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妇女报·中国女网记者 乔虹
“生育不是女性自己的事,事关人口年龄结构修复和人口素质提升,事关中华民族长远发展,应该人人关心、全社会关注,我们有责任去推动解决生育的后顾之忧。”全国政协委员、全国总工会党组成员李守镇接受采访时开门见山地说。
去年,全国总工会在全国范围内组织开展了专题调研,调研显示:广大职工普遍拥护“全面两孩”政策,但女职工不愿生育二孩现象普遍,商业零售、酒店、纺织三个行业职工的生育二孩愿望更低。
“调研中,我们听到职工提到最多的一个词就是‘养不起’。”李守镇说。57.8%的接受调研的职工认为:“持续增高的教育成本、不断上升的家政服务费、奶粉尿裤等日常开销,让一些家庭仅养育一个孩子就成了‘月光’‘月负’一族。”
除此之外,“托幼托管难、照料负担重”也是调研中青年职工反映较多的问题。据李守镇委员介绍,新中国成立初期,国家鼓励用人单位建立托儿所、幼儿园,婴儿56天即可入托,为女职工产假后顺利返岗、兼顾工作和家庭创造了条件。但随着企业办社会职能的剥离,用人单位托幼园所大多取消或移交地方。“全面两孩”政策实施后,托幼机构特别是3岁以下托儿所严重缺乏问题日益凸显,“双职工家庭因为工作的原因,如果没有上一辈老人的支持和帮助,很难再有生育二孩的底气和决心了。”
采访时,李守镇委员还特别提到,生育政策调整后,用人单位因承担的女职工特殊劳动保护成本和替代用工成本日益增多,导致女性因生育在求职、返岗和职业发展中遭遇性别歧视的问题也进一步加剧。
如何才能解决职工生育后顾之忧,推动“全面两孩”政策的顺利实施?
李守镇委员认为,“首要的是加快完善生育配套公共服务”。他建议,政府应强化主体责任,进一步加大财政投入,做好婴幼儿教育资源规划,采取购买服务、公建民营、公助民办、共建等多种方式,支持职工较多的企事业单位创办托儿所、幼儿园,鼓励引导社会力量参与托育服务,特别是0~3岁婴幼儿的保育服务,真正实现“幼有所育”;同时,加快推进家政服务业扩容提质规范,切实解决家庭服务供不应求和供不适求问题,促进家务劳动社会化。
针对女职工的权益保护,李守镇委员提出,要强化女性就业保障制度,大力促进生育成本社会化。他建议,一方面要加快出台反就业歧视法,加大对劳动力市场的监管,采取预防措施,防止女职工因生育而造成就业、晋升等方面的损害;另一方面对雇佣女性较多的用人单位,“应借鉴国际通行做法,结合我国实际,给予税收减免、补贴等优惠政策,减轻用人单位的负担,缓解职工生育和劳动关系的冲突,更好地保障女职工合法权益和特殊利益。”
李守镇委员说,要想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关键还是要改变人们“男性是劳动力、女性是潜在生育者”的传统认知,建设体现中华传统美德和时代精神的新型人口文化。他建议,通过探索增设父母育儿假等举措,增加男性在育儿中的参与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