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pcpaper.cnwomen.com.cn/Img/2017/8/20170828d9a3ca066c904f98b14676c519353a4b.jpg
编者按 今天,七夕“中国情人节”已然成功跻入当代人的节日生活之中。但事实上,七夕作为一个历史悠久的中华传统节日,它的核心
http://phpaper.cnwomen.com.cn/content/2017-08/28/041712.html

等待处理…

探宗溯源“中国情人节”

2017/8/28

编者按

今天,七夕“中国情人节”已然成功跻入当代人的节日生活之中。但事实上,七夕作为一个历史悠久的中华传统节日,它的核心习俗活动是女子乞求心灵手巧。七夕节成为“中国情人节”,是传统节日的现代再造,寄托着中国人的爱情理想——像牛郎织女那样为坚贞的爱情、自由的婚姻不懈追索。

愿得一心人,白头不相离

——“中国情人节”的前世今生

■ 张勃

爱情是人性的组成部分,是人类永恒的主题。节日是建立和维护社会关系、密切情感联系的重要时间,一些节日则为男女的相遇、相识、相悦创造机会,提供可能。中华传统节日里有不少节日具有这样的功能。比如元宵节堪称中国人的狂欢节,每逢节日来临,人们纷纷外出观灯赏景,便容易发生“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这样男女邂逅、一见钟情的故事;上巳节时在杂花生树、春情萌动的三月,节日期间,既有“佳人祓禊赏韶年,倾国倾城并可怜”,也有“公子王孙恣游玩,沙阳水曲情无厌”,所以也常发生悱恻缠绵的爱情故事。“清明踏青,攀个好亲”,一句民间谚语很好地揭示了清明节在男女情爱方面的重要性。尽管如此,中国历史上却没有一个明确称作“情人节”的节日。但现在不同了,时在夏历七月七日——七夕节的“中国情人节”已然成功跻入当代人的节日生活之中。

“中国情人节”的出现

据现在掌握的资料,为国人所津津乐道的“中国情人节”最初出现并不在中国,而是在大洋彼岸的美国。1956年,美国费城中华基督教青年会的张天德创办了名为“中国情人节”(Chinese Valentine Day)的活动,申明“中国情人节是本中国固有道德精神,合欧美时代令节而定名,旨在盼天下有情人皆成眷属,效牛郎织女之重情重义,勤耕勤读,藉以挽救世风,宣扬我国固有文化”。这里所说“欧美时代令节”,即每年阳历2月14日的情人节,亦称圣瓦伦丁节。中国情人节“合欧美时代令节而定名”,其主旨却在于宣传祖国固有文化。它以七夕节为节日时间,主张学习牛郎织女重情重义、勤耕勤读的道德精神。1959年8月10日,正值中华传统节日七夕节,费城中华基督教青年会当年举办的“中国情人节”,选拔出两名中国服装界的最佳女士,也以七夕节原本的“乞巧”习俗为依托。

无独有偶,当1959年七夕节费城举办中国情人节活动的时候,在中国台湾,也有人发表以《七月七日情人节》为标题的文章,主张七月七日是情人的节日。只可惜这个倡议在当时和者甚寡。二十年之后的1979年,时任国华广告公司营业部部长的陈和协认为,牛郎织女坚贞的爱情,可以让年轻人“由七夕的神话中找到新意义”,于是模仿西方情人节,提出将七夕节变成“中国情人节”的构想,并获得了一定的响应。当年即在台北荣星花园举办了“中国情人节·七夕民俗游览会”等活动。

“中国情人节”在大陆的出现,同样是受外来文化影响的结果。20世纪80年代,伴随着中西方文化交流日益广泛,圣瓦伦丁节和愚人节、万圣节及圣诞节等一些西方节日开始传入中国大陆,作为“情人节”率先在北京、上海等大城市受到部分人的欢迎,并在多种因素的作用下,迅速蔓延开来, 蔚然而成风气。情人节等西方外来节日迅速流行,但中华传统节日却呈现出式微之势,这种情况引发了不少专家学者的思考,也促使他们从自己的本土文化中寻找类似的或者能与之相抗衡的“中国情人节”,于是元宵节、清明节、上巳节、七夕节中蕴含的情爱要素就不断被发现和被发掘,其中,七夕节是“中国情人节”的声音最为强大。2002年,河北省省文联、河北省民间文艺家协会、石家庄市文联等单位联合发起“七月七爱情节”,率先从官方层面以七夕节为爱情节,组织开展了多项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从而使“数十万人参与其中,沐浴了爱情的幸福与快乐”。学者、官方积极在传统节日中寻找中国情人节的同时,已从西方情人节中获益的商家企业也敏锐地从“中国情人节”中看到巨大商机,他们采借西方情人节的过节方式和文化符号,在农历七月七日来临前,推出针对“有情人”的商品和服务,各种媒体也推波助澜,很快,七夕节作为“中国情人节”的身份就得到广泛认同。

