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pcpaper.cnwomen.com.cn/Img/2017/6/m2017061869228df7346a429295d9e50b638d2d3f.jpg
□ 孙云晓 改正孩子学习、做事不专注的习惯,父母要学会用“减法”,逐步减少不良行为出现的次数,从而达到最终使这些行为不再出
http://phpaper.cnwomen.com.cn/content/2017-06/18/039520.html

等待处理…

改正不专注的习惯用“减法”

2017/6/18

□ 孙云晓

改正孩子学习、做事不专注的习惯,父母要学会用“减法”,逐步减少不良行为出现的次数,从而达到最终使这些行为不再出现的目的。

小强是一名三年级的学生,他经常在家里跑来跑去,把门和桌椅撞得很响,并在奔跑中打坏了不少东西。细心的妈妈发现,小强常常是在被布置了一个比较难的作业或是他预期要做这样的作业时,表现出好动、冲动的行为,难以安静下来专心写作业。妈妈知道,孩子这样做,一定有他的原因,比如借此逃避不愉快的学习任务,或是想获得父母的关注。于是妈妈采用了几个步骤来帮助儿子改正不好的习惯:

和儿子一起制定一个日程表,日程表中包含大量的跟父母在一起的时间和玩的时间;

让小强选择一个合适的做作业的时间长度,以及当他达到这个目标时想得到的奖励;

告诉小强当他做作业遇到困难时,可以向父母寻求帮助,以及如何寻求帮助,用这种方式来代替他以前遇到困难时就在家里捣乱的行为;

当小强觉得他需要暂停作业休息时,他可以要求到沙发上静静地发呆,或听一些安静的音乐。

小强的不良习惯并没有在一夜之间消失,但随后的几个月里,不良行为大大减少了。习惯一旦形成是相当牢固的,如果要求他立即完全改掉,是不可能的。可是有些父母或老师往往忽略这项关键因素,恨不得孩子马上改善。因此,会把孩子的行为标准定得很高、很严格、很硬性,半点儿也不通融,结果形成双方对立的态势。改掉不良习惯要用“减法”,也就是说父母要允许孩子经历一个过程,让他们慢慢地把已经固有的一些不良习惯改掉。

在改正不良习惯的过程中,父母的及时强化或惩罚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面对那些我们不期望出现的行为,父母可以借鉴下面这些策略:

消退。即确保不良行为不再被强化,比如忽略孩子故意的捣乱行为,因为他之所以表现出这些行为,或许正是为了获得父母的关注。

提示。提示孩子不该做什么,比如可以用目光接触、皱眉等让孩子知道他不应该这么做,或者直接用语言提示。

强化正确的行为。比如,如果孩子不能安静地坐着,那么当他坐下来看书或写作业的时候,就应该及时强化。

惩罚。对孩子应该使用比较温和的、对身体和心理没有伤害的惩罚方式,并提前告知孩子哪些行为将会受到惩罚。

父母要让孩子感觉到只要专心学习达到预定的标准,就会得到肯定和鼓励。比如能坚持看书20分钟,就给以小红花的奖励,孩子心中有了期盼的目标,就会克制自己。时间久了,就能培养起孩子对学习的专注态度。

(作者为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家庭教育首席专家,中国教育学会家庭教育专业委员会常务副理事长)

上篇:骑得飞快
下篇:完善技能培训大学生创新创业平台在京展示
分享到

© 2019 中国妇女报
ICP备:京ICP备05037313号

↑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