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90”后留学生群体中女生越来越多。(资料图片)
编者按
过去十几年间,赴西方发达国家留学的“80后”“90后”中国独生子女中,女性的人数远远超过男性。“跨国家庭”对子女的投资并没有出现明显的对儿子或女儿“投资”的性别倾向,而通过对独生子女“新移民”成长、择偶的浅析,我们不难发现,虽然他们中有不少精英女性,但这并不代表这批独生子女中产家庭实现了观念上的性别平等。即使不易察觉,传统性别观念依然随着“新移民”的迁移,持续影响着海外独生子女的生活。
■ 屠梦薇
过去十几年间,赴西方发达国家留学的“80后”“90后”中国独生子女中,女性的人数远远超过男性。统计数据显示,2014年留学美国、加拿大、新西兰与英国的女性人数在该国当年留学总人数占比分别为51%、55%、49%和63%。
以英国为例,每年有相当数量的毕业生留在英国,他们继续着自己的事业和生活,成为英国的“新移民”。毕业后留在英国的“新移民”总体而言是一个相对“精英”的群体:他们受过良好的英国大学教育,在英国求职中胜出,有相对较富裕的家庭背景。与英国前期被边缘化的华人群体相比,他们的工作和社交并不局限在华人社区,而是更多地融入英国主流社会。
“西化”的独生子女家庭仍受中国传统性别观影响
这个群体顺利地来英国留学和定居,离不开其中产阶级父母的支持。2011年的数据显示,有82.5%的中国留学生的留学费用来自父母。亚洲家庭对孩子的教育重视程度是众所周知的。儒家文化圈(如新加坡、中国香港,韩国)的家庭特别热衷于把孩子送到西方国家留学、定居。有学者通过对加拿大和香港之间的“跨国家庭”观察,提出了“跨国家庭资本积累模式”来解释这种家庭存在的合理性。也就是说,父母通过在全球范围内用经济资本(金钱)换取孩子的文化资本(主要体现为学历),使下一代有更好的能力再生产经济和社会资本,由此巩固或者扩大他们作为中产阶级的优势。
这样的“模式”没有出现明显的对儿子或女儿“投资”的性别倾向特征。中国独生子女家庭更是消除了父母在教育资源分配时“重男轻女”的可能性。英国的留学生以攻读研究生为主。更多女性在父母支持下去获取更高的学历,这是不是国内性别平等的一个积极表现呢?有学者认为读研女生比例超过男生,是与用人单位的性别歧视密不可分的,即女性要以更优秀的学历来填补性别上的劣势。英国研究生课程受到女性青睐,有被媒体解读为:英国仅一年的研究生学制,迎合了女性年龄上的紧迫感。
然而笔者通过访谈调查发现,留学的决定受诸多因素影响,而“时间短”也往往成为男孩留学英国的原因。同时,国内职场女性辞职去英国留学、工作的也不在少数。独生子女移民在回顾个人成长、留学和海外求职经历的过程中,普遍表达了较强的事业心及父母对自己在英学业事业的支持。然而,这仍然不能成为“男女平等”在这样的家庭中率先实现的原因。细看之下,这样一群相对“西化”的独生子女家庭仍受到中国传统性别价值观的影响。
对女儿“当儿子养”的厚望掺杂了“假”性别平等
对女孩父母进行访谈时,笔者会问:“如果生的是儿子,在抚养孩子的方式上,你会有什么不同?”父母通常果断回答:“在我眼里男女都一样,我把女儿当儿子养。”一位妈妈描述从小成绩优异的女儿时提道:“我女儿不是很娇气的孩子,所以她男孩子的性格还是有的。小姑娘想打扮,我是不赞成的。”同样,有的独生女在回忆父母对自己的严格要求时也用到“当儿子养”这句话,如一位女性移民强调母亲鼓励自己离开家去闯,但从小不太培养自己做饭做菜的能力。
