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pcpaper.cnwomen.com.cn/Img/2018/3/m201803066863d4fbd79347c0bb4e7c0ed05e6e6a.jpg
《生育代价、社会资本与流动女性的就业质量——基于全国样本的监测数据》 作者:陈婷婷 现有研究大多表明生育会显著降低女性的
http://phpaper.cnwomen.com.cn/content/2018-03/06/046991.html

等待处理…

研究视窗

2018/3/6

《生育代价、社会资本与流动女性的就业质量——基于全国样本的监测数据》

作者:陈婷婷

现有研究大多表明生育会显著降低女性的就业质量,生育代价普遍存在。基于2013年中国综合社会调查的数据,应用多元回归模型,考察社会资本视野下流动女性的就业质量及其生育代价的变化。本研究发现:虽然生育对流动女性的就业质量水平有消极作用,但这种负向影响会随着社会资本的介入愈发弱化。因此,在生育新政背景下,为提高流动女性的就业质量,减轻其生育顾虑,可能的途径还在于提升流动女性的社会资本存量。

来源:《广东社会科学》2018年第1期

《有兄弟对女性是好消息吗?——家庭人力资本投资中的性别歧视研究》

作者:郑筱婷 陆小慧

本文利用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研究有无兄弟对女性教育获得的影响。结果显示:中国家庭的人力资本投资中仍存在性别歧视,“有兄弟”对女性教育获得有显著的负向影响,且负向影响主要存在于农村。计划生育的生育数量限制减少了家庭可拥有孩子的数量,同时产生了大量无男性后代的家庭,这些家庭没有机会实施性别歧视,女性因免于与父母偏好的同胞竞争而获得了更多受教育的机会。改革开放以来女性的平均教育获得水平的提升是家庭资源稀释减少和性别歧视机会减少两种作用的共同结果。

来源:《经济学(季刊)》2018年第1期

《三十年来关于女硕士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作者:耿颖超 刘训华

本文回顾分析了1986~2016年30年间我国有关女硕士的文献资料发现,大多数研究集中在女硕士的婚恋观、就业状况、心理压力、人际交往等方面,与当前社会发展的热点问题密切相关,数据分析严谨,研究方法趋向多元化,总体取得了拓展性的进步,但缺乏不同学科研究领域的思想交汇,缺乏更开阔、更理性的视野。本文意图通过梳理有关女硕士研究的现状,结合国外的研究热点领域,为今后的研究提供国际化和开放化的视野,基于多维视域来审视女硕士群体的特质。

来源:《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8年第1期

《闺门之外:咸同之际江南才媛的战争记忆与战乱言说》

作者:陈岭

咸同之际的江南,战火纷飞。猝然居于乱世中的女性,生活空间被迫转徙至闺阁之外,直面战乱的苦楚与暴力的威胁。本文从经历生离死别的战争实际生活层面出发,进而通过吉光片羽的诗词言说,探及战乱中女性对于丧亲之痛的内心世界。战乱影响下生活空间的由内而外,不仅改变了彼时女性的命运,更关涉下一代女性的成长空间。在这新旧交界的历史节点上,伴随着女性解放思潮的兴起,这种空间转变也成为清末“新女性”兴起的渊薮之一。

来源:《浙江学刊》2018年第1期

《英国近代历险小说中男性利益共同体建构与幻灭》

作者:周子玉

由于宗主国/殖民地与男性/女性两分法的重合,作为殖民扩张的天然同盟,英国近代历险小说呈现一个共同的特点:男性利益共同体的建构和对女性的排斥。男性利益共同体的建构有赖于男性之间的同社会欲望的实现。具体来说,主要是通过时间维度(长幼相继)和空间维度(跨种族联盟)两个方面来实现的。本文作者认为,在殖民文化背景下,跨种族的性别同盟自身的建构过程本身就充满了矛盾和分裂,其直接结果就是这一建构幻想的破灭。这种破灭既是性别意义上的,更是种族意义上的。

来源:《贵州社会科学》2018年第1期

上篇:将社会性别视角纳入服饰文化研究
下篇:“以暴制暴”是避免美国校园枪击案的良策吗
分享到

© 2019 中国妇女报
ICP备:京ICP备05037313号

↑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