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pcpaper.cnwomen.com.cn/Img/2017/9/m201709164cd1406edaa446e1844ae726129b7920.jpg
□ 中国妇女报·中国女网 记者 王江平□ 柳鹏“这个毡子1500元,那个少了4500元不卖,现在(卖得)好得很!”9月10日,面
http://phpaper.cnwomen.com.cn/content/2017-09/16/042277.html

等待处理…

额敏县万名绣娘赚上“艺术钱”

2017/9/16

□ 中国妇女报·中国女网

记者 王江平

□ 柳鹏

“这个毡子1500元,那个少了4500元不卖,现在(卖得)好得很!”9月10日,面对客商上门选购自己“绣”出的产品,来自新疆额敏县喀拉也木勒镇牧业二队的哈萨克族妇女努尔达娜·阿德列汉掩饰不住内心的喜悦,她告诉中国妇女报·中国女网记者,在当地政府的帮助下,额敏县万名绣娘跟她一样,赚上刺绣“艺术钱”。

政府为万名绣娘搭台唱戏

今年36岁的努尔达娜·阿德列汉从小喜欢刺绣绘图,尽管家庭贫困没能上大学,但她对刺绣的追逐从来没有止步。2014年,额敏县妇联为她申请了5万元无息贷款,并资助15台绣花机、15台缝纫机,成立了千色“斯尔马克(刺绣花毡)” 手工专业合作社。三年的努力,努尔达娜·阿德列汉赚了20万元。随着合作社的发展壮大,去年搬到了政府搭建的孵化地——库鲁斯台民族手工刺绣市场,在政府的帮助下,产品远销哈萨克斯坦等国家。目前带动了33名妇女就业,每名妇女每年可额外创收800元~1000元。

2008年,额敏县被中国特产之乡推荐暨宣传活动组织委员会评为“中国哈萨克民俗风情之乡”之后,哈萨克族妇女传统的艺术刺绣作品又被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据了解,近年来,额敏县通过政府引导实施“公司+合作社+刺绣户”运作模式,在额敏县泽丰农商城建立3300平方米库鲁斯台民族手工刺绣市场创业孵化基地;县财政投入400万元、争取项目资金300余万元对库鲁斯台民族手工刺绣市场80户生产和经销的店面进行装修、购置设备、免费供用,并对每度电给予0.2元补贴;设立民族刺绣产业发展专项基金,派遣绣娘去吉林取经电子商务“她经济”,去苏州学习苏绣技艺;组织绣娘手工刺绣产品参加中国—亚欧博览会、哈萨克斯坦共和国东哈州展销会;在哈萨克斯坦共和国东哈州等地设立销售网点,引进电商公司在淘宝、京东、天猫等电商平台开通网上销售窗口,促使民族刺绣产业不断向市场化、规模化、标准化方向发展,如今,不少像努尔达娜·阿德列汉一样的农村妇女,依靠学得的一技之长,共同在家门口“绣”出了“美丽事业。”

创业就业锁定产品附加值

额敏县吾宗布拉克牧场投入23万元在库尔吐定居点成立少数民族手工刺绣合作社,一些具有手工刺绣专业技能的哈萨克族妇女每人领到4000元工资。2016年,10多名“绣娘”两个月绣出43平方米的花毡,创造了世界吉尼斯纪录。由于手工刺绣产品精美,被内地客商选中,订单产品远销韩国市场,并建立长久销售关系。

现年49岁的额敏县上户镇吾巴勒二村哈萨克族妇女玛德尼古丽·阿依达尔别克利用县镇两级政府购买的10台绣花机和协调的40万元贷款及自己投资的50万元成立了波拉夏客手工专业合作社,建立了1560平方米的厂房基地,并注册“波拉夏客”刺绣商标,加工的被套、桌布等民族特色刺绣产品,远销哈萨克斯坦等地,年获利润10余万元。

额敏县也木勒牧场投资2000万元建设集民族手工艺制作、培训、展示、销售为一体的“民生坊”,免费供经营户使用,并拿出5000元奖励优秀手工艺品制作人,带动400户各族群众创业热情。目前,该场以刺绣创收的少数民族妇女有55名,手工艺品专卖摊位、店铺23个,年收入达61.2万元。

有着“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之称的萨尔也木勒牧场成立了刺绣手工艺培训中心和刺绣协会,形成了自己的品牌,100余名会员刺绣的2000余幅手工艺品进行网售,部分手工艺品销往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每名绣娘每年增加1万余元的收入。

据介绍,传统工艺搭乘“产业快车”使刺绣业焕发出勃勃生机,妇女创业就业热情高涨。目前,额敏县注册民族手工刺绣协会11家、合作社3家、经营户257家,从业人员达3000余人。2016年,额敏县民族刺绣业实现销售收入1000余万元,带动了全县1万余名妇女从事民族刺绣产业增收致富。

上篇:全国妇联新型职业女农民培训班在广西举办
下篇:各类返乡下乡“双创”人员已达700万
分享到

© 2019 中国妇女报
ICP备:京ICP备05037313号

↑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