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pcpaper.cnwomen.com.cn/Img/2017/11/20171127357ac7873f2a483e86500ea9a0c6fe40.jpg
土家女青年盛装出席“女儿会” (李拔权/摄) “女儿会”相亲现场一角 (刘桃源/摄) 300多年来,每年的农历七
http://phpaper.cnwomen.com.cn/content/2017-11/27/044086.html

等待处理…

恩施“女儿会”:婚恋自由的“活化石”

2017/11/27

土家女青年盛装出席“女儿会” (李拔权/摄)

“女儿会”相亲现场一角 (刘桃源/摄)

300多年来,每年的农历七月十二都是恩施土家族青年男女的大日子。定于这天举办的土家“女儿会”,保存着古代巴人原始婚俗的遗风,是土家族婚姻制度发展的见证,堪称中国少数民族地区婚恋自由的“活化石”。

■ 中国妇女报·中国女网记者 姚鹏

300多年来,每年的农历七月十二都是恩施土家族青年男女的大日子。定于这天举办的土家“女儿会”,保存着古代巴人原始婚俗的遗风,被誉为“东方情人节”。在这个以择偶为主要目的的节日里,土家族青年男女们自由交往,自主择偶,其追求自由婚姻的主题,与现代婚恋自由、男女平等的婚姻观念是一致的。“女儿会”,是土家族婚姻制度发展的见证,堪称中国少数民族地区婚恋自由的“活化石”。

赶集相亲 以歌为媒

“高山顶上呃一丘田,郎半边来姐半边。郎的半边种甘草,姐的半边种黄瓜,牵根丝丝儿缠倒他。”

300多年来,每一次“女儿会”的举办总少不了两个要素:赶集和山歌。每年七月十二,男女青年在集镇上以赶集贸易为幌子寻找意中人,彼此看中之后再对歌传情,直至约定终身,这便是“女儿会”的基本形式,而这一形式的形成,则与恩施土家族地区特殊的地理环境和人文环境息息相关。

土家“女儿会”最初举办于恩施市石灰窑、大山顶一带,起源的时间大抵可以追溯到清康熙年间。据考证,石灰窑古称施鹤要,随谐音演变为石灰窑。当初这里山高地远,男女之间甚少拘束,他们在劳动中唱歌跳舞,倾吐爱情、私订终身。清康熙五十一年(1713年)的七月十二,石灰窑宣告正式开市,“女儿会”也从此有了萌生的土壤。据说,刚开始的时候,年轻女子是不准上街赶集的,好在当地乡士思想开明,女孩们后来才有了抛头露面的机会。渐渐地,当地人都发现了七月十二这个好日子,每到这一天,四里八乡的男女青年都会涌向石灰窑赶集并借机交往,这便是“女儿会”的雏形。

虽然是自发形成,但“女儿会”也有着一套自己的独特规则。出门赶会之前,土家姑娘们会佩戴上自己最好的金银首饰,并穿上自己最漂亮的衣服,这衣服长的穿在里面,短的穿在外面,一件比一件短,层层都能被人看见,谓之“亮折子”或俗称“三滴水”。到了集市之后,姑娘们把用背篓背来的土产山货摆在街道两旁,自己则坐在倒放的背篓上,等待意中人前来挑选中意的货物。与此同时,同样身着节日盛装的小伙子们也会斜挎一只背篓,三五成群地在集市晃荡,一旦看中了哪个摆摊的姑娘,就凑拢去搭讪:“妹子的花鞋绣得好标致哟!” 而被搭讪的姑娘则会不温不火、不褒不贬地应答两句,如“养女不识花,不如莫养她”,显出可退可进的雍容大度。接下来,小伙子便会把话题转到买东西上一一数落东西的生产情况、质量优劣,指出应降价的理由,以此来显示自己的口才和聪明。如果姑娘觉得对方不是自己的意中人,便会把货物的价格有意抬高,小伙子便会很识趣地走开。妹子如果觉得满意,就会表示价钱可以商量,待双方话语投机,情投意合的时候,两人就会相约走出集市,来到树林边、竹林里、小河旁等幽静的地方赶“边边会”,互诉衷肠。所谓“边边会”,就是有问必答的对歌,一般为女问男答,从《望郎歌》《一根竹子巅搭巅》《一对八哥朝南飞》到《十爱》《十想》《十二时》……内容上到星星月亮,下到峻岭深潭;大到古今中外,小到个人爱好,包罗万象。如果对歌对到脱口而出,心有灵犀,那么两人约定终身,小伙子请媒人上门提亲也就是水到渠成的事情了。

历经风雨 长盛不衰

清雍正五年(1727年),鄂西地区实行“改土归流”,土家族地区普遍废除了土司制度,这一政策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民族融合,加速了当地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但同时也把父母包办婚姻、“三从四德”甚至买卖婚姻强加给了土家儿女。当时的朝廷明令禁止男女混杂的娱乐活动,自由恋爱更是受到压制,恩施土家族自古以来较为自由的择婚习俗被“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所取代,男女在婚前连见上一面都难。相形之下,地处荒僻高山的石灰窑、大山顶等地受到的影响较少,一年一度的“女儿会”成了未婚男女不可多得的自由择偶场所,成为追求自由婚姻的土家青年与封建包办婚姻相对抗的手段。“女儿会”不仅得以保留,而且逐年壮大。