中西方文化的交流与融汇:“中国情人节”的过法

“中国情人节”的出现是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交流、碰撞、融汇的结果。有意思的是,无论在美国费城还是在台湾,还是在中国大陆,都不约而同地选择了七夕节作为构建中国情人节的资源。

七夕节是一个历史悠久的中华传统节日,汉代已经出现,它的核心习俗活动是女子通过穿针、拜星等仪式活动乞求心灵手巧。七夕节被人们想起来作为中国的情人节不是因为乞巧,而是因为它很早就与牛郎织女传说联系在一起,而牛郎织女传说讲述了一对夫妻被迫分开但依然不离不弃、最终得以一年一度鹊桥相传的浪漫故事。正是这一故事寄托了中国人的爱情理想,表达了中国人的爱情观,体现了中华民族历代民众为爱情坚贞、婚姻自由而不懈奋斗的壮美精神。

毋庸置疑,中国情人节的出现受到西方情人节的深刻影响。这不仅体现在节日名称上,也体现在节日习俗和节日用品上。比如西方情人节中,给亲爱的人送玫瑰、巧克力,共享烛光晚餐是常见做法,而这也是情侣或夫妻过中国情人节的重要方式。不过,中国情人节毕竟以中华传统节日为依托,以中华文化的发扬光大为诉求,过节者主要是中国人,因此注定会发展出自己独特的意象和过法。比如近年来许多地方都会在七月七举办相亲大会,为单身男女找到心仪的另一半搭建桥梁,在这样的相亲大会上,往往会出现鹊桥和月老等典型的中国文化符号。鹊桥一词,正来源于牛郎织女传说。话说牛郎和织女被王母娘娘隔在天河两岸之后苦苦思恋对方,天上的乌鹊(也有的说是喜鹊)被他们的真情打动,于是每到七月七就飞到天河上空用身体架起一座桥梁,让牛郎和织女相会。后来鹊桥一词就被引申为能够连接男女之间良缘的各种事物。将相亲大会称作“鹊桥会”,在现场架起一座彩虹鹊桥,是很多七夕相亲大会的典型做法。月老,又称月下老人,是中国民间传说中专管婚姻的红喜神,也就是媒神。在七夕相亲大会上,主持人往往会化身月老,做成有情人终成眷属的好事。此外,不少地方还会举行情歌对唱、抛绣球、放飞许愿灯等等活动,也都是典型的中国元素。

而在台湾,七夕也作为情人节被重视,台南市自2011年开始甚至连续举办“爱情城市——七夕嘉年华”活动,以七夕节为核心,在阳历七八月间,在台南市内各处举办以爱情为主题的各项活动,包括游行、展演、电影放映、街头音乐会、文学活动等,而且推出府城四大月老,即大观音亭“说媒月老”、大天后宫“缘粉月老”、祀典武庙“拐杖月老”和重庆寺“醋矸月老”,供不同的人群参拜。当局还设计出四款颜色不同的月老公仔,象征不同的爱情,其中桃色代表甜蜜的爱,天蓝色代表澄净的爱,青绿色代表青春的爱,全白色可让民众自行着色,代表自由的爱。

七夕节成为“中国情人节”,是传统节日的现代再造,出现的时间不长,仍然在继续发展当中,人们还会不断发明创造出新的符号和活动,来充实自己的节日生活,表达自己的节日情感。

节日的生命力根源于社会需要。中国情人节的出现固然因为受到西方情人节的刺激,但它能够蔚然成风且成流行之势,根本原因还是当代社会需要一个情人节。 这里的“情人”,当然不是指“第三者”,而是指它本初的含义——恋人、情侣。中国情人节的愿景,从个体的角度讲是“愿得一心人,白头不相离”,从社会的角度讲,是“愿天下有情人终成眷属,愿天下眷属都是有情人”。“中国情人节”为单身男女的相识相遇创造了条件,也为情侣表达柔情蜜意、互诉衷曲乃至经营夫妻情感提供了温馨的时空。“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牛郎织女星”,在秋色怡人的时光里,过一个情人节,珍惜眼前人,善待另一半,不仅为个人和家庭生活增添了浓浓的爱意与浪漫,也为社会注入了美好与温情。

(作者系北京联合大学研究员)

