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pcpaper.cnwomen.com.cn/Img/2017/12/m2017122923190b13019f44249318b06720dbc083.jpg
□ 中国妇女报·中国女网记者 肖婷 沿着雅鲁藏布江河谷前行,便是318国道的必经之地——西藏自治区日喀则市仁布县切洼乡普纳村。
http://phpaper.cnwomen.com.cn/content/2017-12/29/045111.html

等待处理…

西藏日喀则切洼乡普纳村

便捷交通为村民奏响脱贫“和谐曲”

2017/12/29

□ 中国妇女报·中国女网记者 肖婷

沿着雅鲁藏布江河谷前行,便是318国道的必经之地——西藏自治区日喀则市仁布县切洼乡普纳村。道路两旁,汽修店、面馆、茶馆、超市,商铺一家挨着一家,离开国道,走进普纳村,一幢幢藏式民居整齐而统一。便捷的交通打开了村民的致富路,为村民奏响了脱贫“和谐曲”。

交通带动村民就业,铺就脱贫致富路

“这里,曾经是一片荒芜之地,318国道改道经过这里,随着人流量不断增加,有人在道路两旁做生意。2006年,附近8个村的36户贫困家庭搬迁到这里组成了现在的普纳村。现在,这个村共有56户村民,2016年人均年收入达7100元,普纳村现在是我们乡里人均收入最高的一个村,成为乡里典型的异地搬迁脱贫村。”切洼乡党委书记刘俊华说。

异地搬迁脱贫是西藏地区一项重要的扶贫措施之一,贫困村民从条件艰苦的地方搬到交通相对方便、经济比较发达的地方生活。

“一方水土养活不了一方人”,在搬迁到这里之前,原来村民所在的地方居住环境很差,村民的生活很贫困,没有耕地,草场和牲畜也很少,几乎没有收入来源。搬迁到新村后,他们和早前在此开商铺的居民一样,开起了藏餐馆、茶馆、面馆,赚到了钱,尤其是拉日铁路修建和开通后,从运输等方面带动了当地村民的就业。另外,还有一些产业落户这里,村民实现了当地就业,每到年底还可以享受企业分红。如今,日子越过越好,这里的村民思想意识也随之发生变化,从依靠国家的各项救济补贴政策到摆脱贫困主动就业,不仅物质上脱了贫,精神上也脱了贫。

在普纳村创业、生活了8个月的青海省循化县撒拉族34岁小伙马乙拉亥米和妻子及姐姐,在318国道的商务区开了一家西北面馆,每月收入达1万多元。他说:“这里的藏族群众很友好,有什么事情,和他们说一下,他们都会乐意来帮助。而且政府、医院、学校,对我们和当地藏族群众待遇都一样。”

普纳村的村民来自藏族、汉族、回族、彝族、撒拉族。虽然生活习惯有所不同,但当地群众非常团结,邻里之间相互帮忙,加上外来商户的带动,营造了和谐、融洽的经商氛围。“我想这就是为什么很多人选择在普纳村做生意的原因。如今,途经普纳村的拉日高等级公路项目也有望明年开始动工实施,相信会带动更多当地村民就业。”刘俊华说。

携手奏响民族融合发展“和谐曲”

“我在拉萨、日喀则做水电工作,一个月八九千元,一年工作八个月,一年下来,差不多七万块钱。我老婆除了在家照顾小孩外,还照看着家里的三个蔬菜大棚。棚里种了大白菜、小白菜、莴笋等,一个棚里的蔬菜能卖五六千块钱,一年下来,三个棚的净收入一万五千元左右。”徐文军在接受中国妇女报·中国女网记者采访时自豪地说。

2001年,来自四川大邑县的徐文军在日喀则市亚东县打工时,认识了藏族姑娘央珍,相恋一年后,两人喜结连理。2007年,他们搬到了普纳村,结婚十几年,两个人为了这个小家辛苦着。如今,苦尽甘来,日子过得越来越好。

徐文军、央珍一家不仅实现了自家脱贫,还帮助村里其他村民走上脱贫之路。

提到妻子精心看护照料的温室蔬菜大棚,徐文军骄傲地说,他们家是村里第一个种大棚的,温室大棚技术他教给了自己的妻子,然后又通过妻子央珍传授给村里的其他村民。如今,村里很多人家都有了温室大棚,每年的收益也相当可观。除此之外,徐文军在外地接了工作,也会让村里村民跟他一起干。

“大家,你帮我,我帮你,和和睦睦。”由于徐文军懂水电工作,村里有哪家收不着电视信号或者买了新电视回来不会装,他都会去帮忙去村民家里看一下。徐文军外出打工时,家里的农活、大棚忙不过来,村里的人也会过来帮忙。

40岁的普纳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尼珍和丈夫也是民族通婚家庭中的一户。她是这里为数不多会说汉语的妇女,加之积累了做生意的经验,在普纳村生活两年后就当选为村妇代会主任,不仅传授给当地妇女做生意的经验,更把健康的生活方式传授给她们。2017年的村“两委”换届选举中,她被大家推荐为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

在切洼乡,像徐文军一家、尼珍这样的民族通婚家庭有七户,他们不仅通过自己的努力实现了脱贫,过上了富裕的生活,还在当地群众脱贫的过程中,更是起到了模范带头作用。

记者手记

拉日铁路已经建成通车3年之久,林拉高等级公路也即将完工。之前的318国道,已经不再是日喀则、林芝等地通往拉萨唯一的交通要道。

交通条件变好了,藏区群众的生活环境也变好了。本想用快门记录下当地群众生活中的幸福瞬间,但发现,当地群众的幸福感与喜悦,很难用相机全面地记录下来。在采访央珍、徐文军一家时,从他们字字句句的回答中,能真切感受到他们满满的幸福感。还有尼珍,她在当地做了8年的妇女工作,她高兴且自豪地告诉记者,当地有能力的妇女靠自己的学习和努力,有了收入。不仅在经济上实现了独立,在家中的地位也有所提高,丈夫在外打工,妻子成了家里的主心骨。由于党和政府的好政策,也为了更好地鞭策自己做到更好,这里很多妇女都争相想要成为一名党员。

采访完,走在普纳村的路上,脑海中闪现的是央珍幸福的笑容,是尼珍自豪的表情,是当地孩子的可爱和天真。

上篇:全国首个“巾帼智库”在津成立
下篇:最高检:对幼儿园虐童案件“绝不手软”
分享到

© 2019 中国妇女报
ICP备:京ICP备05037313号

↑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