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pcpaper.cnwomen.com.cn/Img/2018/1/m2018011087eb4c4387ce44fc8c4a487ddbd96f9f.jpg
□ 袁鹏 日前,某媒体刊登了一篇题为“‘狼性’从娃娃抓起”的文章,讲述的是某国孩童冬日黎明赤脚下海练拳,目的是为了拥有强大
http://phpaper.cnwomen.com.cn/content/2018-01/10/045413.html

等待处理…

把“狼性”等同于“勇敢”是一种误读

2018/1/10

□ 袁鹏

日前,某媒体刊登了一篇题为“‘狼性’从娃娃抓起”的文章,讲述的是某国孩童冬日黎明赤脚下海练拳,目的是为了拥有强大的精神力量来挑战自己,被多家媒体转载。

近年来,随着《狼图腾》一书的走红,“狼性”进入公众视野,成为一些企业所倡导的“精神”和“文化”。而某些战争题材的影视剧也反复强调所谓“野狼”精神等等,尤其在渲染英雄主义的时候,更喜欢拿狼来比喻,甚至给人一种感觉:有“狼性”才勇敢,有“狼性”的军队才是勇敢、有血性、不可战胜的军队。

无论是“狼性”还是“野狼精神”,无非都是在强调勇敢精神。对于一名公民、一支军队乃至一个民族而言,勇敢精神当然值得提倡,但是把勇敢精神简单地等同于“狼性”,并以之冠名,加以推崇与宣扬,十分不妥。

狼是兽,故而“狼性”难免兽性,包含着着贪婪、凶残、野蛮等特性。而勇敢不同,它是一种大无畏精神,是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的坦然自若,是虽千万人吾往矣的勇毅决绝,这是“狼性”“兽性”所不能比拟的。

中华民族是一个勇敢智慧的民族,在抗日战争、抗美援朝等历次正义的战争中,我们顽强抵抗,击退来敌,保卫了自己的家园。我们的人民军队表现出的勇敢,是为了国家、民族利益勇于牺牲的精神,有着强大的爱国主义精神力量支撑,与“狼性”远不在同一个精神层面上。用“狼性”来解释或者替代饱含人道主义、理想主义精神的“勇敢”,太过简单与浅薄。

无论国民素质教育,还是军队精神的锤炼,都需要勇敢精神。我们提倡的勇敢,是“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民族大义和国家利益至上的大无畏精神;是“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的坚贞不屈;是“君子死,而冠不免”的视死如归气节。勇敢,绝不是缺乏人伦和道义的野蛮与凶残,更不是什么“狼性”。

把“狼性”等同于“勇敢”,这其实是对勇敢精神的曲解,是不可取的。真正的勇敢是道义人伦基础上的英雄主义,失去了这一基础,只能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只能流于简单肤浅。

上篇:百姓饭碗将发生哪些革命?
下篇:没有了
分享到

© 2019 中国妇女报
ICP备:京ICP备05037313号

↑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