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pcpaper.cnwomen.com.cn/Img/2017/8/201708065b091866894c4ad7a3ad7883cfec8a9b.jpg
废墟中的乔家大院 在乔家堡村的废墟上驻足许久,不禁为这个古村落的消失而扼腕痛惜。历史文化传承,需要以古建筑为载体,需要以
http://phpaper.cnwomen.com.cn/content/2017-08/05/041019.html

等待处理…

乔家堡村去哪儿了?

2017/8/6

废墟中的乔家大院

在乔家堡村的废墟上驻足许久,不禁为这个古村落的消失而扼腕痛惜。历史文化传承,需要以古建筑为载体,需要以祖祖辈辈生活在古建筑中的原住民为主体,乔家堡村的整体拆迁导致载体消失,使这一代人的乡愁无处可寄托,使下一代人失去了传承文化遗产的机会。

□ 刘灿姣 文/图

乔家堡村位于山西省祁县东部,初建于明洪武二年(1368年),经过几百年的发展,逐步形成了一个晋商文明的古村落。其中,乔家大院保存最为完整,集中体现了我国清代北方民居的独特风格。在其周围既有乔家同族所建的宅院、车马院、寓客所、外花园、铺号等,也有村庄公共的庙宇、宗祠、书院、戏台、水井等等。2013年,乔家堡村入选第二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

乔家大院“站”在废墟中

7月12日,笔者按地图导航来到乔家堡村的所在位置,让人惊讶的是,乔家大院依旧在,四周却是一片废墟,只剩下一座孤零零的古亭和几棵老树。

拥有众多古建筑的乔家堡村怎么消失了?原住民都迁居到哪去了?

笔者从当地有关人士那里得知,早在2013年,乔家堡村就开始拆迁,原住民陆续迁居至位于村北的新建社区,至2017年初,村庄整体搬迁完毕。

事实上,作为列入中国传统村落名录的古村落,乔家堡村早在2013年入选的同时就已经基本消失了。

一个存在了600多年、拥有600多户人家的村落为何在数年之间就被整体拆迁?显然,这也只能是政府与企业合作之下完成的大手笔。

众所周知,乔家堡村因乔家大院而出名,而乔家大院则是在20世纪90年代《大红灯笼高高挂》电影上映后名扬海内外的。2006年电视连续剧《乔家大院》的热播,再一次点燃了晋中大院文化的热潮。乔家大院也逐步升级,最终于2014年被评定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景区门票也水涨船高,由最早的20元涨到40元、61元,直到现在的138元。

对于整体拆迁乔家堡村,当地政府有关部门给出的理由似乎很“充分”:为了打造乔家大院5A级景区。5级A景区对周边硬件设施有相当高的要求,比如,停车场要绿化美观,道路要宽敞,景区周边要有特色等等,而乔家堡原来的空间布局已无法满足这些要求,所以,只能整体拆迁乔家堡村。

据了解,拆迁之前,全村所有土地已被“一次性买断”:以拆迁安置的方式置换给政府,政府再将土地转让给社会资本,国有控股企业的乔家大院文化园区运营管理主体,被改制为民营控股企业。

乔家堡村由此开始走入历史。在新建社区的老年活动中心办公室,笔者发现新的祁县行政地图上乔家堡村已改为乔家堡社区。办公室里还挂着一幅原乔家堡村的平面图,上面标画了每家每户的具体位置,相对应的位置还有户主的名字。另外,笔者翻阅乔家大院民俗博物馆志的图集时,从一张乔家大院的老照片中可以依稀看到原乔家堡村的一角。

村庄变社区,村民进楼房

笔者考察时看到,乔家堡社区硬件设施非同一般。

据介绍,整个社区工程总投资2.6亿元,占地面积163亩,建筑面积26.4万平方米,包括回迁安置楼房、综合楼、小学、幼儿园及附属工程,可满足村“两委”办公、养老院、老年活动中心、村卫生室和农村超市等功能需求。

乔家堡社区包括南北两个社区,北社区修建较早,为一排排六层的居住楼房,楼房的外围有比较完善的公共设施,有幼儿园、小学、初中、老年活动中心、高级酒店。

村庄变为社区,村民成为居民,生活更加清闲了,但在访谈中,村民们对乔家堡村昔日的繁华充满了留恋之情。他们搬进了新居,住进了单元楼房,生活设施现代化了、城市化了,但是,没有了独门小院鸡鸣狗吠的生活情趣,失去了街坊邻居隔墙搭话的亲密无间。一些村民说,住在高楼里,鸡不能养了,粮没地晒了,感觉太不方便。村民的生产、生活方式彻底被改变了。

古村落拆了,文化传承失去载体

笔者在乔家堡村的废墟上驻足许久,不禁为这个古村落的消失而扼腕痛惜。

拆掉老村落,将原住民迁居新区,实施文化旅游商业开发,打造仿古的新建筑、伪古董,对乔家大院旅游来讲在短期内可能会带来巨大的商业利益,但是,对于保护古建筑,弘扬晋商文化,未必是适宜的举措。因为乔家大院所体现和散发的中华文明优秀传统文化的气息是根植在乔家堡村这块自然与人文环境土壤中的。

传统村落有我们民族的魂和文化的根。现在,乔家堡村拆没了,乔家大院文化的根植土壤也就没了,乔家大院的文化底蕴将大打折扣。

当地政府有关部门称,整体拆迁乔家堡村,是为了提升乔家大院文化景区的档次。但我们认为,没有了乔家堡村,乔家大院文化区域的整体性也受到了破坏,而且,乔家堡村原来那些有价值的古院落、寺庙等物质文化遗产被彻底破坏,原住民都上楼成了居民,传统文化和民俗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也就失去了传承的载体和主体。

历史文化传承,需要以古建筑为载体,需要以祖祖辈辈生活在古建筑中的原住民为主体,乔家堡村的整体拆迁导致载体消失,使这一代人的乡愁无处可寄托,使下一代人失去了传承文化遗产的机会。传统村落在我们手里丢失,我们的子孙后代再也无法享受到先人所创造的文明的荣光。

“民族文化千百年,消失只需一瞬间”,如果为了打造旅游景区、追求经济效益最大化,将古村古镇中的原住民边缘化,甚至将有文化价值的古村落整体拆除,还何谈古村落的保护?何谈文化遗产的传承?

(作者为中南大学中国村落文化研究中心教授)

上篇:“党建聚合工程”助产业共荣
下篇:葡萄种出“特优品”
分享到

© 2019 中国妇女报
ICP备:京ICP备05037313号

↑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