他不顾生死去马路上“碰瓷”,仅仅是为了让皮娅顺利入学……
这样以生命为代价的“慷慨”,真的很让人震撼。虽然影片让人深感印度等级制度之严重,却有很多地方让人感到很温暖。善良的希亚姆,可能是印度千千万万生活在底层的穷人的缩影,虽然生活困苦,但他仍然让自己的世界充满阳光,照亮自己也照亮他人。即使撞破拉吉只是伪装穷人而使女儿得到了入学名额,自己的孩子却名落孙山时,面对可爱的小女孩儿,义愤填膺的他也没有去选择“掠夺”。
在贫民区,拉吉体验了真正的穷人贫困的生活,也从希亚姆身上学到了很多东西。希亚姆的善良让拉吉感到羞愧,最后拉吉做出了令人惊讶的决定,将女儿送进了希亚姆儿子所在的那家公立学校;皮娅在贫民区和小朋友们玩耍得很愉快,美好的童年原本就不应该被“阶层”所束缚……
富人没有为富不仁,穷人没有失掉善良,男女主角与穷人邻居的交往很温暖,也很理想化。而理想化的故事也迎来这样一个“童话式”的结局。
和《摔跤吧!爸爸》《神秘巨星》等印度电影类似,《起跑线》也是用轻松幽默的叙事手法讲现实题材的故事,笑点穿插得恰到好处,或许只有印度电影才能做到如此自然。而习惯了尬舞的印度电影,这一次把歌舞放到了孩子们的一次演出中,可以说毫不违和。男主角拉吉的扮演者伊尔凡·可汗曾出演过《贫民窟的百万富翁》《少年派的奇幻漂流》《侏罗纪世界》等电影,他把一个陪着太太焦虑的父亲演绎得惟妙惟肖,他对“教育失去了其本质,现在的教育是一门生意”的指责,也许像影片中的结局一样,除了妻子,没有人对他这一番慷慨陈词予以认同,即便那些人心里也是那么想,可是谁也改变不了这一现实。
影片以择校为切入点对教育资源的分配、教育的意义等社会问题做出多维度的叩问,它揭露了印度社会教育资源分配不公的严峻,映射了“阶层固化”的恶果,也引导人们去思考:到底,择校的困局中,是要孩子不输在起跑线,还是守住做人的底线?对于我们的孩子,究竟给他们什么样的教育,才是真的为他们好、对他们负责?而用金钱堆起来的这种所谓的“精英教育”,真的能够改变命运吗?这仍然是个未知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