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分拣员正从垃圾袋中挑出可回收垃圾。 (陈玺撼/摄)
编者按
2000年,上海被列为全国首批垃圾分类试点8个城市之一;2011年,上海开始在部分小区实行垃圾分类。多年过去了,各界普遍评价:上海开展垃圾分类的效果不明显。
上海并非孤例。“效果不佳”的情况,在开展垃圾分类试点的城市中具有代表性。垃圾分类有利于改善生活环境,这么多年推广下来效果却不明显,“难分类”症结到底在哪里?沪上记者走访试点小区、管理部门,从小区居民、物业管理、居委会,到垃圾收运、末端处理、立法调研,梳理垃圾分类链条上的诸环节,展开了调查。
■ 郁文艳
干湿垃圾桶难得纯粹
近日,《新闻晨报》记者走访沪上多个已实行垃圾分类的小区,每个小区翻看干、湿垃圾桶各10个,几乎没有一个小区的垃圾桶是完完全全分类准确的。在浦东某小区,10个干垃圾桶里有9个混杂着水果、蔬菜皮及剩饭等湿垃圾,而10个湿垃圾桶里则均混杂着干垃圾,以纸巾、塑料袋居多,混杂程度不同。
来自上海市绿化和市容管理局的最新数据显示,全市生活垃圾分类目前已经覆盖500万户家庭,约占上海常住人口的60%。根据计划,到2020年,上海将基本实现生活垃圾分类全覆盖。然而,复旦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教授戴星翼表示,他的团队做过一个调查,被调查者中约九成市民认为垃圾分类好、应该分类,但是有九成市民没有付出实际行动。市废弃物管理处每天都有人随机抽查小区垃圾分类。在去年15477次的检查中,专项回收容器中分类投放现象不准确为主要问题。
上海市绿化和市容管理局局长陆月星日前在参加一个访谈时说,从上海生活垃圾分类工作推进方面而言,如果总分100分,他给打60分,“在成效方面尚有待提高”。
不少市民嫌麻烦
在悠和家园居委会会议室里,摆放着小区获得的各种荣誉证书,与垃圾分类相关的包括“国际静安绿色发展”环保优秀案例、共和新路街道最佳“自治引领”奖等。然而,就是在这样的小区依然有一部分居民扔垃圾时不分类,或者很少分类、随便分分。“大概有30%的居民是不分的,不可能做到100%。”居委会主任顾晓燕说。
至于不分类的原因,在顾晓燕看来,主要是嫌麻烦,并不是搞不清怎么分类,“本来什么东西都扔进一个垃圾桶、一个塑料袋多方便,现在不仅在家里要分开扔,扔进小区垃圾桶也要分开,肯定是比原来要麻烦。”
还有一个原因是嫌脏。按照要求,将垃圾分类扔进小区垃圾桶时,居民还要自己“破袋”,就是将装垃圾的塑料袋捅破,因为塑料袋和里面的垃圾可能并不属同一类垃圾,特别是厨余瓜果等湿垃圾。
宝山区海江二村也是试点垃圾分类的小区。早上8点多,记者进小区采访时,一个阿姨一手拿着半个西瓜皮,一手拎着一袋干垃圾,径直往前走。记者跟着阿姨来到了小区垃圾箱房。阿姨将西瓜皮扔进湿垃圾桶,一袋干垃圾扔进干垃圾桶。
海江二村实行的是垃圾定时定点投放,即7∶00~8∶30、18∶00~19∶30,居民将垃圾扔到垃圾箱房,而不再像过去一样,可以随时扔到楼下垃圾桶里。
“这个扔垃圾习惯要改过来难吗?”对于记者的提问,这名姓徐的阿姨回答,一开始的确有点不习惯,有时在家里扔垃圾时也会扔错桶,然后马上就意识到了,立刻重新扔。
为了帮助居民改变扔垃圾习惯,且正确分类,海江二村还有身穿黄马夹的垃圾分拣员。“黄马夹”焦师傅告诉记者,最初的一个星期,几乎没有居民分类正确,每一袋垃圾都要拆开重新分。“一个多星期之后,情况有所好转,大家的分类意识、积极性逐渐提高,分类正确率也上去了。”
其实,宝山区从2013年就开始在部分小区试点垃圾分类,但一直没有成效。随后,通过环卫作业公司专门招聘了一批人员,身穿黄马夹,于今年1月开始进入部分小区,承担垃圾分类宣传、分拣、垃圾箱房清洁等工作,宝山的垃圾分类才显示出一点成效。
绿色账户吸引不了白领
“绿色账户”是上海在推进生活垃圾分类时提出的激励机制,即居民扔垃圾可以获得积分,积分可用于兑换各类生活用品、生活服务等。目前,绿色账户已经有200万用户。但采访中记者发现,绿色账户对部分人群的吸引力不大,尤其是白领。
“要积分就要定时定点去垃圾箱房扔垃圾,而且可以兑换的物品大部分是毛巾、油、垃圾袋等,我都不太感兴趣。为了兑换东西,还要特地去居委会或者小区某个地方,也不是随时可以兑换,有时候要等一两周才有人来发放兑换物品,很不方便。”白领邱小姐说。
因为绿色账户的吸引力不大,加上工作较忙等原因,本来被认为素质较高、会积极参与垃圾分类的白领却成了垃圾分类推进中的“短板”。
顾晓燕告诉记者,上班族在垃圾不分类者中占了相当一部分比例,积极分类并用积分来兑换物品的几乎都是中老年人。
绿色账户后台的最新统计显示,绿色账户累计已经有15亿积分,但仅兑换了7亿积分,超过一半的积分在“沉睡”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