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妇女报·中国女网记者 田珊檑
小月本科毕业于郑州大学,2012年前往英国排名前十的高校攻读国际管理专业硕士。两年多的时间里,花费近70万人民币。2015年回国找工作并没有想象中的顺利。她的第一份工作选择了某国企的销售岗位,基本工资只有两千多一个月,根本不够在北京租房等基本开销,时常需要父母资助。
小月发现不少单位更倾向于要国内的应届毕业生,反而不愿意要海归。“大家总觉得海归至少要拿几十万元的年薪,但实际情况不是这样的,我们海归压力也很大!找工作时并没有比国内毕业生有优势!”小月说。
海归是否真的已经贬值?
回国薪水低于留学打工收入
小格本科毕业于国内的一所二本学校,毕业后打算去日本留学,先在日本学了两年的日语和1年的研修生,之后考上了东京外国语大学。由于家里没有过多的资金支付小格的学费和生活费,小格在日本的5年时间里常常一边打工一边学习,她在服装店卖过衣服,也在奢侈品店打过工,也兼职做过翻译,平均下来,一个月能获得1.5万元人民币的工资。回国之后,在一家日本航空公司上班,一个月还不到八千元。
“刚回来工作的时候多少有点落差,觉得自己挣得比在国外留学兼职时还要少!”小格说,现在有人认为海归贬值了,也不是没有道理,但是不能因此否定我们留学的这段经历,这段时间学到的东西终身受用,不能仅仅用工资来衡量!
小亮曾是朋友圈中出名的“学霸”,本科和研究生就读于国内知名高校,博士毕业于哥本哈根大学,并获得双博士学位。回国后在一家国企从事创业服务的工作,年薪在25万~35万元之间。在外人看来,小亮的工作环境和薪资都很不错。但小亮总觉得自己与国内的工作环境“格格不入”,不能很好地适应在他看来“僵化”的工作模式,他为此苦恼,一直在等待机会,准备随时跳槽。
海归不等于高工资
资深人力资源经理贾先生表示,他曾面试过三种类型的海归。第一种为专业技术型人才,这部分海归属于稀缺性技术型人才,对薪资的要求很高。贾先生曾经面试过一个世界一流大学人工智能领域的专业性人才,对方要求年薪在千万元以上,这样的人才很多公司都“可望而不可即”。第二种本科就读国内985、211大学,在国外一流大学获得硕士学位,甚至博士学位。这部分人中不乏工作能力强的,回国后,一般的公司和岗位无法入他们“法眼”。同时,这些海归中有些因受到国外文化和社会环境的影响,对国内的工作模式和人际交往有点“不适应”。他们渴望留在国外,却苦于无法融入国外主流,回国后又不能充分适应国内环境,处于一种尴尬的境地。第三种属于国外“镀金型”。本身能力有限,因考不上大学或本科是很普通的大学,为了提高“竞争力”,加入“海归”的队伍,学校和专业都很一般。这部分海归在实际工作能力上还不如国内应届生,他们有些为了体面,奔着“国企”“实力外企”等头衔去,有些甚至甘愿做前台工作,拿着很低的收入。
“不能以偏概全,也不能仅仅用工资来简单衡量,海归并不与高工资完全画等号。”贾先生说,海归中有很优秀的,不能全部否定。同时,工资不是衡量他们的唯一标准,无论是对于海归,还是国内应届生,刚毕业缺少工作经验的他们一开始很难有特别高的收入。还要看他们未来几年的发展及创造的实际价值。
中国的发展让“海归”优势逐渐降低
北京墨加科技有限公司CEO姚树奇提到,当下海归的质量可以用金字塔结构来形容,真正优秀拔尖的人才只有一小部分,位于金字塔的塔尖。金字塔越到底层人越多,海归的整体素质反而越低。真正拔尖的那部分海归无论在国际视野、知识储备、实际工作能力、适应环境的能力等方面都具备一定实力,能实现自身价值并创造价值。但相当一部分海归并不具备相应的实力,反而把出国留学作为炫耀自己或抬高自己的资本,在工作中,有些海归硕士还不如国内本科生。重视实际工作能力的互联网创业公司,不可能花高薪聘请不能创造应有价值的海归。