到了民国初期,石灰窑成立商会组织,商会规定农历逢双日为热场,单日为冷场,七月十二的“女儿会”仍逢热场。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石灰窑建立了乡政府,很快成为湘、川、黔、鄂等省客商云集之地,不少外地客商来到石灰窑后,与当地女子在“女儿会”上一见钟情,结为终身伴侣,并落户当地,这些上门女婿的到来,又进一步带动了当地的繁荣。每逢“女儿会”,小小的石灰窑乡场总是熙熙攘攘,生意火爆。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女儿会”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195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的颁布,让土家儿女迎来了真正的婚姻自由,“女儿会”不再是仅有的自由择偶场所,但青年男女借“女儿会”谈情说爱的习俗却依然不变。20世纪五六十年代,“女儿会”主要以文艺汇演和体育比赛为主要内容,同时也兼有集贸市场的作用。“女儿会”那天,四邻八乡的人们自发地来到石灰窑,各乡村以及边区乡村组织的唢呐队、花锣鼓队、摆手舞队、板凳龙队依次上场献艺,异常热闹。当时,一些有知识有文化的外来青年干部成了“女儿会”上的“俏货”,他们入乡随俗,赶“女儿会”,与当地姑娘对歌传情,相约终身。当年从县委调到基层工作的青年干部小石,便是在20世纪50年代的石灰窑“女儿会”上认识了现在的老伴,他回忆,自己在“女儿会”一眼相中了一位正在卖水果的漂亮姑娘,经过“讨价还价”,最终把水果买到了手,两人在回家的路上谈得十分投机,后来又相约对歌恋爱,感情日深,第二年5月两人便喜结良缘。如今,这段美满姻缘一晃已经过去了半个多世纪,两人虽已子孙满堂,却依然恩爱如初。

民族盛会 文化名片

“文化大革命”期间,“女儿会”一度凋零,成为地下活动,甚至几近夭折。20世纪80年代初期,“女儿会”得以恢复,但也开始被注入新的内涵,逐步富裕起来的人们思索着如何把自己的传统节日办得更好,当地政府也开始把“女儿会”当作促进物资交流、丰富文化生活的盛会来办。

1995年,“女儿会”首次走出大山,搬进恩施州城里举办。开幕当天,恩施市万人空巷,十万群众同赶“女儿会”。会上,人们不仅看到了原汁原味的土家族“茅古斯舞”和苗族“铜铃舞”,而且还欣赏到了土家婚俗表演和民间“花锣鼓”。也正是从这一年起,拥有300多年历史的土家“女儿会”开始由自发的民间节日逐步演变成由政府主办的,融节庆、文化、经贸、旅游于一体的综合性民族盛会,其举办地也开始遍及恩施城乡,从清江河畔的城市广场、亲水走廊,到恩施大峡谷、梭布垭石林等著名景区。在当地政府的不懈推动下, “女儿会” 规模、内容和影响力不断提升,先后入选省级非遗保护传承项目,荣获“湖北十大特色文化品牌”提名奖,逐渐成为恩施市文化旅游“三张名片”之一,在旅游宣传、招商引资、对外交流中发挥出了积极作用。

进入21世纪后,恩施“女儿会”又步入了一个新的流变时期,其内在的文化因素得到进一步重视。

2016年,恩施土家“女儿会”在梭布垭景区隆重开幕,整个开幕式现场吸引了近两万名观众。活动的两天时间中,数千名青年男女集体“赶场相亲”,相亲信息发布栏前总是人头攒动,身着时尚的少男少女细心寻找着心仪的阿哥和幺妹。通过活动,近20对单身男女成功相亲,数百对单身男女达成“恋爱意向”。开幕式结束后,10对来自全国各地的准新人还举行了传统的土家定亲仪式,6对新人举行了传统的土家集体婚礼,迎亲、哭嫁、颠轿、拜堂……一幕幕土家婚俗仪式让新人毕生难忘,让游客眼界大开。

“‘女儿会’蕴含了土家儿女对美好爱情的向往,虽然现在相亲的功能减弱了,但青年男女对美好爱情的向往还在,对歌的热情还在。与此同时,‘女儿会’上的土家山民歌大赛、定亲仪式婚俗等表演,也充分展示了恩施多彩的民族风情和原生态的土家文化。因此,抓住‘情’与‘爱’的关键字,加强对‘女儿会’婚恋文化元素的发掘,既是保护文化多样性的需要,也是人们丰富文化生活的需要,让文化与旅游互融并进,还能充分带动旅游业的发展。”恩施市委宣传部部长郭亚妮告诉中国妇女报·中国女网记者,整个2016年“女儿会”期间,恩施市接待游客人数和旅游综合收入都实现了大幅增长。

“今后,我们还将不断加强对‘女儿会’特点与亮点的打造,加强传统与现代的结合,让‘女儿会’的品牌得到延伸发展,用现代时尚的表现手法,进一步挖掘出‘女儿会’古老传统的精神实质。”郭亚妮表示。

上篇:没有了
下篇:“礼尚往来”,当代中国家庭的代际交换
分享到

© 2019 中国妇女报
ICP备:京ICP备05037313号

↑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