七夕空巢青年婚恋观报告发布

为增进感情 与恋人合租成主流选择

■ 中国妇女报·中国女网记者 蔡敏

七夕佳节前夕,国内知名婚恋交友平台世纪佳缘发布了最新婚恋调研报告,报告围绕单身群体日常的衣食住行等展开调研。

治愈失恋 男性靠酒女性靠甜品

调研报告显示,单身人群在一个人吃饭时,53%的男性和37%的女性的态度为“凑合吃饱就行”,也成为受访人群的主流选择。另外,在女性群体中,有35%的人选择“更应该吃点好的”,看来女性在吃的方面更关爱自己。

面对餐饮商家常用的“第二份半价”的优惠策略,49%的男性和53%的女性表示“无所谓,反正只买一份吃”。此外,“第二份半价”还让22%的男性感到“难过,想找对象分享第二份”。而当遭遇失恋时,45%的男性选择借酒消愁来治愈失恋,东北男士更是有54%的人选择用酒来治愈失恋;女性在失恋时则偏爱甜品,43%的女性选择通过甜品治愈失恋。

单身独住成常态 最怕与情侣合租

调研报告显示,67%的单身男性与59%的单身女性目前处于独居状态(指独自居住,不与父母亲人同住)。其中,自己独住的男女比例分别为51%和37%,与别人合租的男女比例为16%与22%。

对于选择合租的单身们而言,67%的男性与69%的女性表示最不愿意的便是“与情侣合租”。此外,男性中有26%的人不希望与同性合租,女性则恰恰相反,24%的人拒绝与异性合租。而在租住幸福感方面,清爽、干净的房间成了单身青年们最大的幸福感来源,男女比例均为41%。其次,28%的男性认为与女友合租能提升幸福感,女性的这一比例则仅为8%。而面对与恋人合租的原因,“增进彼此感情”成了受访者主流的选择,但仍有30%的女性会以“试婚”为目的。

世纪佳缘情感专家张佳芮分析,男性对于新恋情的产生更容易抱有一种开放和尝鲜的态度,所以像和异性合租这样有直接机会面对异性的方式会受到他们的欢迎。而女性则更偏向于寻求有安全感的居住环境,与异性合租虽然有相对几率产生新的恋情,但也对新的社交发展带来某些特定的麻烦。

38%的男性认为单身原因是不够优秀

在此次调研中,75%的单身男性和64%的单身女性都有过一个人观看演出赛事的经历,其中近六成的单身男女都有过一个人看电影的经历。而单身们观看演出赛事时,最受刺激的依然是遇到情侣。62%的单身男性和52%单身女性会倾向于在观看演出赛事时选择单身专区。如果在旅途中发现了心仪的对象,7成单身男女会选择偏于保守的暗中观察或进行深入了解后再行动。另外,38%的单身男性认为单身的原因在于自己不够优秀,而年龄段越低,认为自己不够优秀的比例越高。

女孩们的美好时光

乞巧节的故乡如何过七夕

正在参加乞巧节活动的西和女孩。

乞巧节是西和的女孩子们一年一度难得的欢乐时光。

中国妇女报·中国女网记者袁鹏 发自西和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8月22日,在细雨蒙蒙中,随着著名学者蒙曼女士对这首古诗词的讲解,在秦人故里、西汉水河畔的甘肃陇南西和县,人们再次领略了秦人古风。

8月22日是农历七月初一,这天,陇南市第九届陇南乞巧女儿节在礼县、西和两地同时开幕。县城的大街小巷被各种各样乞巧的标志装点着,处处洋溢着节日的氛围。

“我们心中的女儿节”

据西和县相关民俗资料记载,陇南是大秦帝国的发祥地,乞巧是陇南西和、礼县盛行的一种民俗活动,有着悠久的历史。所谓乞巧就是年轻的女孩子们向“巧娘娘”乞求聪明智慧、心灵手巧,故当地称此民俗活动为乞巧节。而这里的“巧娘娘”就是民间传说中的“织女”。乞巧节期间,姑娘们怀着虔诚的心情、美好的期盼,从农历6月30日晚至7月初七晚,要举行7天8夜的各种乞巧活动。

礼县、西和一带的乞巧节有着固定的程序、仪式和内容。比如在乞巧节前的准备阶段,要进行乞巧地址的选定、人员联络、筹资、练歌、备装、生巧芽、请巧、造巧等八项活动。而在正式的乞巧活动期间,共有迎巧、祭巧、唱巧、拜巧、巧饭会餐、送巧等12项内容。

“我请巧娘娘下凡来,天天给我教文章……天天教我绣绣梅花、给我赐一双好巧手。”

这是一段乞巧节中传统的《迎巧歌》唱词,在乞巧节现场,由参加乞巧的女孩子们演绎起来,有穿越时空之感。

从小就参加乞巧活动、40岁左右的西和当地妇女王彩虹告诉中国妇女报·中国女网记者,小时候就盼着过乞巧节,在七天的节日时间,不仅可以穿新衣服、不从事家务活、农活,小姐妹们吃在一起、活动在一起,晚上还会一起住在乞巧点上,特别开心快乐!

