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杭州6月14日电(记者 黄筱) 随着精准医疗的快速发展,通过基因检测来预测疾病风险和预防疾病的做法,越来越被大众所青睐。不过多位专家表示,目前很多消费者对基因检测还有认识的误区,应科学看待,勿盲信盲从。
目前不少消费者出于好奇心进行基因检测,希望更多地了解自己。不过由于专业信息获取不够,或者被不良商家忽悠,在认知上有不少误区。记者发现,一些消费者把基因检测等同于疾病的早筛,甚至用来代替体检。
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博士、壹基因创始人王军一表示,基因检测,检测的是人先天遗传风险,比如某项疾病的患病概率大小,这个概率是与生俱来的,几乎终身不变,结果并不代表现状。而体检的结果展现的是当下人身体的情况。因此基因检测不能代替体检。
此外,一些消费者提到,自从被检测出疾病高风险,心理压力就非常大,担心自己一定会得病。“美国影星朱莉通过基因检测发现自己乳腺癌和卵巢癌风险很高,从而切除了乳腺和卵巢,那我胃癌风险很高,怎么办?”杭州白领陈女士表示焦虑。
对此,多位专家表示,高风险并不代表未来一定会患病,而是指在同样的环境和生活习惯下,比别人更容易患病,需要加强预防,不必太悲观。
“朱莉切除乳房和卵巢是有争议的。一般的消费者建议在生活方式更健康的同时加强体检筛查,有助于降低患病风险。”浙江省肿瘤医院主任医师郑晓说,如果基因检测出来风险不高,也不意味着未来一定不会得这个病,因为疾病与后天关系密切,日常生活习惯还是要保持良好。
专家表示,基因检测并非万能,消费者勿盲信盲从。目前基因检测企业鱼龙混杂,消费者应该选择有医疗执业许可的机构进行检测,对于检测结果最好咨询专业人员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