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pcpaper.cnwomen.com.cn/Img/2017/11/m2017111219b63aaa2cf2489b9c5e76b3a28e3e94.jpg
□ 朱宏钧 父亲的书法是童子功,退休之后,给我家写了一幅《朱柏庐治家格言》,工整有力的小楷,装裱之后养眼耐看:“黎明即起,
http://phpaper.cnwomen.com.cn/content/2017-11/12/043581.html

等待处理…

父亲的为人与处事

2017/11/12

□ 朱宏钧

父亲的书法是童子功,退休之后,给我家写了一幅《朱柏庐治家格言》,工整有力的小楷,装裱之后养眼耐看:“黎明即起,洒扫庭除,要内外整洁,既昏便息,关锁门户,必亲自检点。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这是朱氏一门的家风,字字句句,分明就是我从记事起就听到过的各种类似教诲。

小时候,我和弟弟都有一个毛病,用完了剪刀之类的工具,往往随手一放了事,回回父亲总是把我们叫过来,指着那把剪刀说:“现在把剪刀放回到抽屉!记住:东西从哪儿拿的一定要放回到哪里去!”这个情景成了我少年时代的记忆里挥之不去的印象,也成就了我成年后为人处事的潜移默化的准则。做事:一定有始有终,开始了,就要有个结果,成败另说,不能半途而废;做人:赴约一定要提前十分钟,不能允许自己迟到而让别人等候;答应别人的事情尽力要做好,做不了的事情不轻易答应;家里尽力保持干净整洁,衣物必须收纳有序;作为主妇,一定要干家务,而且要会干家务,家传的拿手菜一定要会做……

记得央视去年曾经热议过“家风”。其实,家风一点也不高大上,它就在你成长的那个家庭日常点滴之中,父母亲是怎么为人处事?是怎么工作生活?是怎么起居作息?是爱看电视还是爱读书报?是爱打麻将还是常常亲子沟通?幼时的这一切影响着你成人后的所有。对这一点,我深信不疑。

学生时代的每个暑假,是我最怀念的时光,我从家中的书柜里翻出了许多父亲当年在上海读大学时购买的好多苏联小说,贪婪地享受着阅读的快乐。到现在我还记得:我打开厚厚几大本的《静静的顿河》时,心跳仿佛静止下来,一个广阔的高远世界,在小县城的夏日午后,神秘而真切地在我眼前呈现。我感谢父亲的藏书,感谢父亲对文字的热爱,让我甚至我的儿子,都有了写作才华的某些基因传承,让我对读书这件事分外热爱,让我学会了阅读,学会了学习,从此,终身受益。

父亲是个勤快人,前年摔伤骨折之前,他走路从来都是风风火火的,做事也是有想法必落实,用句时尚话来讲就是“执行力极强”。父亲这辈子走上仕途,纯属误会;但真要搞专业,他也未必像母亲那样适合。父亲更适合做的工作是CEO——首席执行官,事无巨细,条条块块,他都可以捋得清楚整得明白。他是工作狂,生活中有事忙便有精气神。从一个女儿的角度,我希望他能慢下来,仍然可以忙,可以找事做,但是忙乎的应该是一些无用的事情了,比如种种花、钓钓鱼,打打牌、写写字,品品茶、旅旅游之类的。

现在回头看父亲这七十二年,突然体悟《道德经》里的一句话“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他们这一代人,生于艰难时世,童年多有饥饿记忆,但有幸在“文革”前17年受到良好教育,理想主义精神贯穿一生。他们的身上尚余中国知识分子修身齐家的道德感,愿意奉献、乐于承担,对于所受的委屈与困难纠结却不沉溺。“文革”十年虽然蹉跎,却因为大学教育背景,他们能够在改革开放之后迅速成为社会的骨干中坚,子女也有幸能够接受良好的家教与学校教育,并顺利进入大学,成家立业。单就父亲来说,他虽然因家贫从小被送人,但养父母一家待他极好,试想如果他留在生父母家,未必有条件念完大学;他出身贫寒长相平平,却遇到美丽贤惠的夫人,举案齐眉伉俪情深;他在房地产最红火的那些年担任地产公司总经理,却一直恪守道德准则,全身而退,殊为不易;他当年的同事有人做到了正部级,他只是正处级调研员退休,但身体健康、家庭幸福、尽享天伦之乐。

老子说:天之道,利而不害。人之道,为而不争。“利而不害,为而不争”,我想,这正是父亲一生的写照,也是他传给我们的最好家风。

上篇:常州“走心”教育服务 增强家庭价值认同
下篇:“国家需要你,家里有我你放心”
分享到

© 2019 中国妇女报
ICP备:京ICP备05037313号

↑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