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pcpaper.cnwomen.com.cn/Img/2017/7/201707285f62046ec3ae41fa976c6ff76d32f344.jpg
■ 中国妇女报·中国女网记者 任然 情结:建厂,从羽绒厂到酱油厂 中国妇女报·中国女网记者第一次听说杨茂兰,是从另一位
http://phpaper.cnwomen.com.cn/content/2017-07/28/040821.html

等待处理…

杨茂兰:用民族情怀酿酱油

2017/7/28

■ 中国妇女报·中国女网记者 任然

情结:建厂,从羽绒厂到酱油厂

中国妇女报·中国女网记者第一次听说杨茂兰,是从另一位女企业家口中得知。

这位温姓女企业家叙述,她初到成都创业,四处寻求帮助,有人向她介绍了杨茂兰。她找到杨茂兰,杨茂兰第一句话就说:“我俩都是一个姓,我会尽力支持你的。”

女企业家正在纳闷:你姓杨,我姓温,怎么叫一个姓呢?杨茂兰便解释道:“我们都姓女,我们女性之间有责任互相帮助,我们还要认准我们的娘家组织——妇联。”

其实,如今已是花甲之年的杨茂兰,早已是妇联及创业女性中的红人,十多年前,就已获得了全国三八红旗手、杰出创业女性以及劳动模范等众多荣誉。

当年,正是她与生俱来的女性意识,让她一直不认命不服输。

“父母都久病缠身,因此想要儿子,却第一个生下了我,于是给我取名为茂兰,其实是梦男的谐音。”杨茂兰说,“那个年代,几乎家家都想要儿子。我就想,女儿就没有用吗?我要证明给大家看。”

因为家就在成都的府河边上,1975年,19岁的杨茂兰卖掉家里的猪,还向亲戚借了钱,开始养鸭子,一养就上千只,但鸭子太多挤在一起生了病,一下死了上百只。她坐在河边哭,哭完后,一个人砍下竹子编成篱笆,把鸭子一层一层地隔开。回忆起四十多年前的那一幕,杨茂兰依旧清晰。“那晚上月亮特别大,我就在月光下编了一整夜篱笆。”

那个年代,人们的购买力比较弱,杨茂兰养了鸭子卖不出去,便自己把鸭子宰了做卤鸭肉,然后跑到成都各大机关食堂去售卖,生意稍微大了一些,便召集村里的妇女一起开腌卤厂,厂里人最多的时候有上百名妇女。“还买了一辆摩托车送货,成都大部分政府机关的食堂都吃我卖的卤鸭子。”杨茂兰说,那时,人们普遍月工资几十元钱的时候,她已经是人们口中的“万元户”。

但她并不满足。家里养的鸭子羽毛没法处理,她便自己一个人拉着架子车,把上千斤羽毛送到当地的羽绒厂售卖。一次契机她认识了羽绒厂的厂长,便向厂长讨要了分离羽毛的机器厂地址。

机器厂老板告诉她,机器贵,要几十万,你买不起。她说,我不买你机器,我租,首付你十几万,以后每月给你租金,这样你挣得更多,也满足了我的需求。

杨茂兰把机器弄回来,开始自学机器使用方法,将羽毛中的羽绒分离出来,并找到了外贸售卖途径,机器开始运作的第一个月就挣了一百多万。而据说,机器厂老板靠着与杨茂兰合作的方式后来搞起了机器租赁,也发展迅速。

杨茂兰随即关掉腌卤厂,招聘了更多的妇女一起建羽绒厂,生意越做越大,又与供销社合作,共同建厂,扩大销路。

“共同建厂时,没有什么要求,就是要求工人要用女性。”杨茂兰铿锵地说,“谁说女人只擅长家务活,我那时厂子里,无论是技术活,还是体力活,全是妇女,干得一点也不比男人差。而且,我们厂里很多女性那时就挣得比男的多,在家里当家做主。”

进入新世纪,羽绒业竞争激烈,房地产业开始起步,杨茂兰又看到了先机。“要找准时机,快别人三步。”于是她关了厂子,转身投入房地产。“但当时就想,以后有机会,我还要搞个生产工厂。”

如今,杨茂兰开发的楼盘已经建到了第五期。这期间,她还在母婴、装修、设计、旅游等20多个行业中有投资,几乎每次投资都在盈利。但她一直没有找到哪种产品,可以让她有兴趣自己来建厂。

直到一次在日韩考察,看到电视里播放的新闻曝光中国酱油问题,杨茂兰坐在电视机前气红了脸。“电视里播放中国一个比较大的酱油厂制作酱油不仅不卫生,为了口感好,还添加多种添加剂。”杨茂兰说,“当时我就想要建酱油厂,做出最安全最好吃的酱油,让他们认可。”

