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pcpaper.cnwomen.com.cn/Img/2017/9/201709151e4541d809ea4f649be4292318fe01a9.jpg
闽宁新镇全貌。 海国宝家部分家庭成员合影。 李凌霄/摄 □ 中国妇女报·中国女网 记者 张园园 李凌霄 党柏峰 从宁夏
http://phpaper.cnwomen.com.cn/content/2017-09/15/042254.html

等待处理…

宁夏回族移民村村民海国宝家:

不等靠要,脱贫增收门路多

2017/9/15

闽宁新镇全貌。

海国宝家部分家庭成员合影。 李凌霄/摄

□ 中国妇女报·中国女网

记者 张园园 李凌霄 党柏峰

从宁夏首府银川驱车往南约1小时,便可抵达永宁县闽宁镇。闽宁镇(即原闽宁村,2001年升格为闽宁镇)是福建对口扶贫宁夏的起点,当时各取福建和宁夏的简称得名“闽宁”。

1996年,在党中央、国务院东西部结对帮扶的战略部署下,福建和宁夏启动对口协作。次年,时任福建省委副书记、福建对口帮扶宁夏领导小组组长的习近平到宁夏视察调研时,提议在永宁县建设一个生态移民点,作为两地扶贫协作的示范窗口,闽宁村便由此而来。

20年后,贺兰山下这片昔日荒无人烟的不毛之地,已成为6万多西海固移民安居乐业的国家级特色小镇,创造了东西扶贫协作的“闽宁模式”,正如总书记当年所期望的那样,干沙滩变成了金沙滩。

闽宁镇原隆村的回族村民海国宝并没有当年在戈壁滩上艰难创业的经历。2012年,他作为原隆村的第一批移民,从固原市原州区开城镇上青石村搬迁至此时,闽宁镇已声名远扬。

闽宁的长远发展,总书记一直牵挂在心。2016年7月19日,他在宁夏考察时来到闽宁,并到海国宝家中看望。

“总书记在院子里看了看,问我厨房在哪,说想去看一下。”海国宝回忆, “他走进厨房,第一个动作就是拧开水龙头,一看水淌着呢,便又走到灶台前,问我锅里炒的什么菜,我说,西红柿鸡蛋蒜薹牛肉。总书记说闻上去香得很。看到另一间屋里的炕,总书记还问炕眼门子在哪,我又指给了他看。”

随后,在海国宝家的客厅里,总书记和村民代表聊起了心里话。“总书记问我搬来这儿好不好,我说,在老家,党和政府的惠民政策都享受到了,温饱是解决了,但是自然条件有限,致不了富。现在搬来这里,党和政府把致富的路子给我们找下了,我们再也不等靠要,要凭两手致富!”海国宝说。

海国宝在干旱缺水、山大沟深的山区生活了大半辈子。5年前搬进原隆村时,他进屋的第一个动作和总书记一样,都是打开水龙头,看到水一拧就有,电也通了,心里顿时就踏实了。老家山路崎岖,看到当地一马平川,修的还是水泥路,“我两个娃娃就说,这里整个是‘三通一平’(水通电通路通地平)。”

搬来不久,经镇上的劳务经纪人介绍,海国宝在附近的葡萄园找到了工作,4个多月挣了五六千元,这令他兴奋又意外——在固原山区的老家是看天吃饭,他一家种80亩地,一年下来全家收入不到两万元。

两个儿子也很快有了活儿干。两个儿媳也靠申请的农村妇女创业小额担保贷款开始自主创业。“妇联的农村妇女创业小额担保贷款可是帮了大忙,村里好多妇女开铺子都是靠这个起步的。”海国宝说。

2014年被定为贫困户,2015年海国宝家就在村里第一批脱了贫。

在新家园站稳了脚跟,手头有了存款,2015年,海国宝又加盖了几间新房,将移民过来时政府分配的54平方米住房扩建到了120平方米。

一年前,总书记告诉村民们,看到大家摆脱了过去的贫困日子,他打心眼里感到高兴。

总书记的话让海国宝备受鼓舞。总书记走后,海国宝召集全家人开了个会,“我跟娃娃们说,总书记这么关心我们,你们也要考虑干个长远的工作,咱要把日子过得更好。”

很快,大儿子在村里引进的立兰酒庄找到了一份驾驶员的工作,“活儿不累,比原来在外打零工好”,现在每月能挣4000多元,公司还给缴纳“五险一金”。大儿媳也回了村里,在壹泰牧业公司的食堂做厨师,每月能挣2500元。小儿子两口子今年在中宁承包工程,完工后预计也可收入6万元。

移民5年,海国宝一家工作稳定了,收入增加了,生活踏实了。他估算了一下今年的收入:自己在村里的工资约3万元,大儿子和儿媳能挣7万元,家里的4亩2分地每亩流转费520元,年底还可能有土地分红,算下来全家收入将超10万元。“总书记来之前,我们全家收入不过五六万元,现在比一年前翻了一番,是在老家的5倍!”

前些天,海国宝的大儿子贷款买了辆12万元的SUV,在他看来,自己和妻子收入稳定,还车贷不成问题,将来还想奔小康。海国宝说“这是娃娃们有决心”。

今年,海国宝开始领养老金,加上之前交的养老保险,每月能领410元,老伴明年也有养老金了,已是老有所养。

他更高兴的是,以后看病不用愁了。新农合在永宁县医院可报销70%,自治区医院可报销百分之三四十,县医院还能先住院后付费。去年他因腰椎间盘突出住院,花了7000多元,报销后自己只掏了2200多元,这让他连夸“这个政策确实好!”

