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妇女报·中国女网记者 王永钦
在内蒙古赤峰市巴林左旗十三敖包镇尖山字村,孙红燕作为亿亨源草编制品有限公司负责人。她指着大院里堆得像小山一般、即将装车运往全国各地的笤帚,高兴地对记中国妇女报·中国女网记者说:“这几天,朋友圈都在说我们旗的笤帚,我的信心更足了、干劲更大了!”
从2003年的小作坊到2013年成立公司,有近60多名工人来自巴林左旗每个乡镇。她自豪地说:“因为离旗府所在地林东镇近,来我这儿打工的绝大多数是陪读的家长,陪读挣钱两不误。我们实行的是计件取酬,上班时间灵活,这儿所有的工人挣的工资都比我多。”
目前,孙红燕的笤帚销往辽宁、山东、安徽、湖北等十几个省市自治区,9.6米长的大货车,6天就外销一车,近2万把,去年销售额130多万元。
隆昌镇尤光村的张淑丽因为早来晚走,手艺娴熟,工友们都叫她“起早”,她一天做170把笤帚,一年收入4万多元。她说:“做笤帚在家门口打工挣钱,和姐妹们有说有笑,还能照看孩子,能有这样的工作是我的福分啊。”
旗妇联主席王鸿雁自豪地说:“因为从事笤帚苗产业的主要是妇女,我们妇联组织十几年前就开始扶持这个产业、选树妇女典型。2015年在市妇联协调下获国家地理标识认证,建起两处妇女笤帚苗手工坊。从2017年到现在,我们就办了10期笤帚苗手工艺培训班,培训妇女960人次,其中121名是建档立卡贫困妇女,3月7日第三期培训班刚刚结束。”
鑫洋手工制品有限公司总经理王宇飞,如今是旗妇联重点扶持的女致富带头人。在笤帚苗孵化产业园,政府免费让她使用9间厂房,共2600平方米。
正在干活的林东镇白音沟村的吕艳华是铭远草编合作社的负责人,她说:“我们合作社有20名妇女,培训都是在王宇飞这儿进行,是旗妇联组织的,不用花一分钱。我自己有2000多平方米的厂房和库房,一年有四个月农闲做笤帚,我自己包了300亩地专门种笤帚苗,这样比我买苗子划算多了,自己种一亩成本才100多元,要买的话得750多元。”
如今,巴林左旗笤帚苗产品不仅销往全国19个省市自治区,而且出口韩国、日本、俄罗斯和欧洲国家。原本扫地用的笤帚,现在被村民变成了工艺品,全旗产值接近10个亿,6000贫困户受益脱贫。
赤峰市妇联主席袁文英对记者说:“赤峰是内蒙古贫困面最大的地区,现有贫困人口18.8万人,其中贫困妇女8.8万人。对于从事笤帚苗产业的妇女带头人,妇联组织将一如既往给予扶持和帮助,加快贫困妇女脱贫奔小康的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