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意在心,即使不去远方,仍能够随时写出动人诗篇;心中无诗,恐怕走到多远的远方,依然只有苟且。
■ 李心峰
在一马平川、一望无际的皖北大平原,有一方神奇的土地——灵璧。这里钟灵毓秀,人文深厚。灵璧素以“三绝”闻名海内:虞姬墓,流尽霸王英雄泪;灵璧石,神州奇石称第一;钟馗画,民间美术传文脉。在凤山南北汴水两岸,唐诗大家白居易、宋词巨擘苏东坡曾留下深深的足迹与不朽的诗文。就是在进入21世纪的当代,同样是人才辈出,星光熠熠。前几年风靡全国的电视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总导演陈晓卿;以《汴河,汴河》《高楼镇》《酥油灯》等诗集而备受关注的“80后”女诗人李成恩;在中国山水画创作方面成果不凡、潜力无限的金惟久……
这里,我要向读者郑重推荐同样是由灵璧这方沃土滋养而成长起来的奇人。他遵循先贤“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之古训,酷嗜读书,酷爱旅行,曾遍游五岳,六上泰山,五访龙门,历览无数江河湖海,每登山则情满于山,每观海则意溢于海。他醉心于艺术创作,诗书画印广泛涉猎,且无一不精。他热心公益,捐资助学,二十五年如一日,在灵璧大地有口皆碑……他就是我一向十分敬重的灵璧第一中学高级教师赵基。
说赵基是位奇人,是因为他所在的灵璧一中,是皖北一所名校。因受盛名及升学率等等所累,其工作紧张程度可想而知。而他却能在业余时间于艺术创作方面取得如许成就,真不知他的时间、精力如何分配?此一奇也。
赵基在艺术创作上,本以家乡的钟馗画为人称道。灵璧,乃著名钟馗画之乡。赵基早年拜钟馗画名家孙淮滨为师,潜心灵璧钟馗画创作凡三十年。其画秉承唐吴道子之画法,以其国画技巧,兼而汲取古代壁画技法,融合民间传统画法,既有继承,又有创新。所作钟馗气势伟岸,线条遒劲,衣带飘动,颇有古风。形式取工笔,内蕴尚写意。以形写神,尤重神韵。或工或写,相谐相安。有骨有韵,情趣盎然。其画中之钟馗,豹眼圆睁,狮鼻虎口,獠牙龇唇,虬髯怒张,承袭远古图腾和大傩仪之特点。在面部刻画上,强调眉有情绪,眼有灵光,二目有回旋之感。其画虬髯,在传统撕毛法基础上有所发展,笔下生发,既刚且柔。钟馗身着红袍,脚踏皂靴,手执利剑,飒飒凛然之正气跃然纸上。长期的钻研与实践,已形成鲜明个人风格。
在长期进行钟馗画创作的同时,他还潜心于书法、篆刻研究,尤擅篆、隶,其篆刻,古朴浑厚,端正典雅,二者造诣皆令人赞叹。如果说,在中国传统艺术体系中,书画同源,书画一体,绘画与书法、篆刻同属造型艺术系统,自古便不分家,赵基能够三艺兼修兼擅,或许并不让人特别惊奇,然而,赵基在这三艺之外,犹能在古典诗词方面大放异彩,则不能不说是赵基之又一奇了。
我们都知道,中国古典诗词作为中国古典文学皇冠上那颗最耀眼的明珠,在唐宋时代中创造了最高艺术成就。本来,诗歌在语言艺术中即以精粹洗练含蓄隽永为其突出特点,而唐诗宋词更是以严整的格律对最擅长抒情的诗歌提出了极为严苛的要求。然而,这严苛的格律,对于中国古代那些才情过人的骚人词客,不仅没有成为束缚他们手脚的障碍,反倒极大地激发了他们的艺术创造力,让他们戴着格律的脚镣,跳出无数精彩绝伦、让人叫绝的舞蹈,留下无数震慑人心、千古传唱的名篇佳作。21世纪以来尤其是近年来,在全社会大力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大背景下,在文化自信这一大的时代语境下,中华古典诗词赢来蓬勃复兴的机运。这两年春节期间央视播出的《中国诗词大会》所产生的巨大反响,更是对诗词在当代的蓬勃生命力和深厚基础的一个极好的注脚。
赵基酷爱诗词创作,2012年已在中国文联出版社出版第一部诗词集《松禅吟草》,收入他多年来精心结撰的诗词近三百首,得到当代古典诗词界的广泛好评。现在,赵基又为读者奉上了他的第二部诗词集《诗心词梦》(中国文联出版社2017年版)。这是他从2012年5月到2015年底创作的400余首古典诗词作品中挑选出360首,汇为一册,结集出版。
诗词中,有来自家乡汴水、凤山之灵感,有源于博览壮游之神思,有怀念慈母之肺腑诗章,有为已所作钟馗画之即兴题诗。作者并不刻意去疏离于生活的“远方”寻找诗意,而就在日常生活中营造美的意象,追求超越的意境与升华的情思。
这让我想起鲁迅一句名言:“从水管里流出来的是水,从血管里流出来的是血。”诗意在心,即使不去远方,仍能够随时写出动人诗篇;心中无诗,恐怕走到多远的远方,依然只有苟且。正因为赵基待人以诚,大爱在心,问道不止,求艺不懈,有一颗金子般的诗心,所以他的诗词作品,每每能够触动我们的心弦,打动我们的灵魂。
我很欣赏赵基在该书《后记》中写下的一段话:“诗乃心灵之花,不可违心而出,不可无为而作。诗贵含蓄,写性情以真切为要。词以境界为上,有境界乃为高格。数年以来,余苦苦追求其清新、典雅、平淡、自然之高格。力求写境,源于生活;造境,合乎自然。作为诗家,既要有理性之思,又应具感悟之心。”这些既是作者对诗词境界的理解,也是他孜孜以求的目标。《诗心词梦》正是他上述诗词理念的实践结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