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pcpaper.cnwomen.com.cn/Img/2018/2/20180213bab41b97bd7343e9816f4acb466c6c5a.jpg
阅读提示 《博弈:女性文学与生态——20世纪80年代以来女作家生态写作》一书,以中国传统文化生态哲学与西方生态女性主义理
http://phpaper.cnwomen.com.cn/content/2018-02/13/046578.html

等待处理…

中国女性生态写作本土化历史的精神建构

——评《博弈:女性文学与生态》

2018/2/13

阅读提示

《博弈:女性文学与生态——20世纪80年代以来女作家生态写作》一书,以中国传统文化生态哲学与西方生态女性主义理论为参照,通过对当代女性生态创作现象、发展路径及海内外数十位女作家文本的个案分析,检视了20世纪80年代以来女性生态写作与研究的多样化形态,论述了其在本土化过程中生成的思想与精神气象,具有极强的前瞻性及超越性别的审美诗学与人类意识。

■ 王红旗

女性文学评论家田美莲(笔名田泥)的新作《博弈:女性文学与生态——20世纪80年代以来女作家生态写作》,是一部30多万字的理论专著。本书以中国传统文化生态哲学与西方生态女性主义理论为参照,以当代女性生态创作现象、发展路径及海内外数十位女作家文本的个案分析,检视20世纪80年代以来女性生态写作与研究的多样化形态,论述其在中国文化传统滋养与外来女性主义理论影响下,在本土化过程中生成的思想与精神气象。作者从性别批判与关怀的多维度对其进行呈现,不仅拓宽了女性生态写作的历时性与共时性时空,而且指出中国传统哲学的生态伦理思想,对当代女性生态写作本土化建构的根性价值。

中国生态女性写作:为了人类的诗意栖居

本书以世界女性生态文学发展的脉络为切入点,对西方生态女性写作的历史分“六个阶段”进行梳理,客观分析西方自由女性主义、激进女性主义以及后现代女性主义对中国女性生态写作的多面影响。并且运用比较研究的方法,从中西方社会文化、女性解放运动的历史与目标,指出西方女性主义生态写作存在性别对立的“女性本位”“多元的女性中心”等局限。

尤其在考察论述中国本土生态文化与女性写作的历史与现状、存在问题与发展趋势时,作者谈到,当代中国女作家汲取中国传统哲学的文化精髓,即先哲宇宙“天人合一”“万物平等”的生态伦理道德观念,重建社会与自然、人与人、男人与女人平等和谐的生态伦理美学,表现出女性生态写作理性的主体姿态、清醒的性别关怀意识。中国女性生态写作与多元文化在“内在切换”的博弈中,突破“无序性”的多样化困境,逐步走向寻找“为人类诗意栖居”的更高境界。

本书富有宽阔的国际理论视野。在探讨中国女性生态写作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时,却从西方现代生态伦理思想家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生态伦理思想的重视来巧妙论证。如法国生命伦理学的创始人施韦兹对老子、孔子、孟子、庄子等古代思想家“仁爱万物”生态观的赞同;曾任国际环境伦理学学会主席的美国洛尔斯顿对“西方传统伦理学未曾考虑过人类主体之外事物的价值”的反思,并指出东方传统文化的伦理思想对西方现代性生态伦理学的理论突破会有帮助;英国的赛尔特则谈到,中国的禅宗佛教是把生命的科学与生命的神圣统一起来,认为所有生命都是神圣可爱的。并倡导扩展一种人与万物之间的“道德共同体”。这不仅揭示出中国传统文化生态伦理思想的人类性意义,而且发现东西古今人与自然生态伦理关系,在当代有可能形成一种“统一共识”,如今实践已经证明。据此,作者提出了中国生态女性写作“为人类诗意栖居”,西方生态女性写作“为女人诗意栖居”的观点。

