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妈妈一家给妮妮过生日
三年来,昆明“类家庭”项目从最初的两户发展到现在的12户,孩子从5名增加到49名(共计103人次),其中21名孩子被成功收养,26名孩子被认领出院,找到属于他们真正的家。
□ 中国妇女报·中国女网记者 周玉林
7月14日下午,中国妇女报·中国女网记者见到徐江艳时,她正在收拾屋子,房间经她收拾后显得干净整洁。见记者进屋,她赶紧招呼我们坐下。
徐江艳的“家”坐落在昆明市儿童福利院里,有160多平方米,三室两厅一厨两卫,冰箱电视洗衣机……一个家里应有的家具电器都有了。
一进屋,就看见挂在墙上的食谱:每餐四菜一汤,两荤两素。
“中间是父母的卧室,两边孩子们住,这样便于照顾孩子,在我们这儿,这样的家有12户。”昆明市儿童福利院副院长赵春仙告诉记者。
“家里的孩子都是孤残儿童,长期在福利院里过集体生活,自理能力都比较差。”管理老师李艳霞告诉记者,“妈妈”对孩子们的教育是全天候的,从待人接物、为人处事到洗衣做饭、督促学习,每天都像带自己的孩子一样。
享受家的温暖
徐江艳“家”有5个孩子,大的16岁,小的1岁多。徐江艳负责照顾孩子们的饮食起居等日常生活。两个大孩子已经上学,每天上下学徐江艳负责接送。
徐江艳给孩子们当“妈妈”快一年了。“最小的孩子,两个月后就叫我‘妈妈’了,大的不到半年叫的。”听到孩子们叫自己妈妈时,徐江艳别提多高兴了。高兴的同时,她也感到责任更重了,“我一定要像带自己的孩子一样,照顾好他们。”
君君是个小女孩,有些智障。
“我刚来的时候,她的鞋子总是穿反了,我就一遍一遍地教她穿,时间长了她就慢慢会穿了。现在,她还会自己开电视,今天的电视就是她自己打开的。”仅仅是帮助君君穿好鞋子,张桂珍就付出不少心血,“这样的孩子,打不得说不得,不仅要不厌其烦,还要轻声细语。”
在张桂珍“家”,小的叫她“妈妈”,大的叫她“娘娘”。那是一对姐妹,有自己的家庭,由于各种原因抚养不了,送到福利院。上个月,她俩被别人收养了,张桂珍仿佛丢了魂。
徐江艳和张桂珍两家各自都有一名一岁多的孩子,照顾好他们,让两位“妈妈”费了不少心思。
特别是晚上,一会儿就要起来看看,掖好的被子是否又松了,是不是要撒尿了?一年来,她俩几乎没睡过一个安稳觉。
“孩子们都喜欢他们的‘爸爸’,他一有空就带他们去玩,给他们买好吃的。我爱唠叨,自然就要差点啰,跟自己家里的情况一模一样。”说到这儿,张桂珍忍不住笑了。
时常会遇到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妈妈们就向管理老师李艳霞求助,李艳霞也随时跟踪各家的情况。
“刚来时,两个大的,一到上学时间就磨磨蹭蹭的。”经过半年多的家庭生活,在徐江艳的悉心照顾下,他俩都将上学当成自己的事了。“让他们明白学习是自己的事,可不容易。”
钱玉琴和尹加梅,两家合住一栋小别墅,一家住楼上一家住楼下。她们的家庭里,都是唐氏综合征儿童,她俩给“唐宝宝”当“妈妈”已经三年了。
那是2014年的夏天,昆明市儿童福利院刚引入“类家庭”项目,她俩成了首批两名“代班妈妈”。
“刚见到成成时,他眼睛大大的,但两岁的他不会说话、也不会走路,嘴角不时淌着口水。”钱玉琴回忆道。
“患唐氏综合征的孩子面临智力落后、面容特殊、发育障碍等问题,成成出生没多久便被遗弃,辗转来到昆明市儿童福利院。”李艳霞介绍,除了是一名“唐宝宝”,还患有先天性心脏病,需要时刻监测心跳,夜间也不例外,以至于钱玉琴很难睡一个整觉,常常半夜伸手去试孩子的鼻息。
成成的进步很快,从不会走、不会说,到现在基本能用简单词语表达想法,步伐也越来越稳。不但会叫“妈妈”,还会心疼“妈妈”,会让“妈妈”坐着歇会儿。