作为永宁县最大的生态移民村,原隆村分批安置了固原市的14个村组10578人。近年来,发展葡萄产业、建立红树莓种植基地、引进光伏农业科技示范园和肉牛养殖基地、发展劳务派遣和技能培训……一项项产业扶贫措施在村里落实,走出大山的移民们在家门口脱贫增收的门路多了,大家都有了奔好日子的劲头。

在老家时,海国宝就是村里的老书记,搬到原隆村后,又任村党支部副书记。工作中,他敏锐地观察到群众的思想观念变了,“到这儿后家家在搞竞争,看谁家收入更多些。”

如今,白天在村里很少能见到闲逛的年轻人,劳动力都去工作了,不少农民就近就业,成了产业工人。海国宝生动地总结说:“只要家里不就(方言,待)人,那发展快得很。”

村民致富有门路,政府扶贫政策也来帮忙。依靠闽宁镇的“一户四牛一棚一电站”的“4+1+1”产业扶贫模式,每户贫困户单从肉牛托管、光伏电站、光伏农业大棚三个项目中,每年就可获分红2.8万元,此外还有其他务工和承包收入。去年年底,全村最后的70户贫困户全部脱贫。

村里的妇女、老人和残疾人也有了更多就业机会。他们闲时可去红树梅基地打工,还能到村里成立的巾帼扶贫车间学习手工技能,根据订单在家做手工制品换取收入。

原隆村也将以更开放的姿态来迎接四方游客。按照闽宁镇“一村一品”的规划,这里将被打造成休闲旅游示范村,美丽乡村建设项目今年已全面启动,游客集散中心也将建成。

在新家园,村民们的日子正越过越美。

一年前,在海国宝家里,总书记跟村民们说,在我们的社会主义大家庭里,就是要让老百姓时时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这番话,海国宝深有体会。

一口固原乡音未改,故乡的生活永远成了海国宝的回忆。他在手机里存了老家的不少照片,想留着给孙辈看,让他们记得老家的苦,别忘了党和政府的恩情。他还想告诉总书记,他的关怀村民们都记得,现在大家都过上好日子了!

记者手记

“造血”式扶贫为移民村带来活力

□ 张园园 李凌霄 党柏峰

刚进原隆村,我们便巧遇村里的集市。宽阔的主干道两旁,露天摊位一个挨一个,向前延伸了约有两百多米。蔬菜、水果、点心、衣服、日用品、鲜花、金鱼应有尽有,吸引了不少村民选购。

同行的人员买了一盆花,摊主熟练地掏出手机,问是否需要微信支付,看到我们有些惊讶,他表示,在这里手机支付已经很普遍了。

2012年实施搬迁,2014年7批移民搬迁结束,直至去年全村脱贫,不过几年时间,一万多名来自宁夏固原山区的生态移民已在原隆村安居乐业。

挪出了“穷窝”,曾经在老家靠天吃饭的农民,如何在新家园站稳脚跟,走上脱贫致富路?

“拔穷根”离不开政策支持。采访中,我们了解到,各种扶贫政策和措施落地快、定位准,全是为移民群众“量身打造”。

极具特色的产业扶贫措施,每项都是为了“造血”。无论是依托当地生态条件发展的葡萄、红树莓种植和肉牛养殖,培训引导移民外出务工的劳务输出,还是新兴的光伏产业和旅游产业,都是筑巢引凤,产业模式和用工需求直接针对当地移民。

“拔穷根”离不开移民群众的主动参与。采访海国宝,他重复最多的话就是“我们不等靠要,要凭两手致富”,这也道出了原隆村充满活力的原因。发展门路越来越多,大家“比着干”,奔好日子的劲头一天比一天大。“如今,村里几乎家家户户都加盖了新房,30%的村民家里有了小轿车。”海国宝说。

我们还发现,在原隆村的劳动力市场,妇女还是“香饽饽”。

落户在村里的红树莓产业园是全国“三八绿色工程”示范基地。因为上工时间灵活,当天干完活地头就结账,基地建成几年来,补草、除草、采摘等各个环节,原隆村的妇女都是主要劳动力。今年产业园扩大了种植面积,当下又正值红树莓采摘季,每天用工四五百人,每天可挣一两百元,妇女们又有了挣钱机会。

在村里的光伏农业产业园,一座座生态种养大棚里散发着生机。因为种植食用菌、花卉等工作更适合妇女操作,园区的女性员工占到90%以上。产业园负责人告诉我们,女性在此务工,每年可挣2.5万元左右,承包大棚每年可挣4~6万元,有人收入比在外打工的丈夫都高。去年8月,园区还组建了妇联,建在产业链上的妇联,将企业的带动功能和妇联的组织优势有机结合了起来,妇女脱贫致富路子更多了。

为带动移民妇女创业就业,今年,银川市、永宁县妇联引进企业,在原隆村建了巾帼扶贫车间。闲时前来接受软陶、草编等手工技能培训,在家接单增加收入,不少妇女有了大展拳脚的机会,持家创收两不误。

“造血”式的精准扶贫,既发挥了产业效能,又尊重了劳动价值。在新家园,原隆村的移民们越过越有信心,越活越有滋味。

上篇:“娘家人”的服务越来越靠谱儿
下篇:最高法:切实保障公民依法提起行政诉讼的权利
分享到

© 2019 中国妇女报
ICP备:京ICP备05037313号

↑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