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妇女报·中国女网记者 姚鹏
日前,湖北省浠水县绿杨乡妇女黄某,因丈夫对其长时间实施家庭暴力,走进浠水县婚姻家庭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寻求保护。家调委的工作人员对她进行了耐心的心理疏导,最终引导她通过法律武器来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与此同时,浠水县巴河镇家事法庭也受理了一起离婚诉讼。法官分析认为双方都在回避自身存在的问题,便按照家事审判“八个一”新模式,安排双方看了一场名为《离婚酒店》的微电影,让他们通过看别人的故事来发现自身的问题。看完后,双方当事人都被电影所感动,最终双方自愿达成调解协议,同意和好。
2017年以来,浠水县坚持改革导向,着力构建婚姻家庭纠纷大调解格局,在化解婚姻家庭纠纷、防范家庭暴力方面取得了积极成效。
2017年5月15日,在县妇联、县综治办的牵头下,浠水县婚姻家庭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正式挂牌成立。家调委遵循自愿调解,免费受理、免费咨询、免费调解的原则,除县家调委外,还分别在全县16个乡镇设立了“婚姻家庭纠纷调解室”。
“我们的特点是就近、就地调解,妇联牵头把相关部门的资源整合到一起,每个乡镇都设有家调室,县婚姻登记处等地也加挂了家调室的牌子,村里还有‘两委’成员、村妇联干部,共同形成一个大的调解网络,基层家调委接触到复杂案件后会向妇联报告,解决不了的会推荐到县家调委来调解,确实解决不了的再引导走司法途径。”浠水县妇联副主席徐静介绍。
为壮大调解力量,浠水县家调委优先在社会人士、社区工作者、法律及心理咨询师中选聘调解员,并通过开展相关业务培训、庭审观摩等活动,全力提升调解人员的业务能力。此外,浠水县家调委还明确了各成员单位在防范和化解家庭暴力中的职责分工,并在调解工作中引入心理咨询疏导机制,要求对矛盾激烈、情绪波动较大的当事人,通过专业心理咨询师提出有针对性的合理化建议,对婚姻生活中存在家暴倾向的,进行重点防范和专项调解。据统计,自家调委运行以来,已有十余对夫妻通过调解自愿重归于好。
在浠水县的大调解格局中,巴河镇法庭的“家事纠纷服务站”是重要节点之一。2017 年初,浠水县法院被湖北省高级人民法院确定为家事审判改革试点法院,具体的改革试点任务由巴河法庭承担。在推进家事审判改革的过程中,巴河法庭与浠水县妇联联合成立家事纠纷服务站, 对婚姻家庭案件优先调解、优先立案、优先审理、优先执行,全力做好诉调对接工作。他们将调解置于案件处理的全过程,推行调解前置程序,并引入多元纠纷解决机制。家事纠纷服务站分别与县家调委,县公安局、县司法局、县法律援助中心妇女援助站、县妇女儿童心理辅导中心等机构建立了合作关系,针对个案延伸心理关怀、妇女救助、反家暴维权、未成年人保护等多元服务。
在家事纠纷的审理过程中,巴河法庭还大胆转变传统的审理模式,与县妇联合作引入心理疏导机制,建立家事案件心理咨询室,提供免费心理咨询服务。
“巴河法庭的辖区人口接近20万,庭里只有4个人,平时根本忙不过来。和妇联一起设立家事纠纷服务站,借助妇联的丰富资源将一些家事纠纷分流出去解决,即使家事纠纷服务站调解不成,案件回到法庭也还是可以继续调解。这对我们的工作是一个很大的促进,既减轻了案多人少的难题,也维护了稳定。”巴河法庭庭长李登宇告诉记者,家事纠纷服务站成立以来,受理的案件中有一多半都得到了成功调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