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pcpaper.cnwomen.com.cn/Img/2017/6/m201706206023c9956ef940d1b03f4fa8708aa071.jpg
《为结婚而储蓄?——来自中国家庭追踪调查的经验证据》 作者:余丽甜 连洪泉 本文把子女结婚这一自然事件作为处理变量,通过婚前
http://phpaper.cnwomen.com.cn/content/2017-06/20/039605.html

等待处理…

研究视窗

2017/6/20

《为结婚而储蓄?——来自中国家庭追踪调查的经验证据》

作者:余丽甜 连洪泉

本文把子女结婚这一自然事件作为处理变量,通过婚前和婚后的家庭储蓄变化识别出“婚姻效应”,为竞争性储蓄动机理论和中国家庭的高储蓄之谜提供了微观证据。研究发现,在控制个人以及家庭特征后,相对于已婚家庭,未婚家庭储蓄显著更高。在排除地区性差异、教育储蓄动机、预防性储蓄动机和样本匹配等问题之后,未婚比已婚家庭具有更高储蓄水平的结论依然稳健。文章进一步分析识别出了城市和农村异质“婚姻效应”和婚后消费结构的变化,发现“婚姻效应”对不同收入水平的家庭都产生了影响,但“婚姻效应”对低收入家庭的消费抑制更为明显。

来源: 《财经研究》2017年第6期

《哲学领域女性偏少的现象、原因及其应对策略》

作者:曹剑波 左兴玲

与男性相比,在哲学领域女性偏少是一个普遍的事实。对于这种性别不平等现象,人们提出了众多的假设,其中主要的原因有:从哲学本身看是哲学无用谬误;从社会环境看是女性不宜偏见;从女性自身看是能力欠缺歧视。应对哲学领域女性偏少的策略有:(1)正本清源:宣扬哲学之用;(2)打破成见:凸显女性成就;(3)揭示真相:女性胜任哲学。借鉴对哲学专业女性偏少的分析模式,可以探讨任何专业中女性偏少或过多的现象、原因及其应对策略,从而推进专业领域的性别平等。

来源: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年第3期

上篇:由缺席到关爱:“全面两孩”呼唤父职转向
下篇:没有了
分享到

© 2019 中国妇女报
ICP备:京ICP备05037313号

↑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