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提示
近日,第二届“当代中国史学建构中的性别议题:新理论、新视域、新解析”学术论坛在南开大学举办,逾百位学者与会。学者们就“传统女性群体及其性别文化”“传统信仰与形象中的性别”“传媒与性别”“群体与性别”“文本、生活与性别研究”“性别话语研究”“革命、战争与性别研究”等议题展开交流,体现出一定的创新性。论坛吸引了近50位男性学者,男性研究也取得了可喜进展。
■ 侯杰 孙巍溥
6月19日~22日,由《妇女研究论丛》编辑部,南开大学研究生院、历史学院和妇女与发展研究中心联合主办的“第二届当代中国史学建构中的性别议题:新理论、新视域、新解析”论坛在南开大学举办。来自北京大学、南开大学、中山大学及《妇女研究论丛》《山西师范大学学报》等60余所高校和研究出版机构的逾百位学者参会,就“传统女性群体及其性别文化”“传统信仰与形象中的性别”“传媒与性别”“群体与性别”“文本、生活与性别研究”“性别话语研究”“革命、战争与性别研究”“性别文化研究”和“性别研究新理论”议题展开交流,体现出一定的创新性。
尝试理论方法的新探索
突破当下史学研究中的理论“碎片化”危机,进一步发展和丰富妇女史研究中惯用的口述史研究方法,持续推进男性研究受到与会者的极大关注。
理论探索不断深入。当下史学研究中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缺少理论探索的“碎片化”倾向为人诟病。对此,学者尝试进行新的理论探索。畅引婷将“盲人摸象”的故事作为一种研究理论,引入中国妇女性别研究,在“置于象内”“置于象外”和“置于象内外”的互动中,深化当代中国史学研究;崔荣荣采用符号学原理构建传统缠足文化的符号化元素系统,进而提出缠足活动的进行、缠后小脚样态的呈现及弓鞋服饰品的服用三者所构成的符号第一系统,本质上是一个恶性的循环系统;所静用知识可视化技术,通过文献共被引的计量分析对国际社会性别研究前沿的演进机制进行阐释。
研究方法有所创新。口述史的研究方法,长期以来就是社会性别研究的重要方法之一。李巧宁就以口述史视野下的陕西农村妇女的生育困境展开论述;余成龙提出研究性别史更适合口述史方法的见解;郭海文采用比较史学的研究方法,将《新女性》《苦菜花》《红灯记》《人到中年》和《辣妈正传》等百年以来不同影视作品中的女性进行对比,梳理了清末以来女性角色的变化轨迹;王凤、马俊波、李欣蕾、王晓燕、刘玉琪等人以视觉文化的方法对年画、漫画、宣传画、画报、人体摄影等分别予以解析;董虹从看与被看的角度,把握女伶研究的关键。
男性研究持续推进。本次论坛吸引了近50位男性学者,男性研究也取得了可喜进展。闫涛从男性特质的角度审视了关公信仰的发展与流变;李小东对近代“男界”一词的产生和时人借此构建男性社会形象等角度,对“男界”一词所蕴含的性别张力加以阐释;郑羽双通过对1915年~1923年《新青年》杂志体育版的研究,从近代报刊的角度阐述了近代男性形象构建中媒体人的作用;高立水将“期男意识”置于性别文化的背景上进行理性观照;刘骏对女性主义文本中的沉默男性作了解读。
开拓性别研究的新视域
与会学者们关注日常生活史、传统信仰、法律史等领域内的性别研究,进一步丰富和拓展了性别研究的视域。
日常生活史视域中的性别研究。对日常生活史的关注,多为作者着力考察女性在日常生活中的行为、情感、观念和主体性,关注女性个体具体而生动的生命体验。张明以山西寿阳祁寯藻家族女性为例,解析晚清士大夫家族的女性角色;任启慧考察了近代西方来华女性对中国城市中不同阶层女性的日常、非常生活的展示;祁玥以陈染的长篇小说《私人生活》为分析蓝本,试图探索空间化叙述策略背后的意图、暗含的权力关系。
传统信仰视域中的性别研究。林敏提出观音信仰在进入中土后,与中土传统信仰、思想、文化等因素相互融合,产生出适合本土的观音形态、文化、思想和信仰,成为中国文化的一部分;侯杰和张鑫雅对观音的性别嬗变给予关注,并阐发了功能性变化;谢贵文运用闽台民间信仰的神明传说,讲述妈祖与大道公斗法、广泽尊王强娶妙应仙妃、台南将军区中口寮吴府圣神的成神事迹,探讨传统父权社会中女性神祇的角色与地位;姚春敏通过解析明清时期的历史文献,发现民间社会狂热的女巫存在,同时也在不断影响大传统价值判断,大、小传统之间的反馈互动关系呈现极复杂的情形。
法律史视域中的性别研究。封磊在对“周小大案”的分析中,提出该案是官方法制实践、媒体法制言说及传统性别规训共同合力下,对女性挑战传统社会性别秩序的禁止;马晓驰对抗战胜利后媒体对审判女汉奸川岛芳子的参与,揭示叙述女汉奸的话语模式的形成过程及其对司法实践的干预;李世鹏对陶思瑾案与民国女性同性爱话语进行了剖析。
对传统性别议题的新解析
重新思考传统观点、解析传统史料、突破传统研究模式构成了本次会议中学者们解析传统性别议题的重要维度。
对传统观点的新思考。张焕君探索了魏晋时期“嫂叔关系”;秦方对以“娜拉离家出走”展现近代女性解放、摆脱传统束缚的固有解释模式进行了新的阐发,认为“离家出走”只是近代妇女解放运动的第一步,当离开家庭奔赴校园的青年女学生再度遭受来自学校的男权束缚之时,她们又会进一步“离校出走”,最终投身更为广大的妇女革命中去;巩淑云透过文学文本对女工生产和父/夫之间的关系展开论述;朱骅一改传统的从外部对“猪花”(指被掠卖出洋的女子)现象的分析模式,指出其命运在受到国内外移民政策影响的同时,也与其自身所具有的社会资本息息相关。
对传统史料的新解析。赵秀丽以《益世报》为研究对象,对废娼舆论的形成和娼妓救济问题提出了独到见解;李文健对以《大公报》和《益世报》为代表的商业化媒体最为关注的情感和婚姻话题为研究对象,指出在向现代生活急速转变的“陌生”都市中,青年男女对爱情的憧憬与彷徨、欲望与理性的撕裂,成为报刊媒体中两性关系话题的突出要素;孙巍溥通过对《支那战线写真》这一日本侵华战争时期画报中女性形象的分析,对日本报刊媒体的宣传作用进行了剖析。
对研究模式的新突破。革命史曾是传统史学研究的主流之一。有学者在这一传统领域中取得了新突破。李从娜对中央苏区时期“留守妇女”展开研究;王颖对陕甘宁边区妇女走出还是巩固家庭进行了集中论述;杨豪探究了华北根据地“非婚关系”问题;宋弘关注晋察冀抗日根据地的妇女自卫队;焦杰探讨了五七家属工出现的历史原因;王瀛培对旧产婆到接生员转变的研究颇具新意。
本次论坛是继2016年首届“性别视域下的中国历史:新理论、新视角、新方法”学术论坛之后的新尝试和新发展,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关注。它不仅为各地学者提供了充分展示、交流科研成果的平台,也为跨地区、跨学科、跨领域的学术交流与合作创造了条件,是繁荣哲学社会科学的创新实践。
(侯杰为南开大学历史学院教授、博导,孙巍溥为南开大学历史学院博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