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pcpaper.cnwomen.com.cn/Img/2017/11/m2017110545a3d7d9666b44c0a26f82ad42d78ce0.jpg
□ 中国妇女报·中国女网记者 陈若葵 在我们身边不乏这样的孩子:他们无论是在地铁里、火车上、飞机上,还是走进电影院、音乐厅
http://phpaper.cnwomen.com.cn/content/2017-11/05/043336.html

等待处理…

社会情感学习 培养孩子“共情”能力

2017/11/5

□ 中国妇女报·中国女网记者 陈若葵

在我们身边不乏这样的孩子:他们无论是在地铁里、火车上、飞机上,还是走进电影院、音乐厅、博物馆,都无所顾忌地大声喧哗,我行我素,不考虑身边人的感受;有的孩子给同学、同伴起侮辱性、歧视性的绰号,动手打人的“小霸王”也随处可见,他们意识不到如此行为给对方带来的伤害;也有的孩子听不得一点批评,动不动就发脾气、离家出走,有的甚至在遇到一点挫折后选择轻生……凡此种种,都是孩子的非智力因素——社会情绪能力偏低的表现,需要学习“社会情感”。

10月25日,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又在其公众号上开设了“社会情感学习”微信专栏,旨在帮助家长丰富对“社会情感学习”的认识,在家庭教育中培养孩子“社会情感学习”的能力和技巧,使孩子做最好的自己,拥有一个更加美好的未来。据中国妇女报·中国女网记者了解,早在2013年,教育部与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就合作开展了“社会情感学习”项目,并在我国中西部11省的16个县区的500多所学校试点。实际上,除了学校教育,家庭也是青少年儿童“社会情感学习”的重要场所。

孩子的社会情感学习欠缺

哈佛大学教授、著名心理学家丹尼尔·戈尔曼博士在20世纪60年代就提出了“情感智商”即情商、情绪智力的概念,其包括五个方面——认识自己情绪的能力;妥善管理自己情绪的能力;自我激励的能力;理解他人情绪的能力;人际关系的管理能力。近20多年来,学术界关于“情绪智力”的研究成果有力地推动了“社会情感学习”的兴起与发展。

“社会情感学习”,简称SEL(即Social and Emotional Learning的缩写),它能帮助孩子们在学校、家庭和社会生活中,学会自知、自信、自我管理和自我尊重;具有社会意识和人际关系管理的技能,能理解与包容他人、对他人产生情感共鸣,建立积极、健康、和谐的人际关系;能创意性地解决问题和做负责任的决定;形成良好的情感和道德品质,有效地面对成长过程中的挑战,促进身心的全面协调发展。

然而,记者在采访中发现,社会情感欠缺的孩子并不在少数——

6岁的路宇(化名)跟同龄的小朋友比,既高且壮。或许是外形上的优势,让他觉得自己很有“底气”,可以为所欲为,别人必须让着他。比如,他想玩小朋友的遥控车,如果对方不给,他伸手就抢,并视为理所当然;他想荡秋千,正在荡着的孩子就要下来让给他,否则,他会一把把对方推下来,自己荡得又快又高,对小伙伴生气或哭泣的样子无动于衷。

而另一位中学生的家长刘女士坦言:“我女儿上初二以后,成绩有所下降,经常找碴儿跟家里人发脾气。她没学好,仿佛家里人都对不起她。”刘女士为此很苦恼,试图给女儿讲道理,但每次都以失败告终。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在现实升学压力下,很多孩子的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发展不平衡,任性、霸道、以自我为中心,固执地坚持自己的想法,不会管理自己的情绪,不懂得体谅他人的感受、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等是突出现象。这些都是社会情绪能力弱的表现,需要接受“社会情感学习”。

家长开始关注孩子的社会情感学习

丹尼尔·戈尔曼认为,“情绪智力”对个体成就的作用比智商的作用更大,而且可通过经验和训练得到明显的提高。英国剑桥大学实验心理学教授巴伦(Baron)将“情绪智力”定义为:影响人应付环境需要和压力的一系列情绪的、人格的和人际能力的总和,是决定一个人在生活中能否取得成功的重要因素,直接影响人的心理健康和未来发展。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这样一个例子:

因为父母离婚,15岁的北京女孩梅茵(化名)情绪低落,甚至常常以泪洗面。她只把自己的苦恼告诉了好朋友夏阳,并表示不希望同学知道这件事。那段时间,夏阳听从了妈妈的建议,在课间、课后陪着她,听她倾诉,偶尔拥抱她一下,或者紧紧地握着她的手,劝解的话并不多;放学回家后通过微信给她发些好玩的链接、图片视频,转移她的注意力。

由于无心学习,梅茵的成绩明显下降,在老师了解情况时,夏阳私下对班主任老师说出了梅茵的家事,并约定保守这个秘密,一起想办法帮助梅茵。慢慢地,梅茵迈过了心理上的这道坎,学习成绩也提高了,脸上又有了灿烂的笑容。

