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osh教授讲座海报
■ 中国妇女报·中国女网见习记者 陈姝
■ 陈立雯
在一位和中国废品回收结缘20多年的外国人眼里,中国拾荒者是被怎样解读的?上周,美国南加州大学历史系教授Joshua Goldstein(以下称Josh)在一场公益讲座中,与大家分享了过去20多年研究追踪中国废品回收状况和拾荒人过往的故事,为再生资源的回收提供了一个独特的视角。
全国三百万到五百万农民在从事废品回收
了解垃圾的去处,才能理解目前垃圾分类的重要意义。
以北京为例,据Josh介绍,在20世纪60年代,北京的垃圾都是送到周边的农村用于种植。渐渐地,农民意识到垃圾中含有大量烧煤后的残渣,这些灰渣会腐蚀土壤,给农业种植带来问题。
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一些农村开始对城市垃圾说不。
到20世纪80年代的时候,北京城的垃圾不能再送到农村地区,城市自己开始不得不解决垃圾问题,于是随着城市的发展,城市边缘的一些村庄成为垃圾的倾倒地。
也是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出现有关中国城市垃圾围城的报道,城市面临垃圾如何回收的问题。
Josh实地调研发现,北京市国有废品回收体系在改革开放后日渐衰落,后来慢慢关闭。这种变化有两大原因。一是,20世纪80年代后,和地产或者土地租赁相比,北京物资回收公司废品回收的利润还是很低。二是,20世纪90年代的时候,从农村到城市从事废品回收的人,更加吃苦耐劳,比国有物资回收公司提供的购买价格更高。于是,国有物资回收企业开始把回收地点外租,收取租金,而不是自己从事废品回收业务。
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拾荒人从农村开始大量进入城市。在中国垃圾分为四大类,可回收垃圾、厨余垃圾、有害垃圾、其他垃圾。而在拾荒人眼中就分为两种,一种是能卖钱的,一种是不能卖钱的,而且垃圾回收后卖出的钱还挺可观。于是,拾荒大军开始壮大。
2000年前后的废品回收市场,经常被人谴责脏、乱、差。其实从事废品回收的人也希望工作和生活环境好一些,但因为土地使用不稳定,可能随时面临被拆迁,从事废品回收的人不敢把钱投资到废品回收的基础建设上,所以回收场所的卫生条件以及道路等都比较差。
当年,Josh曾经在苹果园附近发现一个比较大的废品回收市场,基础设施做得比较好,道路建设也不错,因为当时那块地的出租者承诺可以让他们在这里经营至少5年。
2000年前后,北京的废品回收体系基本已经完全被进城的农民们替代。中国绝大部分城市也大都如此,据不完全统计,全国从事废品回收的人,有300万到500万之间。他们建立了高效的废品回收网络体系。
拾荒人的资源匹配和效率比较高
在对北京拾荒人群的跟踪研究中,Josh发现,尽管外界对他们的普遍看法是,收废品只是为了赚钱,但实际上,他们在维持生计的同时,为资源的再生回收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这种贡献不只是体现在资源的回收减少了对原生资源的消耗,实现了环保,也体现在他们的回收方式上。
不管是政府支持的回收体系,还是近些年企业投资的再生资源回收体系,从工具使用上,他们都使用卡车或者其他方式的柴油或者汽油车运输,分类和回收效率并不高。但北京的拾荒人大多是蹬三轮车回收的,分类精细,拾荒人的资源匹配和效率都是最高的。
Josh认为垃圾问题产生的源头在生产环节,而废品回收中面临的问题是社会和政策问题,因此,首先要在生产环节考虑减少垃圾的问题。企业生产时,就产生了各种各样的材料问题,随之带来的流通和消费等过程产生的废品,都和生产环节有直接关系。
Josh还认为,在研究中国废品100多年的回收历史后发现,在不同时期,从事废品回收的人,待遇都不是很好。所以,这是社会问题,从事再生资源回收的人为资源回收和环保做了巨大贡献,却一直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在他长达20多年的研究里,都没有任何政府关于回收的统计数据,主管部门对拾荒这个行业没有基本的研究和了解,在没有数据和研究的基础下,制定的政策必定和现实存在偏差。
拾荒人的未来何去何从
在北京昌平区废品回收市场做管理近10年的杜奎也谈了自己对废品回收的经验。他认为,这几年北京市的再生资源回收管理从商务委员会划归到北京市城市管理委员会,作为垃圾收运和处理的主管部门,城管委发现,这几年从垃圾终端——垃圾填埋场和焚烧厂发现的可回收物越来越多。所以,在商讨如何解决这一问题时,把再生资源回收又归到商委了。
杜奎认为,问题其实并不在由哪个部门管理,而是主管部门对目前回收行业的态度和看法。北京市这几年一直在提倡再生资源回收和垃圾处理两网融合,也在考虑购买服务把再生资源回收做好,但同样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在讨论北京市周边垃圾处理问题的时候,Josh认为,良好有效的监管更利于行业的发展。比如从事塑料处理的文安基地,当时已经形成了比较大的再生塑料处理规模。如果能引导先行处理好污水和废气问题,也许比一上来就考虑关停等办法更好。
Josh的研究发现,这几年退出这个行业的拾荒人越来越多,有一半左右继续留在这个行业,离开这个行业的,要么回老家,要么到北京周边的河北找工作。能转行的都转行了。从20世纪 90年代末到2010年左右,有的人挣钱了,有的赔钱了,有的孩子在北京上大学,有的还在老家。
在Josh看来,废品回收的再生资源是构建循环经济体系的重要一环,未来废品回收何去何从,拾荒者又如何保持自己的生产利益,需要从现在出发,考虑稳定已有的回收力量并完善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