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杨朝清
近日,有读者反映:西安地铁站点的公厕男用小便池都是成人高度,孩子们只能在便池下面的地面撒尿,希望设置儿童小便池。西安地铁方面回应称,现已启动一、二号线车站卫生间提升改造项目,将在本次改造中加装离地面高度0.3米的非落地式低长型小便斗。另外,还将加设儿童洗手台,方便儿童洗漱。(3月26日《华商报》)
社会流动的加速,让越来越多的儿童从私人场域进入公共空间,乘坐地铁等公共交通工具。和成年人一样,孩子们也有如厕的需求。小便的需求“等不及”“伤不起”,小便池“够不着”“用不上”,不仅会给孩子们带来身体上的痛苦,也会造成精神上的伤害。在不少时候,公厕都会人满为患,马桶或者蹲便被他人占用、成人小便池又不适用,一些孩子只能“随地撒尿”。这种轻微的失范行为,根源在于公共空间在规划设计的时候缺乏“异质思维”。
不论是根据性别差异设计不同数量的男女厕位,还是根据身体状况设置残障人士专用卫生间,抑或根据年龄差别设置“儿童小便池”,地铁站点的公厕在本质上是一个公共空间,理应满足市民多元化、差异化诉求。一些商业机构都已逐渐安装儿童洁具,为公共利益服务的地铁公厕显然不能继续“慢一拍”。
法国思想家卢梭认为,“在人生的秩序中,儿童有它的地位,应当把成人看作成人,把孩子看作孩子”。他提出要尊重童年的独特价值,极力主张“在成为成人之前,儿童就是儿童”。在公厕设计的过程中,显然不能将儿童等同于成人。给孩子们提供“儿童小便池”,不仅更好地解决了他们的生理诉求,也让他们感受到这个世界的善意与温暖。
伴随着公众权利意识的增强,一些曾经被遗忘、被忽略的权利重新凸显出来,在物质生活渐次丰盈的今天,这些正当的利益诉求正在逐渐从愿望走进现实。市民在公厕的境遇,说到底也是他们是否拥有足够权利与尊严的一面镜子。而孩子们看似不起眼的权利,同样不容漠视。
公厕体验,检测着公共服务的成色与品质。小小的“儿童小便池”,反映的是民生的温度。让它在更多城市落地,惠及更多孩子,是公共服务的应有之义。一个文明的社会,必然是一个善待儿童的社会;一个善待儿童的社会,必然是一个充满希望的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