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pcpaper.cnwomen.com.cn/Img/2018/4/m201804035ecc6285352848e6b90ebcf3769c7cf6.jpg
近日,由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劳动力市场研究中心主办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背景下如何促进妇女发展”研讨会在
http://phpaper.cnwomen.com.cn/content/2018-04/03/047749.html

等待处理…

女性劳动参与现状与女性发展

——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背景下如何促进妇女发展”研讨会

2018/4/3

近日,由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劳动力市场研究中心主办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背景下如何促进妇女发展”研讨会在京举行。会议邀请专家从经济学角度切入,围绕女性劳动参与和发展问题展开讨论,对与之相关的无酬家务劳动责任分担、托幼、公共政策的性别评估等问题进行了对话。这为推动新时代中国女性的发展提供了参考。

[■ 中国妇女报·中国女网记者 富东燕]

近日,由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劳动力市场研究中心主办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背景下如何促进妇女发展”研讨会在京举行。会议邀请专家从经济学角度切入,围绕女性在劳动市场上的参与和发展问题展开讨论。

中国人民大学国发院研究员葛玉好认为解决性别发展的不平衡问题,应从五个方面考虑,即:提高女性身体健康水平、消除劳动力市场上对女性的歧视、重视家庭无酬劳动的价值、制定具有社会性别视角的国家政策、发挥妇联组织的积极作用。他指出,随着全面两孩政策的施行,女性的工作-家庭冲突更加严重,与之相伴的产后抑郁、乳腺癌、宫颈癌等女性特有疾病在影响女性身体健康的同时,也对女性的职业发展与劳动参与造成负面影响。他同时关注家庭无酬劳动的社会价值,提出女性是家庭无酬劳动的主要承担者。在今后的政策制定上,政府相关部门应具有社会性别视角。

北京市妇联研究室主任孙竹君认为,应该鼓励女性在职场中发挥作用。她结合北京市妇联工作的具体实际,谈到在社会上建立托幼支持体系的重要性和相关经验。关于如何将社会性别纳入决策主流,她介绍了北京市妇联所成立的平等机制平台的运作情况:北京市妇联所成立的平等机制平台通过组织专家对相关政策法规进行性别审查,发现其中所隐含的隐性性别歧视或潜在的不平等后果,并提出政策建议。

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研究生艾丁梳理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伴随着工业化进程的推进,女性雇佣劳动参与的状况及其变迁。艾丁谈到,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改革开放前这一时期,女性大量参与劳动市场。在这一时期,整体用工需求的扩大也导致了女性社会地位提升。但因为这一时期女性的就业特点,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国家政策的干预,也一定程度上导致女性的就业格局受到干扰和歪曲。改革开放后,随着经济政策的逐步调整,女性就业者的自身素养逐渐提高,第三产业对女性劳动力的吸纳力度逐渐增强,女性的就业结构得到优化。但与市场经济的发展相伴随的则是雇佣劳动市场中性别歧视逐渐显露,女性的劳动参与面临障碍,女性的社会地位在市场化和消费文化的影响下,在某种维度上呈现出后退趋势。当下,“第四次工业革命”炙手可热,就业形势将随新技术的发展发生重大变化,这也为女性的劳动参与提供了更大的机遇。

中国人民大学国发院研究员王湘红关注劳动市场中的性别隔离问题,她注意到在竞争职位和高薪职位上,女性的数量比较少这一现象,并援引其一项实证研究,说明竞争对男性的刺激作用强于对女性的刺激作用。

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副教授宋月萍关注经济学界妇女研究的发展情况。她发现,经济学界妇女研究的重点与各时期社会经济领域的热点紧密相连,从20世纪90年代初关于 “妇女回家 ”“就业性别歧视”“职业隔离”等问题的讨论到21世纪初的经济一体化及金融危机时期,对“妇女经济参与”“妇女对经济增长与发展的贡献”的重视直至近年来随着生育制度的调整,学界对“女性的劳动参与”“女性家庭-工作平衡”“无酬照料劳动的价值”等问题的探讨,越来多地进入学者的视野,相关研究日益深入,性别视角深刻地触及了更广泛的经济学领域。

上篇:新时代妇联应如何找准新定位履行新使命
下篇:没有了
分享到

© 2019 中国妇女报
ICP备:京ICP备05037313号

↑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