孩子们成长的点点滴滴,都会记录在他们的成长手册上。
“有了家,就是不一样,孩子们成长很快,过得都很幸福。”赵春仙高兴地告诉记者。
比带自己的孩子累
孩子们成长很快,父母付出的心血可想而知。
在每个家庭一进门的墙上都张贴着“家园·类家庭父母职责”,一共13条规定。父母要做的事很多,饮食、卫生、安全、学习、娱乐……几乎涉及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适时开展智力开发和康复训练,帮助残疾孩子提高矫治、肢体功能康复训练,聋儿语言康复训练和智力发育迟滞等。” 这只是“妈妈”们工作的一部分,当然这一切都要在专业人员指导下进行。
“家庭里需要重点照料的孩子,家长要随时注意病情变化,发现异常情况要及时汇报,及时带孩子就医,以保证孩子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并按医嘱要求护理。”“妈妈”做得最多的是,经常与孩子沟通交流,在引导中教育孩子,培养孩子良好的生活习惯。
丑化、打骂、体罚孩子是被严禁的,张桂珍就因为将药品放错地方而被罚款。
每周一篇《儿童观察记录》,则是家长们的必备功课。而这难坏了不少“妈妈”们,文化水平相对较低的她们,只好将孩子们的变化牢记在心,然后口述给老师。
“以前孩子们都过集体生活,不理解亲情是什么。进入‘类家庭’后,他们的变化很明显。” 昆明市儿童福利院业务科科长、项目负责人宋文萍告诉记者,去年暑假,福利院夏令营组织孩子们在果园摘梨,一个孩子对老师说:“一共要6个梨,哦不,7个,我们家还有一个大哥哥呢。”
孩子口中的大哥哥,就是“类家庭”父母自己的孩子,这样的家庭观念,在以前的集体生活中很难见到。
掌握护理技能后才能上岗
在昆明市儿童福利院内,像徐江艳、张桂珍、钱玉琴、尹加梅这样的家庭一共有12户,她们参与的是福利院开展的“类家庭”项目。
为什么开展“类家庭”项目,好处在哪里?
“在福利机构内或周边建一个永久温馨的家,这样孤残儿童既能享受家庭的关爱,也能享受机构内的各项专业资源支持和帮助。”赵春仙告诉记者,福利院开展类家庭养育模式的初衷,“十几年农村寄养模式给了我们很多启发,寄养在家庭里的孩子比在福利院过集体生活的孩子心智成长要快。”
2014年7月,昆明市儿童福利院与春晖博爱基金会合作,引入了“类家庭养育模式”。
“福利院无偿提供房屋等基本生活设施设备,招募社会爱心家庭抚育3~5名特需儿童,‘妈妈’全职照看孩子,在规定的时间接送孩子到机构或学校接受训练或教育,爸爸可正常上下班,机构给予家庭3000元劳务费,以及儿童生活费补助。”项目负责人宋文萍向记者详细介绍了“类家庭”项目的运作方式,福利院给12户家庭配备了两名家庭顾问,在福利院支持下,主要负责管理类家庭的日常运营。家庭顾问要为家长们提供指导和培训,并协调处理好类家庭和福利院之间的合作关系。
“招募的家庭大多来自农村,文化素质、生活卫生习惯等参差不齐,每位家长上岗之前,都要经过一个月的集中培训,每位‘母亲’都要通过孤残儿童护理员二级考试,掌握了基本的护理知识和技能后,才能正式上岗。”宋文萍告诉记者,但最重要的是要有一颗爱心,一些家庭因为没达到要求被替换了,“对孩子负责,不容懈怠”。
“三年来,‘类家庭’项目从最初的两户发展到现在的12户,孩子从5名增加到49名(共计103人次),未来准备扩大到19户。其中21名孩子被成功收养,26名孩子被认领出院,找到属于他们真正的家。”赵春仙欣慰地告诉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