可以说,夏阳是个社会情绪能力比较高的孩子。她能设身处地为梅茵着想,理解她的感情,在为好朋友保密的同时,借助家长和老师的帮助,使梅茵走出困境,收获了心理上的成长。

中国工程院院士、教育部原副部长韦钰提出:“所有教育机构,还有家长,一定要注意对孩子社会情绪能力的培养,决定孩子一生成功的并不是智商,而是社会情绪能力。”

青少年研究专家孙云晓也表示,情商比智商更重要,“社会情感学习”是青少年儿童获得社会情绪能力的重要途径。

随着一些青少年儿童心理问题、社会交往问题以及品格问题的出现,越来越多的父母也意识到了这一点,从以前的关注孩子的智力发展和学习成绩,转变为开始关注孩子的社会情绪能力。

根据华东师范大学所做的一项情商调研报告显示,78%的父母开始关注孩子的情商教育,希望孩子能够健康快乐地成长。报告发现,40~50岁、具有高教育背景的家长更重视孩子情商的开发和培养,而女性家长比男性家长更能意识到情商的重要性。

孩子如何习得社会情绪能力?

宋先生是一位中学老师,也是一名8岁男孩的父亲。他认为,3~12岁是孩子进行“社会情感学习”的关键期。在这一阶段,家长应该利用生活中的各种情境,教给孩子正确的技巧和方法,培育孩子的自信心、爱心、意志力、竞争力、独立性、团队合作意识、良好的沟通能力等特质。

宋先生告诉记者,前不久,儿子因为没有完成语文预习作业,上课读课文时误将“兵马俑”读成了“兵马桶”,被同学耻笑,随后,两个淘气的男孩给他起了“兵马桶”的绰号。儿子非常生气,一怒之下撕了同学的书,三个男孩扭打起来,结果,宋先生的儿子胳膊被抓破了。

这件事如何收场?宋先生介绍:“我们几位家长都比较理智,给孩子们客观地分析了他们各自的对错,然后,让他们自己商量如何解决。最后,孩子们相互道歉,两个男孩表示以后要考虑同学的感受,不随便嘲笑别人,呵护他人的自尊心;我儿子则保证以后遇到类似的事情尽量保持冷静、避免冲动。三个孩子说:‘以后无论遇到什么事情,都以理服人,君子动口不动手。’这件事过后,三个孩子的关系更好了。”

如何面对和处理同伴之间的突发矛盾,如何认识并控制自己的情绪,如何有效表达自己的想法,如何从别人的角度来看待问题,以及如何与他人合作等等,这些社会情感技能,孩子都可以从日常生活中与家长、老师的互动中习得。其中,良好的家庭氛围和积极的家庭关系是孩子社会情感发展的基础,孩子的性格、行为与其父母有很高的同步性,这就是家长榜样的力量。除了要做好孩子的榜样,父母还应该经常对青少年儿童做出的利他行为予以表扬,并在孩子面前赞赏那些社会情绪能力高,又表现出亲社会行为的人,鼓励他们效仿。

在青少年儿童的“社会情感学习”中,“共情”是社会情绪能力的重要指标,它是合作行为、利他行为的基础。“共情”能力包括两个层面,一是分辨他人情绪的能力,它需要我们在生活中习得,并不断加以练习才能掌握。二是进入他人的情境,凭借自己的经验,努力去想象、猜测、理解他人的感受。

幼儿处于模仿学习阶段,针对其情绪记忆的特征,家长应和孩子积极进行语言和情感沟通,以便于孩子模仿学习情感交流,提高分辨他人情绪的能力,从而建立更好的情绪认知和理解。鼓励孩子在做中学,在与人交往中了解异同,在互动中培育同情心、同理心,这通常能培养出更富有“共情”能力的孩子。

相关链接

“社会情感学习”已纳入一些国家标准课程

据了解,英国、美国、澳大利亚等国家已将社会情感能力习得纳入标准课程。“社会情感学习”让孩子懂得欣赏自己、关爱他人、用正确的方式管理情绪。

孩子们在轻松愉悦的环境和心情下学习,也有助于提高学习成绩。

美国加州一份教育政策分析报告称,为了提高教育水平,加州教育部门要求学校将对学生情绪需求的处理提高到与学术需求同样的高度。有研究追踪了学生在完成“社会情感学习”项目后3~4年的成就,根据2017学术、社交和情感学习协会支持的82个社交和情绪研究发现,参与者在成绩和标准考试分数上比他们的同伴高出大约13%。研究员们表示,还需要更多的研究来证明“社会情感学习”与学术成就之间的紧密联系。

上篇:免费学特长
下篇:全球为数众多儿童遭受暴力伤害
分享到

© 2019 中国妇女报
ICP备:京ICP备05037313号

↑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