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妇女报·中国女网记者姜军旗 发自太原 山西省政府日前发布《关于加强困境儿童保障工作的实施意见》,针对困境儿童监护、生活、教育、医疗、服务和安全保护等方面的突出问题分类施策,将困境儿童纳入孤儿保障、低保、特困人员救助供养、医疗保险、医疗救助、教育资助等相关保障体系,实现精准帮扶,形成困境儿童政策保障合力。
《意见》明确,困境儿童包括因家庭贫困导致生活、就医、就学等困难的儿童,因自身残疾导致康复、照料、护理和社会融入等困难的儿童,以及因家庭监护缺失或监护不当遭受虐待、遗弃、意外伤害、不法侵害等导致人身安全受到威胁或侵害的儿童。
《意见》提出,将综合运用社会救助、社会福利和安全保障等政策措施,推动在全省基本建立以家庭养育为基础、机构服务为骨干、社会照顾为依托,城乡一体化、组织网络化、服务专业化、保障制度化的困境儿童福利体系,有效保障困境儿童的合法权益。
在基本生活保障方面,将孤儿以及事实上无人抚养的未满18周岁的未成年人纳入孤儿基本生活保障,按标准发放基本生活费;将没有纳入孤儿基本生活保障且符合特困人员供养条件的未满16周岁儿童纳入特困人员供养范围;对法定抚养人有抚养能力但家庭经济困难的儿童,符合最低生活保障条件的纳入保障范围并适当提高补助;对因遭遇突发事件、意外伤害、重大疾病或其他特殊困难导致基本生活陷入困境的儿童,暂时无法得到其他生活救助保障时,应及时给予临时救助并适当提高救助水平;对符合残疾人两项补贴发放条件的困境儿童,足额发放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和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保障其基本生活。
在此基础上,对低保家庭儿童、重度残疾儿童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的个人缴费部分给予补贴。对纳入特困人员救助供养范围的儿童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给予全额资助。把符合条件的困境儿童纳入医疗救助范围。残疾儿童医疗康复项目按规定纳入城乡居民医疗保险报销范围,逐步扩大基本医疗保险支付的医疗康复项目。通过发展社会福利和慈善事业,建立健全医疗卫生服务设施,扩大医疗保障资金来源,更好地满足困境儿童医疗保障需求。
对困境儿童实行教育资助政策和义务教育阶段“两免一补”政策。完善残疾儿童教育保障体系,为家庭经济困难的残疾儿童提供包括义务教育、高中阶段教育在内的12年免费教育。建立起以随班就读为主体、以特教学校(班)为骨干的县域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网络。全省基本普及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视力、听力、智力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入学率达到90%以上。对农业转移人口及其他常住人口随迁子女,落实“流入地为主、公办学校为主”政策,保障其接受义务教育,并享有与当地户籍人口同等接受中等职业教育免学费和普惠性学前教育以及接受义务教育后参加升学考试的权利。完善义务教育控辍保学工作机制,确保困境儿童入学和不失学,依法完成义务教育。
《意见》同时要求,县级民政部门,要牵头建立联席会议制度;乡镇政府(街道办),要建立一人一档、翔实完备、动态更新的困境儿童信息库,确保符合条件的困境儿童及其家庭得到及时有效帮扶。村(居)民委员会,依托村(居)公共活动场所建立“儿童之家”,建立以社区为基础的儿童保护运行机制。鼓励村(社区)探索依托农村(城市)日间照料中心设立“儿童之家”,有条件的可新建 “儿童之家”,以“儿童之家”为平台开展本地困境儿童相关的福利活动。各地要为儿童服务搭建平台,把建立“儿童之家”纳入为民办实事项目,通过先试点后推广的方法,以点带面,全面推进,逐步实现城乡“儿童之家”全覆盖和规范化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