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逐利的本性必然要求效益的最大化,但服务对象的特殊性、大学的人文环境又决定了“食堂是学校的良心”的定位始终不能改变。而这需要食堂的自律,也需要多方的制衡。
□ 钱夙伟
前不久,杭州师范大学食堂的“2元盖浇饭”火了,该窗口已开设13年,且从未间断,也从未涨过价。杭师大学校食堂负责人此前接受媒体采访时说,看到有些生活略微困难的学生常常打一份白米饭或馒头,喝着免费的汤水解决吃饭问题,令人心疼。虽然只要2元钱,菜色却不差,一个素菜、一个混炒再加上白米饭,每周还会更换菜色。(9月17日央视新闻)
其实,除了杭州师范大学外,还有这些“大学好食堂”让网友直呼暖心:比如,河南农业大学的平价食堂“7年不涨价、3.5元就能吃上2荤1素的套餐”;四川师范大学食堂3.8元套餐15年不变;浙江农林大学两道平价菜20年未涨价,一直是5毛钱一份。
始终保持诸如“2元盖浇饭”这样的平价饭菜,主要是为了照顾贫困生。现在学校里贫困生依然占有一定比例,让他们吃得起菜,又能确保一定的营养,平价饭菜必不可少。就算是家境优裕的学生,作为没有经济收入只能靠家里支持的群体,其实也需要节俭。
这当然增加了学校食堂的成本压力。比如,据统计,“2元盖浇饭”每天中晚餐平均累计提供300人次就餐,按一年10个月计算,从2004年创设至今已惠及逾100万人次。学校食堂负责人的话很实在,“做‘2元盖浇饭’肯定是赔本的,但‘赚’到的是学生的感情,这是千金难换的。”如此赔本“赚”学生感情,彰显人文关怀。
如今,学校的后勤服务大多已是社会化经营,商业逐利的本性必然要求效益的最大化,但服务对象的特殊性、大学的人文环境又决定了“食堂是学校的良心”的定位始终不能改变。而这需要食堂的自律,也需要多方的制衡。
实际上,为了兼顾学生群体的需求和食堂经营者的实际困难,教育部、财政部早在2008年初就已经出台《关于落实高校学生食堂补贴措施的通知》,旨在下达补贴资金,稳定学生食堂饭菜价格。但这显然不够,而13年不变的“2元盖浇饭”,让一届届的学生们感受到始终不变的“看得见”的温暖,这本是大学食堂的应有之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