“乞巧节就是我们心中的女儿节,我们希望通过乞巧让‘巧娘娘’给予我们智慧、心灵手巧。有些女孩子也会在心中祈祝一段美好的姻缘。“巧娘娘”在我们心中就是智慧、美丽的化身!”西和县刘晓芳这样描述她心目中的乞巧节和“巧娘娘”。

据西和县当地民俗学者杨克栋称,旧时,在乞巧节前后的四五十天中,不管贫富人家的女孩子,在这段时间出门、进门,家中一概不过问,不管家里人手再少、农活再忙,一般也不给姑娘们们安排活计。特别是在七月初一到七月初七这段时间,姑娘们在一个无拘无束、自由自在的环境中,进行各种乞巧活动,可以说乞巧节是女孩子们一年一度难得的欢乐时光。

中华民族的重要节俗

在民间传说中,七月初七是牛郎织女鹊桥相会的日子,近年来,随着西方情人节逐渐在国内受到追捧,七夕也越来越受到年轻人的格外关注,特别是在2006年七夕节被国务院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以来。

中国社科院世界宗教研究所研究员叶涛在西和乞巧文化高峰论坛的发言中表示:一般的七夕活动主要是围绕牛郎织女七夕相会而展开,男女主角二者不可或缺,而西和的七夕活动,中心内容是乞巧。

杨克栋说,乞巧节是中华民族的重要节俗,乞巧节传承时间长,在汉代就有相关文字记载。西和的乞巧节在20世纪30年代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相当一段时间非常盛行,20世纪80年代后逐渐恢复。西和的乞巧节流传地域广,是群体性的信仰民俗,参与主体主要为未婚女子,节俗有着完整的程序、仪式、内容,并且要持续7天8夜。西和的乞巧节是中华民族的乞巧节,两千多年来中国女性唯一的一个节日,乞巧的最大价值观就是“把你的巧给我,乞巧聪明智慧,过上幸福的生活。”

活的乞巧,才是值得传承下去的乞巧

8月22日是陇南市乞巧女儿节的第一天,在西和县姜席镇晚霞湖广场,一队队身着盛装的女孩子正在进行歌舞表演。记者注意到,参加乞巧活动的有中小学生,也有暑期休假的女大学生等,一些不参加表演的小女孩也穿着节日的服装,在大人的带领下来观看节目表演。

一位老先生告诉记者:“今天的活动主要是唱巧和拜巧,就是要把最美好的祝福唱给巧娘娘,让巧娘娘高兴,这是我们西和的一种文化崇拜!”

带着女儿参加活动的王海丽说:“我从小就参加乞巧女儿节的活动,那时候的活动主要是自发参加。女儿今年11岁,我给她报了教授乞巧舞蹈的特长班,今年是女儿第一次参加乞巧女儿节的活动。”

村民席兰兰家是村里每年过乞巧节的乞巧点,记者看到,前一天晚上的迎巧活动中,巧娘娘已经被迎接到乞巧点,桌子上摆满了供奉巧娘娘的祭品。

席兰兰还是一位“巧娘娘头儿”,“巧娘娘头儿”是传统乞巧节活动中的重要组织者和领导者,一般由热心乞巧、对乞巧程序、仪式内容熟悉的青年妇女担任,这些人往往在村里威信较高、富有经验和组织能力。

近年来,陇南市已经连续举办了八届乞巧女儿节,从对民俗文化保护传承的角度而言,这样的活动无疑有着积极的意义。特别是伴随着节会的开展,陇南乞巧女儿节的内容更加丰富、形式也更加多样,在国内外的影响日益扩大。

而随着近年来节会的举办,陇南民间的乞巧活动也得到了鼓励与发展,像席兰兰这样的乞巧活动组织者也得到了更多的重视,2014年席兰兰还被县委、县政府命名为西和县乞巧传承人,目前像她这样的传承人在陇南还有不少,而类似她家这样的乞巧点在西和就有200多个。采访中记者还了解到,为了更好地传承西和的乞巧文化,目前的西和的一些学校已经引入了乞巧文化传承课程。

对陇南乞巧女儿节的保护传承,蒙曼表示:“乞巧节是民间的民俗活动,要把陇南的乞巧女儿节传承下去,就一定要使这个节日在民间有生命力,不能让它成为博物馆里的东西、成为仪式性的东西。一定要为它注入新的活力,让它活在现代人的心里,只有这样,乞巧女儿节的精神才能传承下去。活的乞巧,才是真正值得传承下去的乞巧!”

上篇:没有了
下篇:没有了
分享到

© 2019 中国妇女报
ICP备:京ICP备05037313号

↑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