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女性别与父母幸福感》
作者:陆方文 刘国恩 李辉文
中国的市场化深刻转型和经济快速发展极大地增强了女性的经济社会地位,女儿更有能力提升父母的福利;但同时由于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型尚未彻底完成,传统农业文明下形成的“重男轻女”观念仍然存在,因此女儿是否给父母带来比儿子更多的幸福感,就仍然是一个有待检验的经验问题。本文利用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2008年数据定量研究子女性别对父母幸福感的影响。借助第一胎子女性别的外生性,本文发现,在子女的婴幼儿以及中小学读书阶段,子女性别对父母幸福感无显著影响;而到了子女的结婚生子阶段,儿子带给父母的幸福感比女儿显著更低。特别是,本文没有发现儿子通过“养儿防老”渠道给父母带来更高幸福感的证据:分析显示女儿带给老年父母的幸福感也比儿子更高,这对于有养老保险的父母尤为显著;但发现了父母因为“助儿买房”而损失幸福感的证据:城市里更高房价让男孩父母的幸福感更低。
来源:《经济研究》2017年第10期
《女性阶层地位与性别意识的实证研究》
作者:陈煜婷
女性的社会地位和性别意识在过去的几十年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从阶层视角出发,基于相对剥夺理论和现代化理论探讨阶层地位对女性性别意识的影响具有一定意义。对此,本文使用“2012年全国社会发展与社会建设调查”数据,运用多类别对数比率方法进行回归分析发现,客观阶层地位较高的女性,性别意识相对传统;客观阶层地位中等的女性,性别意识较为现代;客观阶层地位较低的女性,性别意识最为传统。此外,主观阶层地位认同较高的女性,性别意识反而更为现代。
来源:《晋阳学刊》2017年第6期
《华人社会中女性对子女随母姓接受态度的实证分析——基于台湾地区的调查数据》
作者:田蕴祥
尽管法律规定,子女可以随父姓,也可以随母姓,但是长期以来,子女随父姓仍旧是绝大多数家庭的选择。本文基于台湾地区的调查数据,以性别和女性的世代、学历、婚姻与子女状况等人口统计变项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显示多数的台湾民众接受让子女随母姓,多半认为只要父母双方约定好或者母亲娘家没有人传香火即可让子女随母姓。不过仍有一定比例的民众认为无论如何孩子都应该随父姓,所持的理由不外乎是“一般都这样”,或是“传宗接代”。男性坚持子女要随父姓的比例比女性高,而在女性群体中,20世纪50年代及以前出生、已婚有偶、两名以上子女数的受访者,有比较多的人认为子女应该随父姓。
来源:《江汉论坛》2017年第10期
《〈淠水谣〉:一部从性别角度反思乡土文明衰落的力作》
作者:荒林
20世纪90年代末,胡传永出版她的第一本书《沉重的乡土》,全书用片段记忆的方式,如同受伤者的喃喃自述,讲述她所经历的安徽乡村,一个女孩成长的伤痛人生,20世纪50年代出生的她,历经贫穷、饥饿、歧视、冷漠和暴力及见证死亡的残酷,作为“一个亲历疼痛的人”,她的文字与那些观察和想象的书写如此不同,疼痛是她自述的特色。本文作者为她的书做推荐序,深刻意识到亲历者讲述乡土的力度,相信她有一天能够指认乡土的病症。
来源:《南方文坛》2017年第6期
《西北农村男方婚姻支付实践研究——以甘肃陇东W村为例》
作者:陆春萍 朱岳锋
在西北陇东农村,男方婚姻支付成本逐年攀升,高昂彩礼的现象需要从婚姻支付理论的角度进行解释。婚姻圈的变动、性别比例失衡、婚姻支付惯习等因素是解释男方婚姻支付行为得以存续的重要原因。西北农村男方婚姻支付实践表现出:高昂彩礼、父辈承受支付成本、消费攀比的追随、父系继承等实践特点。该地婚姻场域的支付惯习是男方婚姻支付的客观原因之一。
来源:《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年第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