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pcpaper.cnwomen.com.cn/Img/2018/1/m20180118a3559deabd9d4e879c6e0700069324fd.jpg
□ 中国妇女报·中国女网记者 姚改改 不久前,2017年度浙江乡村振兴带头人“金牛奖”颁奖典礼举行。10位获奖人齐聚一堂,在为数
http://phpaper.cnwomen.com.cn/content/2018-01/18/045685.html

等待处理…

扎根一线的水产专家林少珍

15年守护老百姓致富的“种子”

2018/1/18

□ 中国妇女报·中国女网记者 姚改改

不久前,2017年度浙江乡村振兴带头人“金牛奖”颁奖典礼举行。10位获奖人齐聚一堂,在为数不多的女性中,有一个身影很特别:她叫林少珍,是浙江省海洋水产养殖研究所洞头基地的主任、教授级高级工程师,也是现场唯一一位扎根一线的科研工作者。

2003年,生长于温州鹿城区的林少珍,作为浙江省水科所技术骨干下派到海岛洞头区,负责筹建科研基地。没承想,这一去就是15年。在这15年里,她守着一片蔚蓝大海,怀着一颗赤子之心,耐得住寂寞,在他乡生根发芽,造福当地百姓。

洞头区被誉为“浙江省紫菜之乡”。紫菜是当地的传统主导产业,全区养殖面积2016年达到了3.16万亩。在林少珍看来,“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才是科研专家真正的价值所在。长期以来,林少珍带领科研团队为渔民在羊栖菜、坛紫菜的良种选育和推广示范上做了大量工作。

近年来,随着紫菜养殖陷入苗种退化、产量衰退的困境,林少珍分别从上海和宁波引进新品种“申福1号”“申福2号”和“浙东1号”,通过一遍又一遍地实验,选育出好苗种,供给养民。

走农户、蹲苗场、下海区、查筏架,风里来浪里去,成了林少珍的日常。然而,推广的过程并非一帆风顺。尽管林少珍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制定了新品种的人工育苗、采苗和养殖等技术操作规程,但由于养民们的年龄偏大,思想较为保守,所以在采用新品种上很谨慎。林少珍非常理解养民的这种心态,她总是耐心地给他们讲解,新品种的优势以及养殖紫菜的方法和技巧等,并建议养民们小区域内试种。第二年,不少养民发现林少珍推荐的品种,不仅产量高,而且口感好,于是主动投入到新品种的养殖中来。

而林少珍引入并推荐给养民们的新型冷藏网技术,让养民们即使在天气格外炎热、海水温度不断上升的情况下,也能实现丰产丰收。“谢谢林主任,给我们带来了新品种和新技术。”霓屿岛的养民张高燕说道。

去年年底,林少珍率队主持的“坛紫菜良种引进、品种改良及养殖技术推广”项目,荣获了2017年度洞头区科技进步一等奖。据不完全统计,十几年来,她承担和参加了30多项渔业科研项目,发表了20多篇科技论文,有3项发明专利授权。

现在,林少珍把自己当成了海岛渔民中的一员。不少人问过她,一个城里姑娘独自一人在偏僻的海岛,寂寞吗?孤独吗?害怕吗?林少珍通通给出了否定答案。

当年在那个交通不便的海岛上,林少珍经常独自一待就是一两个月。那时往返一趟老家,十分不便。坐车坐船坐拖拉机走路,在多种交通方式的协助下,才能得以实现。都说“宁隔万重山不隔一重水”,若是碰上大风天气,路上所花时间更不可知。

基地选址在洞头区北岙街道海霞村胜利岙,它曾经是一个荒凉的渔村小岙口。而且就建在海边的悬崖上,台风卷起的巨浪拍打过来,高高溅落到基地的大院内。每每台风来临前,林少珍都要把基地里的建筑工人送往陆地,在酒店安顿好后,她又返身回到基地,和基地一起对抗台风。

“不害怕。”林少珍轻柔的声音中,传递出一种坚定。“因为身后是我们的科研标本,站在那里,就是守护大家的心血和老百姓致富的种子。”

林少珍不害怕的事情可不止这一件。洞头“五岛连桥”后,通往温州大陆有了大堤。涨潮时,海水几乎与大堤持平,一阵阵海浪“击打”着车身。她却说:“多美啊,就像在大海里开车一样。”

而在寂静的夜里,林少珍喜欢仰望星空。海岛的星星好像格外亮,又格外大。凝望着浩渺的星空片许,林少珍全身似乎又充满了能量。“眼看着渔村一天天变美,渔农民一天天富裕,这就是最大的动力。”林少珍笑着说。

开年伊始,荣获大奖,已56岁的林少珍更加勤勉。接下来,她除了要考虑坛紫菜和羊栖菜的产业链问题,想办法通过科技手段让老百姓真正得实惠外,还要帮助区里的重点企业金源化工转产转业,提供海参养殖技术支持。她还将到鹿西岛任技术特派员,进行大黄鱼养殖。“当心不累的时候,身体自然也不会累。”

上篇:青年志愿者奉献爱心
下篇:女代表女委员聚焦校园周边环境治理
分享到

© 2019 中国妇女报
ICP备:京ICP备05037313号

↑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