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妇女报·中国女网
记者 许真学 文/摄
“左点儿、右点儿,右边要到坎了,小心点……”9月25日一大早,重庆市江津区石门镇永安村的公路上,被丈夫背在背篼里的许厚碧指挥着丈夫曹树才走向红薯育种地。曹树才和许厚碧是江津区远近闻名的一对形影不离又生死相依的夫妻。曹树才眼睛失明,无论是外出散步还是干农活,都靠许厚碧前后左右地指挥,而许厚碧双腿因病失去了行走能力,走到哪里都要靠曹树才背着。
36年相依,谁也离不开谁
曹树才患有先天眼疾,婚前只有左眼有一点视力,虽然个子不高,但他力气大,挑砖、盖房、种地样样能干。许厚碧比曹树才小4岁,快20岁那年突然患病,小腿无力,从能拄着竹竿行走到逐渐失去了行动能力。“看她那双腿,我晓得我要照顾她了。”第一眼看见许厚碧时,她扎着两条大辫子,曹树才既心动又心疼。“后来我给她们娘家人说,我没钱但有力气,她跟着我,我才放心。”曹树才话虽不多,却打动了许厚碧一家人。1982年元旦,两家人备了两桌席:洋芋饭、腊肉炒咸菜、葱烧鱼……简简单单办了喜事。
两人的日子虽然过得艰苦,但也算幸福,后来,女儿曹英出生,这个家热闹了起来。然而1988年收稻谷时,曹树才摔了一跤,他的左眼重重地磕在石梯上,从此完全失明。为了撑起这个家,曹树才和许厚碧开始了艰难的练习。“左点、右点、小心到坎了……”曹树才背着许厚碧,许厚碧指挥着曹树才,上5个台阶的厨房,过30多厘米宽的田坎,他们配合默契的走过来了。为了更好地保持平衡,更准确地掌握路况,不让背篼里的许厚碧摔出来,29年来,曹树才都是光着脚走路,即使是冬天也很少穿鞋子。
曹树才说自己不怕冷,但他却十分怕许厚碧被冻着了。因为许厚碧的双腿虽使不上力,却能感受到冷暖、痛痒。为了不让她冻着,曹树才每晚都抱着她的双腿入睡。“别看他不会说好听的话,对我可是真好。”许厚碧望着在公路旁和村干部们有说有笑的曹树才,开心地笑着。
当问及他们会不会吵嘴时,许厚碧笑着说:“吵,当然吵,但是吵了之后啥事儿也没有,因为我们都明白,谁也离不开谁。”
凭劳动挣钱,挣得硬气,用着踏实
曹树才完全失明后,家里的农活做起来格外吃力。加上女儿上了小学,家里的经济负担更重了。这时,有人建议他们外出要钱:“你们两个都是残疾人,还这么苦,出去肯定能要到钱维持生活。”左想右想,曹树才和许厚碧没有走出这一步,但他们决定,去江津找政府。
女儿曹英那时还不明白,找政府做什么,她高兴地牵着爸爸,爸爸背着妈妈,一家三口到了江边码头,准备乘趸船渡江去找政府。在渡口,密密麻麻等着渡江的人们注意到了这特殊的一家三口,得知了他们的残疾和生活困难的状况后,大家自发地为他们捐款,两角、五角、一元、两元……不一会儿,他们就收到了不少捐款。而这时,曹英好像明白了什么,拉着父母往回走。
“回来一数,有300多元钱。”正当许厚碧和曹树才感激好心人时,曹英却大哭起来:“你们不能这样要钱,以后我走出去,别人会说我们一家都是要钱的。你们不能去外面要,也不准去找政府要。”女儿的哭诉直接戳中了夫妻俩的痛处,这些年因为他们的残疾,小小年纪的女儿承担了比平常人家的孩子更多的农活和家务劳动,在学校,因为不能按时交学费,因为没有健康的父母,女儿也遭受了很多人的白眼。
许厚碧和曹树才聊了一夜、想了一夜,最后他们决定,这辈子就是过得再艰难,都不能因残疾外出乞讨,他们要保护女儿的自尊心,要让一家人都活得硬气。
从此,他们更辛苦了。因为一条正常人十几分钟就走完的田坎路,他们要走一个多小时,为了节省时间,他们每天早早地起床,女儿上学后,他们就带着午饭赶往地里干活,直到天色渐暗才回家。日复一日地练习,日复一日地劳作,曹树才和许厚碧把庄稼越种越好,打玉米窝、牵水平线、挖红薯槽,农活再也难不倒他们了。
为了增加收入,许厚碧还学着养蚕、养兔,一年下来有一两千元的收入,但后来养兔又亏了,她不得不放弃。“我们残疾我们穷,但这不是我们出去要钱的理由。”许厚碧说,即使挣得少,但这钱她用起来踏实。
懂事的曹英知道家里贫困,也知道父母养自己不容易,上到小学四年级,她主动选择了辍学,回家帮父母做农活。“我们这一辈子最对不起的是女儿,我们没能给她提供一个好的环境,没能让她多读点书。”十几年里,许厚碧和曹树才的内心都充满了自责。
可是,曹英却并不这么想。“家庭经济负担虽重,但我的心里却没有负担,父母养我已经很不容易,当然要好好孝顺他们。”如今,曹英和老公在江津务工,通过自己的努力,他们在江津买了一套二手房,一双儿女也在江津城区上学。曹英给妈妈买了老年手机,许厚碧特地做了一个袋子将手机挂在胸前。“听到手机响了,按这个键,就能听到女儿的声音。”许厚碧拿出手机向中国妇女报· 中国女网记者演示着。
路通了,房子翻新,日子越来越好
国家低保政策实施后,许厚碧一家每月多了一份补助。而最令许厚碧高兴的是,2011年,公路修到了家门口,政府还先后给他们送来了两把轮椅。“座椅硬的就用来干活用,座椅软的就用来在公路上散步时用。”曹树才说。“家里的自来水也通了,我还特地拜托村干部把洗衣槽给弄高点儿,你看,现在我可以坐在这里洗衣了,比他去河沟里摸着洗得干净。”许厚碧打开了水龙头,对家里这个洗衣槽,她特别满意。
10月份,许厚碧的家就要进行D级危房改造,这几间已经60多年、经历无数次修修补补的房子将被推倒建新。村委会主任吴连维已经为他们联系好了扩大院坝用地的事,许厚碧又向石门镇党委书记罗英提出了要求:“听说国家有60平方米的补助,能不能给我修宽点,我可以自己出一部分钱,因为我至少要三间房子,一间住房、一间厨房、一间猪圈,还有,我的厨房一定不能有台阶,楼上的彩钢棚一定要宽一点……”“你的这些要求我们都记下了,设计后讲给你听,你满意了再施工,放心。”罗英向许厚碧承诺说。
“这么多年了,你们帮我们太多了。”许厚碧对前来查看房屋和询问修建要求的村干部们连声道谢。在采访的半天里,许厚碧从来没说过谁对不起她,反而觉得邻里乡亲和村干部都很帮她,无论是代买东西,还是到家里为他们办补助,生活在这个村子,她感到很满足。“想想以前的生活真的很难,但这么多年还是慢慢地过来了,以后的日子会越来越好。”许厚碧笑着说。
今年,许厚碧、曹树才一家还被推举为石门镇“最美家庭”,他们的事迹也正被更多人知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