回国便开始计划、选址。2013年,杨茂兰投资上千万,在全国商品粮水产基地四川省内江市隆昌县,建起了酱油厂。

还是老办法,酱油厂包下周边几百亩农田为基地,请周边的农村妇女来种植。于是酱油厂生产的酱油、醋、豆瓣酱、泡菜等中国传统食品及调料的原材料,全部出自这些基地。

“每次收购黄豆、辣椒时,看到都是农村妇女把东西扛过来,我心里说不出的熟悉和感动。”杨茂兰坐在自己开发的法式楼盘中一间欧式装修的大办公室里笑着说,“我就是喜欢和妇女姐妹们扎堆,一起干事。”

情怀:从羽绒床垫到民族品牌

白玛虽然去年才调到双流区任妇联主席,但她和杨茂兰是老相识。早在2008年,她和杨茂兰一起当选为妇女代表,参加了成都市妇女代表大会。

“那时就感觉到,这位企业家是位很有想法的人,而且还非常正能量。”白玛描述,“她身上带着一股20世纪五六十年代那辈人对自己国家的强烈认同感,很令人钦佩。”

白玛介绍,杨茂兰从21世纪初担任双流区女企业家协会的会长,至今经历过两三次换届,她都仍是会长。“大家都很钦佩和尊敬她,希望一直被她的正能量所鼓励。”

杨茂兰不只让身边的人钦佩,也曾让一些外国人钦佩不已。

当年,她用手就能快速摸出一团羽毛中的羽绒含量,准确度堪比电脑测量,日本人称她是羽绒界“大姐大”,想要聘她当羽绒厂的监测总监,开出了年薪40万元的高薪。但杨茂兰说:“我是中国人,不给你们打工。”

1996年,她发明的羽绒床垫更是让国内外羽绒界人士称赞不断。

因为羽绒涉及出口,杨茂兰经常出国在外,也常常在成都接待外籍人士,这些外籍人士反映,中国的床垫睡着很不舒服,“像睡在蒸笼中”。杨茂兰解释:“意思是说,中国的泡沫床垫不透气,盖的棉被也不透气。”

杨茂兰不服气。“那我就做一款羽绒床垫,看你们再说我们中国的床垫不透气,羽绒是最透气的吧。”杨茂兰说,“当时外国人听到我这个想法,就嘲笑说你要不要摘天上的星星啊,羽绒这么轻飘飘的东西怎么做床垫。”

杨茂兰绞尽脑汁,到韩国请电脑专家,在国内聘请高级工程师,每个人听到她说要做羽绒床垫都觉得异想天开,但她自称自己“非常任性”,告诉专家和工程师:“原来没有汽车、飞机,现在不也是研发出来了吗?研发,一定要研发出来。”

在杨茂兰的坚持下,经历了近半年多的时间,羽绒床垫真的做出来了,国内外业界哗然,她也拿下了高科技产品商标和国家专利。

杨茂兰将羽绒床垫投放市场,取了一个名字叫“冰娥”,“冰”是凉快的意思,而选“娥”字,是想告诉世人“我是女人”。

如今,杨茂兰建厂卖酱油依然任性。她要求酱油原材料要用自种的非转基因大豆,不添加任何添加剂、防腐剂,而且还要鲜美有营养。那怎么做到呢?她便发明了“牦牛骨酱油”。

“酱油要鲜美就得有骨头汤,骨头要用就要用高品质的。”杨茂兰说,“于是我们用牦牛骨熬出的汤与酱油的传统工艺进行融合,果然做出来的酱油有一股骨头汤的鲜香味道。”

那酱油的名字呢?杨茂兰又想起了中国传统文化,她认为带着文化的产品才容易让人感动,被人们铭记。

常年摆在她办公桌上的这瓶名为“诸葛酿”的酱油,外观极具中国传统特色,黄色的封皮,瓶盖是大家熟悉的诸葛帽形状,瓶身形似汉朝人穿着长袍作揖时的体形。

她认为诸葛亮不只是四川的名人,还是一位扬名中外的名人。她想打造一个享誉国内外的民族品牌,告诉世界,这个酱油来自中国,来自中国四川。

杨茂兰说,为了这瓶酱油的销路,正在铺更大的局,已开始加大对旅游业的投资,将来在国外众多旅游胜地,有她建造的中国超市,里面不仅有她的“诸葛酿”,还将有更多的中国造。

上篇:没有了
下篇:胡一帆:互联网金融地方债监管将趋严
分享到

© 2019 中国妇女报
ICP备:京ICP备05037313号

↑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