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pcpaper.cnwomen.com.cn/Img/2017/12/m201712148ed68cfc37de41579965d3b3bef6913d.jpg
□ 中国妇女报·中国女网记者 茹希佳 12月12日下午,在江苏徐州市考察的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徐州马庄村巾帼手工加工点——王秀英工
http://phpaper.cnwomen.com.cn/content/2017-12/14/044640.html

等待处理…

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王秀英:

总书记为我们的手工香包“捧场”

2017/12/14

□ 中国妇女报·中国女网记者 茹希佳

12月12日下午,在江苏徐州市考察的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徐州马庄村巾帼手工加工点——王秀英工作室,欣赏了村民制作的各式香包。80岁的王秀英告诉总书记,自己的中药香包很好卖,每年净收入20多万元。习近平总书记手拿香包,夸她手艺好,并自己花钱买下一个,笑着说“我也要捧捧场”。

“习总书记来到我们这个巾帼手工加工点,看望我们这些制作特色中药香包的姐妹们,夸我们制作的香包很精致,还捧场买了一只,真是太和蔼亲切了。”说起12日下午发生在工作室的情景,王秀英仍然激动不已。

王秀英既是制作中药香包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也是全国妇女手工编织协会会员,还是徐州市妇联的巾帼创业典型,虽然已是高龄,但戴上老花镜,坐在堆满布料的房间里,王秀英便精神矍铄,和徒弟们一起穿针引线,好不快活。

王秀英告诉中国妇女报·中国女网记者,她从小就非常喜欢手工制作,跟着祖母和母亲学习做小荷包,乐此不疲。“刚开始我做荷包,里面放点棉花、草药,基本上都是自家用来驱除蚊虫、预防感冒,或者送给邻家孩子做装饰。”长大后,王秀英学着做小鸭子、绣球等香包,以及虎头鞋、虎头帽、衣服等一些大的物件,等到赶庙会的时候,把自己制作的大物件卖了补贴家用。

成年以后,王秀英对制作香包愈发热爱。2006年,王秀英开始制作十二生肖香包,力求将每个动物都能制作得惟妙惟肖。“画马的时候,我画了十几遍,怎么看都觉得不生动,有天晚上,躺在床上翻来覆去地想,一边想一边用手指比画,想着想着,突然来了灵感,立即起床,抓起床边的报纸就画起来。”王秀英忘我地画完样稿之后,忍不住拍手大笑:“就是这样的,就是这样的!”一番辛苦不寻常,后来,这个十二生肖香包以1000元的价格被人买走,王秀英感到分外惊喜,也是从那时起,她看到了香包的广阔市场前景。

性格果断的王秀英干脆劝儿子辞职,哄着儿媳、女儿、孙女等一圈亲朋邻里,共同打造特色中药香包,她的中药香包,造型美观、做工精细、功能保健、市场前景好。2009年12月,首届“徐州剪纸”“徐州香包”大赛,王秀英的香包作品《公子香帽》获得银奖,剪纸作品《春牛》获得铜奖。同年,王秀英香包作品被确定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徐州香包”代表作品。2013年,王秀英被评为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2016年10月,王秀英中药香包由徐州市妇联选送,参加了第22届义乌国际博览会全国妇女创业就业展示展洽活动。

作为马庄村的巾帼能人,王秀英自然得到了徐州市妇联的重视支持,徐州市妇联主席石启红说:“市妇联把大力发展巾帼手工来料加工业作为帮助困难妇女群体增收致富的重要举措,像王秀英的香包制作手艺又特别适合妇女居家就业,而她的事业需要更多的妇女姐妹加入助威。”

自此,王秀英的工作室成为市妇联重点扶持的巾帼手工加工点,“从构思画图、剪小样,到挑选布料、配制中药,再到穿针引线、填充棉花的各种技巧,我都愿意和姐妹们分享,大家共同致富奔小康。”王秀英说,“只有让更多姐妹熟练掌握制作香包的技巧,才能把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下去、做大做强。”

据了解,王秀英曾在徐州市妇女手工制作创新大赛中获一等奖,被评为“徐州双创之星”,仅王秀英就带动了近200人就业。目前,徐州全市发展手工来料加工示范基地460个,一级女经纪人1200个,从业人员30余万人,形成了以贾汪的香包、丰县的地垫编织、沛县的柳编、邳州的虎头鞋、新沂的面塑、铜山的藤编等巾帼手工产业集聚模式,推出了一大批女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手工艺达人、优秀女经纪人等,激活了广大妇女参与双创的热情,一大批“妇字号”品牌应运而生。

上篇: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紧扣新时代要求推动改革发展
下篇:没有了
分享到

© 2019 中国妇女报
ICP备:京ICP备05037313号

↑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