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pcpaper.cnwomen.com.cn/Img/2018/1/m2018012087a553262bdd454ba0fe533556a9bb31.jpg
现在的孩子3岁开始上各种兴趣班、辅导班,美育、智育一起上,但孩子却越来越不快乐,这不是中国独有的焦虑现象。美国加州整合学院
http://phpaper.cnwomen.com.cn/content/2018-01/21/045780.html

等待处理…

让孩子自由成长正成为世界性难题

2018/1/21

现在的孩子3岁开始上各种兴趣班、辅导班,美育、智育一起上,但孩子却越来越不快乐,这不是中国独有的焦虑现象。美国加州整合学院副院长伊丽莎白·比文近日表示,这种情况在世界各国都存在。如何让孩子像个孩子、让他们自由成长正成为一个世界性难题。

前不久在北京举办的第11届中国心理学家大会暨应用心理学高峰论坛上,比文说出了不少中美家长都有的焦虑,比如美国家长也希望孩子上常春藤盟校、也希望孩子多才多艺。她认为,现代教育让无论小孩还是家长都有很大压力。在这过程中,孩子内在的发展动力被泯灭是一件很可悲的事情。

如今的孩子物质生活比前几代人更丰富,却越来越不容易快乐。比文认为,这是因为孩子们的成长过程被人为地加快了,“我们生活在一个更好的时代,信息更发达,孩子接受新事物更多,但另一方面家长的压力更大,留给孩子的时间更少,孩子很多时候是被迫接受各种新事物。”

比文做了30多年整合教育推广和研究。她以在美国和世界若干实践为例指出,整合教育的核心不是孩子要上多好的名校,而是这些孩子有能力、有热情和一生都过得很快乐。

这些基本原则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却难。“我们鼓励家长了解孩子的身心发展规律,在每个发展阶段的关键节点,给孩子真正需要的指导和支持,而不是根据成年人的意愿或社会文化的压力揠苗助长。”

近年来,西方各种教育理念进入中国,让中国家长开阔眼界的同时,也让他们感到焦虑。比文说,这种情况在美国也有,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也会存在矛盾。实际上无论什么教育理论到一个地方都要与当地实际相结合,说到底在于能否支持孩子由内向外地自由发展。“孩子就像一棵树,我们要做的是让孩子有足够的养分,支撑他们在大地上立足。不要对他过度施压,否则容易断掉。”

比文不赞成让孩子3岁就学英语。她认为,学好母语更重要,母语是孩子了解所处的社会、历史、地理、文化,进而建立起与社会联系、获得安全感的重要途径。“孩子7岁后再学母语之外的另一种语言为好,学习一种看世界的方法,也可以通过音乐、诗歌、戏剧等多种方式进行。”

“孩子的成长是一个很漫长的过程,人的大脑到28岁才停止发育,因此未来的教育将基于脑科学的研究进行。”比文说,无论什么时代,孩子都需要关怀、安全感、创造力、运动、自然,这是孩子健康的前提。“我们只有一次做小孩的机会。教育系统是最难改变的系统,需要家庭、学校、社会共同努力。”

(钟欣)

上篇:孩子和分数,家长更“爱”哪个?
下篇:孩子的言谈举止为何夸张?
分享到

© 2019 中国妇女报
ICP备:京ICP备05037313号

↑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