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pcpaper.cnwomen.com.cn/Img/2018/4/m201804105158c6a8df114c988703100482706a2d.jpg
□ 中国妇女报·中国女网记者 周玉林 “云南人有个特征,就是家乡宝。不愿外出,即便外出,遇到困难或稍不满意,就想回家。”4月
http://phpaper.cnwomen.com.cn/content/2018-04/10/047879.html

等待处理…

滇沪妇联共商家政合作

让云嫂们走得出留得住有改善能发展

2018/4/10

□ 中国妇女报·中国女网记者 周玉林

“云南人有个特征,就是家乡宝。不愿外出,即便外出,遇到困难或稍不满意,就想回家。”4月3日,云南省妇联主席和红梅对上海市妇联主席徐枫苦笑着说。

当日,滇沪两地妇联就进一步推动“云嫂”家政就业基地项目如何真正能落地上海,让云嫂们走得出、留得住、有改善、能发展进行了深入探讨。

“即便在上海做钟点工,月收入也都在4000元以上,住家则有5000多元,普通月嫂1万多元。一个人来上海做家政,第一个月自己就脱贫了,一年后整个家庭都脱贫。”上海市家政协会会长张丽丽对沪滇云南省妇联开展“云嫂”家政就业基地项目极为赞赏。

而如何解决云南人家乡宝这一“痼疾”,张丽丽认为,首先培养云嫂们的职业精神,因为家政服务是一项职业,“是职业就要有职业精神,培养云嫂的职业精神,让她们有职业荣誉感”。

在云南当过知青的张丽丽还建议建立一个“上海云嫂之家”,因为上海曾经有几十万知青在云南插队,他们对云南很有感情。如果将云嫂们优先安排在他们家庭,“天然的感情加上我们的工作,会有更多云嫂留在上海,成为新上海人”。

自沪滇两地开展“云嫂”家政就业基地项目以来,先后有不少云嫂进入上海家庭,但留下来的只有很少一部分人。为什么?也不仅仅是家乡宝就能解释的。

上海市妇联家庭儿童部部长顾秀娟认为,最大的问题是她们没什么文化,再加上生活习惯差异太大,导致她们很难融入上海。我们还发现,她们没有职业归属感,认为做家政是低人一等的工作,会被人看不起。因此,我们培训过程中,除了实操技能之外,更要特别培养她们的职业荣誉,让她们有职业归属感。

“我们应该将云嫂们纳入数据库,再根据她们的业绩进行评级。不论她们身在上海还是北京,她们都在数据库里。”昆明妇女创业创新示范中心主任张梅认为,也许她们遇到困难暂时不做了,哪天她想做还可以再回来。这样就不会流失,只要打开属于她的那盏灯,我们就可以选她做家政。

“接受完整的培训后,她们可以先在云南本地做,等她们准备好了再走出云南。来到上海的,工作多年,积累了丰富经验,思念家乡的也可以回乡创业或工作。”徐枫认为,“云嫂”家政就业基地项目应该多途径、多思路进行。

和红梅特别感谢大家积极讨论“云嫂”家政就业基地项目如何才能落地上海,她希望云南人要改变家乡宝的观念,云嫂们要走出大山,走进现代社会、融入现代社会。

当日,云南省妇联一行还看望了在上海从事家政的云嫂们,和她们一起畅谈生活和理想,鼓励她们融入海派生活,并给她们送去了慰问金。

上篇:北大未来或设校园反性骚扰机构
下篇:传承经典 滋润童心
分享到

© 2019 中国妇女报
ICP备:京ICP备05037313号

↑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