一个人(无论男女)身上有可能具备的各种特质被打上男性、女性的标签。在社会竞争中更看中的独立、进取、刻苦的特质明显被认为是“男性的”;娇气、爱打扮、会做家务之类的特质被认为是“女性的”。父母为了让女儿“优秀”,在女儿身上“去女性化”的抚养恰恰体现了他们潜意识中男尊女卑的认识。这样“隐形”的性别歧视很难觉察到,尤其是在独生子女家庭中,缺乏和兄弟姐妹的对比,女孩受到的厚望和投入可能掺杂了“假”性别平等。
相比之下,在问及“如果你生的是女儿”时,独生子的家长会比较坦然地回答:“应该不会要求她那么有事业心,过得幸福快乐一点就差不多了,不要求她太辛苦。”这样的回答直白地反映了传统的男女性别期望。但假如那对父母真有一个独生女,他们是否会“把女儿当儿子”养?我们不得而知。
父母都是希望自己的孩子“有出息”。在传统性别价值观中,“有出息”应该是由儿子来完成的任务。有独生子的父母可以坦然继承这个社会上仍盛行的观念,表面上似乎他们成了传统性别价值的拥护者;而有独生女的父母表现得像是传统性别价值观念的挑战者,但并不代表他们不信奉传统性别观念。
“想找一个中国老婆”折射出传统性别观念
虽然留学英国的女性比例高,但男性似乎面临着更大的“找对象难”的问题。笔者的访谈涉及20岁~40岁的男女移民,单身男性远远多于单身女性。受访者中,只有少数男性已婚,他们的配偶均为“新移民”中国女性;已婚女性中仅有1/4是和中国男性组成家庭。在交谈中,男性明显偏向找中国女孩为伴侣,而女性对“另一半”是否为中国人/华裔并没有明显倾向。这样的差异大大缩小了男性移民对伴侣的可选择范围。
有意思的是,根据英国2011年人口普查数据显示,在混族群通婚这一项中,华人是男女差别最大的一个少数民族群体。华人女性和非华裔婚配的比例为39%,而华人男性和非华裔婚配比例为20%。该调查对象包括从小在英国长大的华人和中国“新移民”。
产生这个现象的原因包括中英两国社会文化的差异。“男强女弱”的婚姻模式在东西方中都存在。西方白人和东亚民族中的刻板印象产生对东西方男性、女性的想象和偏见,使得“西方男”和“东亚女”的结合更为社会传统认识所接受。
除此之外,中国男性虽然在事业和社交上表现出对英国文化的适应,但在择偶的话题上往往会强调自己的“传统”。他们偏向找中国伴侣的原因通常是“沟通方便”和“更容易和我父母相处”。说明他们在寻找伴侣时仍然看重相同的文化背景和一部分传统性别价值观下的女性特质。
然而女性在考虑伴侣时却较少担心文化差异方面的问题,她们的择偶标准更个性化、多样化。男女的择偶偏向差异使得中国男性移民更难从女性移民中找到理想伴侣。有些男性也曾尝试回国“找对象”然后带到英国来,但效果很不理想。比如一位在中英两国之间经商的男性觉得自己成家是个大难题:“毕竟英国文化熏陶了很多。在国内找的话第一要会英文,第二我经常要出差,要理解我。对我来说找对象还是难。”
通过对独生子女“新移民”成长、择偶的浅析,我们不难发现,虽然他们中有不少精英女性,但这并不代表这批独生子女中产家庭实现了观念上的性别平等。同样,传统的婚姻性别角色认识仍对海外子女择偶有着很大影响。男性移民间接需要承受比女性移民更大的婚姻选择难题。在认识一个群体“男女平等”的程度时,女性和男性的学历、事业比较并不能很好地反映人们在观念上的变化。传统性别价值观对中产阶级独生子女家庭的影响不易察觉,但它随着“新移民”的迁移继续影响到海外独生子女的生活,因此值得重视。
(作者为华东理工大学社会与公共管理学院讲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