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平淡淡才是真”,我想,随着不断地靠近宁静淡泊的中老年,我的饮食也应该与此同步吧。就让那些曾经的黄辣椒惊魂成为我青春年华时,在朋友怂恿之下,挑战味蕾极限的身影与留念吧。
■ 舟子
话说“没有比较就没有伤害”,最近认识了一个特能吃辣椒的人,于是,我的种种短板就被暴露出来了。
作为一个湖南人,我一直以为我是能吃辣椒的。于是,去年夏天,她给了我一瓶黄辣椒,是她去海南时带回来的——每到一个地方,带回属于那个地方特有的辣椒是她的习惯,也可以说是嗜好。这一点,我也是服了,因为,此前,我从没有想过,这也可以成为一个嗜好,一个与你旅行过的地方最好、最具深情的联系方式之一:离别之后,还常年吃下它那里的特色辣椒。
我收下了黄辣椒,但当我打开小心地只吃下一点点时,我还是辣得魂飞魄散了。之所以只敢吃下一点点,是因为我以前吃过,知道这黄辣椒不是一般的辣。不过,那时,我只是浅尝辄止,加上时间一长空余“这辣椒很辣”的空洞概念。当我接下这瓶含着友情的黄辣椒时,我其实是有所犹豫的:我受得了它吗?不过,最终,英雄气概和时间的流逝淡漠了我当年残缺的记忆碎片,我以为,凭着我是湖南人,我应该能够受得了,黄辣椒不就是辣椒之一种吗?
于是,黄辣椒于我成了一种考验,同时,也颇具诱惑:它很鲜香,一种超越一切的鲜香,我迄今不能确定这种独特的鲜香从哪里来,一碗面条里只要有一点点它,就可点石成金不需要其他——是辣椒这种植物本身的特质还是它独具的加工方法?
于是,每次吃黄辣椒,我都会想起那个名句“痛并快乐着”,痛是真切的,舌尖上的娱乐也是真切的。
但那个给我黄辣椒的人不这么认为,每次当我这么坦白时,她都毫不留情地来上一句“你是不是湖南人?”,令我无言以对。我想:我是个湖南人,但也不一定所有的湖南人都很能吃辣椒啊,再说,我当年在我的中学同学中也不算是能吃辣的人,比我能吃的大有人在。唉,地域标签真是害死人!让人有理都没法理直气壮地说。
再说,固然我是个湖南人,但也不是别的地方的人就不吃辣椒啊,比如,西北、西南的人都吃啊。西北的辣椒,就我吃过的来说,对我似乎不构成威胁,去西安吃的油泼辣子,不觉得辣,甚至觉得有点“浪费”,再辣的辣椒经热油一泼之后,似乎都被驯服了、辣不起来了。西南的四川火锅之类的辣椒有时同理,我很心疼那些红油:视觉效果那么简单直接粗暴,但肯定是吃不完,勉强吃完了反而会长胖,不健康,那最后,它们去向何方了?
令我意外的是:海南人居然能吃这么辣的黄辣椒!我的意外是有根据的:想当年,海南没有单建为省之时,它是广东的一部分。广东菜在我的印象中,与辣是不沾边的。但没想到那里居然卧虎藏龙,有这么厉害的黄辣椒,令我这样的湖南人浅尝之后“闻风丧胆”!
可见,人是多么容易上地域标签的当:我们习惯于从地图上的位置来揣测一个人的特质。这有时有道理,有时则很不准确。
“湖南人能吃辣椒”深入人心,我也点赞“一碟辣椒,一碟红烧肉”的吃法,那简直就是天下第一美味菜品搭配!其他的,当然还可以有,但都不过是锦上添花。“一碟辣椒”成就了“湖南人能吃辣”,“一碟红烧肉”则成就了“毛氏红烧肉”。
虽已经离家北上多年,现在,我的饮食,也依然万变不离其宗:有了辣椒,感觉这一顿饭就有了着落和安顿;不然,任它大鱼大肉、美味佳肴,也总觉得有所欠缺,不够圆满。如此想来,辣椒堪称我的饮食亲人。
我很爱辣椒,但我的确不是特别能吃辣椒,希望那个质问我“你是不是湖南人”的人能够明白。我能承受的辣度也就是“老干妈”这种类型、级别的。黄辣椒辣得我有灵魂出窍之感,但我还是一两天吃一点点,在半年之后,吃完了那一瓶,500克呢!空瓶之际,我有一种成就感,似乎终于完成了一件应该完成的事。同时,也有一些恋恋不舍:以后不会再有这样的“痛并快乐着”了,因为我已经明确告诉问我还要不要黄辣椒的她:“不要了”。
我终究不是一个想不断挑战自己的味蕾极限的人。而且我很怕:当我不断地挑战和适应了极限之后,我对“老干妈”这类的平淡型辣椒就会漠然无感了。“平平淡淡才是真”,我想,随着不断地靠近宁静淡泊的中老年,我的饮食也应该与此同步吧。就让那些曾经的黄辣椒惊魂成为我青春年华时、在朋友怂恿之下,挑战味蕾极限的身影与留念吧。再见,让我数度惊魂又无限留恋的黄辣椒!谢谢,给我黄辣椒的朋友!
不料,她新近从贵州回来,又给了我一瓶贵州的辣椒:这会是又一次挑战吗?我忐忑着,但还是收下了,准备一试,因为除了老干妈,我没有吃过其他的贵州辣椒。挑战与反挑战,嗜辣的人,其实一直就处在这样的自我折磨与折腾之间:无辣不欢,太辣又难免惊魂!适度是很难把握与坚守的一条金线,时时勾引着我等全身心去体感,就像看悬疑与惊悚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