姚树奇说,过去,我们在经济、科技等方面与国外一流国家存在一定差距,把人才送出去是要学习国外的先进技术和理念,那时的海归十分受欢迎。当下中国的发展速度让世界瞩目,中国与世界一流国家的差距在不断缩小,甚至不少领域已赶超世界一流水平,海归的优势正在不断降低。公司需要的是解决问题、拥抱变化的人才,如果海归只是简单照搬国外模式,不能提高自身学习以及适应新环境的能力,便很难与国内大学生竞争。
某央企项目总监张军认为,对“海归贬值”话题的讨论反映出当下社会对海归的质疑。这种质疑一方面与海归的“扩招”有关,由于出国留学的门槛变低,海归呈现“数量变多,整体质量下降”的趋势。另一方面,随着综合国力的增强,无论在经济、科技,还是在教育等方面,中国与世界发达国家的差距在不断缩小,国内大学对人才的重视和培养不输世界一流大学,这也使得海归昔日的优势降低了。
张军曾经带领的团队有30%的成员为海归,大多获得世界一流大学的硕士学位。在他看来,现在的海归的确存在非常有能力的人,这部分人货真价实,不仅不会贬值,还会创造新的价值,但相当一部分海归在工作中没有展示出应有的水平。 一方面他们对国内的形势稍显陌生,不如国内应届毕业生了解国内行情。另一方面,大部分没能真正把国际化的理念和视野运用到工作上。但他们也有自己的优势,即在涉外业务中,他们比国内毕业生更熟悉语言和国外形势。
没展现价值何谈贬值?
北京师范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副教授李永瑞认为,国人印象中的“海归”,是指在海外学成后归国,对国家科学技术进步、经济社会发展起积极推动作用的留学归国人员,比如钱学森、邓稼先、钱伟长等人,他们在国外学习甚至工作多年,掌握了国内发展亟须的科学技术知识,回国后对国家的科学技术发展做出了里程碑式的巨大贡献。所以国人印象中的“海归”,不仅贡献大,价值也不菲。
然而,由于现在出国留学人员不仅数量巨大,而且输出和培养过程也是良莠不齐,所以当前“海归”贬值一说,实际上是社会价值评判的理性回归。
李永瑞认为,目前出国留学人员大体可分为弱竞争输出者(低开)和强竞争输出者(高开),前者通常是在国内上不了好中学或考不上好大学,或者不太习惯国内的教育模式,家庭也愿倾其所有或慷慨解囊资助其出国留学;后者多为在国内上完大学本科,通过国内外相关机构的竞争性选拔考试公派或自费出国继续深造者。这两种情况,归国后能否体现出期望的高价值(高走),固然与市场环境、修读专业及个人运气等因素有关,但最为关键的是在外留学期间是否真正学有所成,是否积累了高走的基本要件。实际情况是,低开高走者有之,高开低走者亦有之,只要看看近年来入选中央组织部“千人计划”名单者的简历,就会发现,英雄不问出处,不论低开还是高开,唯有高走者才有资格入选,这部分人不仅没有贬值,还大大升值了。
李永瑞提到,解放初期回国的钱学森那代“海归”之所以给人们留下高大上的印象,一个重要原因是他们在出国前在国内多完成了系统、扎实的本科教育,对中国的传统文化精髓皆能自动自发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中学为体”的根基极为扎实,到海外留学,是在“中学为体”的基础上自信、泰然地“西学为用”,所以那代人中多是“中学为体”与“西学为用”的完美结合,在各行各业都涌现出了诸多大师级的人物,这样的精英人才所展现的价值当然不菲,甚至给国人留下了“海归必高价”的刻板印象,这是很值得当前出国留学人员及其家庭成员引以为鉴的。
“当前国人眼中‘海归’贬值的印象,实为其价值的真实展现,因为一些人出国留学,并没有积累下可展现的价值,何谈贬值?”李永瑞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