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pcpaper.cnwomen.com.cn/Img/2017/6/m201706067202b46a08d248938d356a60704baa81.jpg
□ 木须虫 近日,有媒体报道,江苏宿迁的刘先生到朋友家玩,朋友8岁的孩子闹着要玩游戏,随后刘先生把手机给了孩子,结果孩子却
http://phpaper.cnwomen.com.cn/content/2017-06/06/039116.html

等待处理…

“误捐门”倒逼公益运作精细化

2017/6/6

□ 木须虫

近日,有媒体报道,江苏宿迁的刘先生到朋友家玩,朋友8岁的孩子闹着要玩游戏,随后刘先生把手机给了孩子,结果孩子却点开了微信钱包里的公益,将刘先生卡上的1.7万元捐出。4日,记者联系到了刘先生,刘先生证实了此事,并称捐款过程中没有要求输入支付密码或验证码。4日,扶贫基金会回应称,捐款已在6月2日退回并得到了刘先生确认。腾讯方面称会尽快优化相关设置。(6月5日《北京青年报》)

从法律上来说,公益捐赠是独立行使民事行为能力和民事权利能力将为自己所有的物质给予别人的行为,捐赠合法有效的前提是捐赠行为的主体具备独立的民事行为能力。此个案中8岁孩童是未成年人,他的行为不受捐赠契约的保护,监护人有权要求退回捐赠。

公益捐赠从伦理来讲,则是捐赠者自愿的行为,包括动机、金额等都应当是捐赠者真实的意愿。误捐在现实中存在发生的可能,包括捐赠者的误操作,如账户转账输错了金额、点错了应用程序等,甚至包括账户被盗“被捐款”以及喝酒后的冲动捐赠。这些反映在结果上,即是捐赠行为人对捐赠行为与捐赠意愿的不认可,因而引发“退捐”的争议,这样的争议很容易变成“毁捐”的命题。

真正的难题是实务中很难判别捐赠行为本身的合法性与意愿的真实性。譬如,从常识上讲,刘先生作为自然人,捐赠的1.7万元为账户内所有余额,不符合捐赠的正常逻辑,可以推定是孩子所为,但真正要拿出证据很难。如果公益组织只从捐赠行为的合法性出发,由“误捐”受损人承担举证的责任,很有可能是无法达到的条件,导致“被捐赠”的结果,反而会损害到公益的社会公信。

公益捐赠并不是财物赠与受具象行为的“一锤子买卖”,而是捐赠过程对捐赠者公益爱心与权利的充分尊重。堵上“误捐门”的发生,一方面需要强化捐赠过程中的提示和保护义务,最大限度地堵塞漏洞,减少捐赠误操作的可能,如捐赠平台改进捐赠措施,设置支付提示信息、支付密码验证限制以及单笔捐款额度限制等;另一方面则需要完善规则,赋予慈善必要的“容错”功能,用以兜底。例如,允许有限度的捐赠“后悔权”,即个人和企业通过网络的捐赠超过了一定的额度,在规定的时间内可以向平台申请“退捐”。用规则约定来规避“误捐”的争议,避免事后处理的繁琐,既有利于简化程序,更有利于营造理解、包容、尊重的社会氛围,对社会爱心善意是实质性的呵护。

“误捐门”倒逼公益运作精细化,公益组织与公益平台理应恪守公益的基本伦理,站在维护捐赠者权利的角度来考虑捐赠的有关规则,细化和优化平台捐赠管理的人性化设计,实现捐赠者捐赠的“零困扰”。这也是社会公益自我发育成熟的题中之意。

上篇:高考经济不能变成 “高考迷信”
下篇:没有了
分享到

© 2019 中国妇女报
ICP备:京ICP备05037313号

↑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