在21世纪的新起点上,当代中国女性生态写作秉承传统与现代的国内外生态伦理思想,就其精神性而言,在探究自然生态与精神生态之间的密切关系上,揭开了全球化语境下被物质浮华遮蔽的“精神贫困”,而升华到一种追求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共同精神”的文化价值。

中国文化经验:女性生态写作的思想精神基石

中国文化经验即生态哲学、民间经验与宗教思想的三种精神资源,是中国女性生态写作的思想精神基石。这种对自我女性文化精神资源价值的重识与重估,对多年来认为“女性主义理论”,尤其是“生态女性主义理论”源自西方的观点,是一种研究理念上的正本清源,体现出作者一种突破性的理论创新思维,试图站在人类双重生态文明的视界之上与世界文学对话。

本书从中华文化宏深的生态智慧中,提炼出中国女性生态写作的“三种精神资源”。从“母神文明”时代人与自然的生命之爱、平等和谐的伦理关系,从自然崇拜、母性崇拜与女神崇拜,发展到多元的宗教信仰,但是“天人合一”“万物平等”是中国生态伦理道德观的核心。本书对此进行了考古式的历史梳理与画龙点睛式的科学论证,来寻找中国女性生态写作发展的本土内在基因。

更值得特别强调的是,本书从历史、现实与未来的发展维度上,对“西方女性生态写作与中国女性生态写作的主要区别”,进行多层次的列表比较分析,阐释中西方不同文化语境、不同创作理念、不同价值立场、不同性别观念,所形成的内容、主题、风格、特色的本质性差异。但是发展到当代,在西方女性生态写作中竟然发现了“中国文化因素”。中西方女性生态写作不仅在“反人类中心主义/男权中心主义”上有着亲密的精神性融合,而且在“寻找原生态写实,寻找母性原动力”生态与性别的文学之路上,构成一种殊途同归的遥相呼应,发起了一场至今方兴未艾的“女神复兴”、文化寻根运动。形象生动地论述了面对全球化的生态危机与精神危机,中西方女性生态写作精神对话的必要性与必然性。

在谈到中国本土儒、释、道、易共济而成之一的佛教时,本书引用佛教经典《楞严经》《华严经》《心经》中的有关生态观念,与其他宗教相比较,不仅突出其某些方面的相似性,而且特别论述了“天地与我同根,万物与我为一”所阐释的终极平等与民主思想,对人类深层生态学的思想理论贡献。可以说,这是从中国整体文化脉络考察研究,激活打通传统经典、民间信仰与当代女性生态写作的文化血脉,找到女作家在创作过程中对本土文化、民族传统如“母乳”般的一种天然亲近感,认识到自我文化思想资源与女性生态写作内在精神性的互文共生、彼此同存。因此中国女性主义一旦真正觉醒,就会超越西方女性主义“为女性”的男女二元对立,走向追求性别平等和谐、互补共生“为人类”的东方之路。尽管在女性生态写作漫长的路途上悖论与荆棘丛生。

本书是田美莲生态与性别的文学思想集成。由于她在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所长期从事现当代女性文学研究,关注国内外女性生态文学发展动态,而且具有宽阔的学术视野,严谨的理论思考,鲜明的性别意识以及现代性的文化自信与自觉。因此,她对中西方女性生态写作发展历史,从自然生态、性别生态到精神生态的科学考察,对当代中国女作家文本个案的精辟分析,尤其在结论部分提出的“女性生态写作的路标”说,倡导在生态大视域下,女作家们更需要对本土生态文化根脉的承继,更需要有圆融书写的创造智慧,重铸当代中国女性生态写作的“新女性现实主义精神”,均显示出本书前瞻性的、超越性别的审美诗学与人类意识。

(作者为首都师范大学中国女性文化研究中心名誉主任、教授)

上篇:春节租友成生意性侵隐患不容忽视
下篇:没有了
分享到

© 2019 中国妇女报
ICP备:京ICP备05037313号

↑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