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pcpaper.cnwomen.com.cn/Img/2017/5/201705110b9166dbff6143419695b3b1c657795d.jpg
《简·爱》的手稿 展出的《哈姆雷特》戏服 从莎士比亚到福尔摩斯,从拜伦到邦德,这些著名作家和他们笔下的知名人物,在英
http://phpaper.cnwomen.com.cn/content/2017-05/11/038456.html

等待处理…

从“莎翁”到邦德:跨越400年的文学之旅

2017/5/11

《简·爱》的手稿

展出的《哈姆雷特》戏服

从莎士比亚到福尔摩斯,从拜伦到邦德,这些著名作家和他们笔下的知名人物,在英文原稿和中文译稿中被赋予了鲜活的生命……而珍藏它们的大英图书馆已有250多年的收藏历史,目前,藏品多达两亿件,珍贵的文学手稿、名家手迹,已积累到31万卷。

119件书籍与手稿,让数位英国的作家、诗人、小说家、戏剧家们跨越400年的时空,以文本、音乐和表演的方式,讲述了那些名篇巨著背后的故事。

■ 中国妇女报·中华女性网记者 钟玲

拜伦的诗歌《唐·璜》,夏洛蒂·勃朗特的小说《简·爱》,莎士比亚的戏剧《哈姆雷特》……在中国国家图书馆典籍博物馆的一号展厅里,陈列于玻璃窗中的书籍与手稿,每一位作者的名字都如雷贯耳,每一部作品都“声名赫赫”,那是漂洋过海而来的“从莎士比亚到福尔摩斯:大英图书馆的珍宝”展。

幽暗的展厅被悬挂着精美、华贵帘幔的圆形拱门分隔成三个空间,展览有序的以戏剧、诗歌、小说徐徐展开。

在一张张泛黄的书页上,那些跳动的音符、飞扬的文字,仿佛投射着作家们的影子,那因时光更迭而留下的斑驳印迹,在向世人诉说着它们所经历过的时光……

展览中,距离现在最久远的作品,已有400多年。

一袭黑衣的哈姆雷特、头戴皇冠的王后乔特鲁德、被置于铁笼中的伶人王、伶人后、福丁布拉斯……7尊衣着华丽的高大“人像”就屹立在展厅的正中央,北京人民艺术剧院提供的7套戏服,将《哈姆雷特》剧中的一个个主要人物于此“再现”。

在展厅最中心,也最宽敞的空间,威廉·莎士比亚的不同版本的作品就陈列于戏剧厅的两侧,最具有年代感的是悲剧《罗密欧与朱丽叶》的第二版四开本,此书于1599年由托马斯·克里德和库斯伯特·博比联合出版社出版,在仅仅能看到的标题页上,标注着此版本是“最新勘误增订本”,这意味着它是忠实于莎士比亚原剧的改编本,原为乔治三世旧藏,现为大英图书馆国王图书特藏之一。

“哦,爱情和荣誉,可望又不可即,为何全在空中飞旋,而不见下来?这北极天空中,没有一颗流星比你们更缥缈……”

“海上悄声不可闻,魔船似箭已离弦……”

“我孤独地漫游,像一朵云,在山丘和谷地上飘荡……”

乔治·戈登·拜伦、威廉·华兹华斯、塞缪尔·泰勒·柯勒律治,三位英国诗人的诗歌无论长短,都饱含浪漫主义的要素——爱情、探险以及超自然想象,他们各自的代表作《唐·璜》《古舟子咏》《我孤独地漫游,像一朵云》也在这一次展露了真容。

在拜伦所著的《唐·璜》第七章的手稿中,右侧页面可以清晰地看到,他用不同颜色的墨水进行修改的痕迹,心思之细腻可见一斑;华兹华斯那首著名的诗歌《我孤独的漫游,像一朵云》手稿的上端还附有华兹华斯给出版商的信息,注明这首诗在整卷诗中如何编排,要求将此诗置于《我的心绪》部分,而这淡蓝色的、薄薄的一张纸却书写着他最“伟大”的诗篇;柯勒律治画像下展出的是一个黑色皮面仅巴掌大小的笔记,据说,那是1794年到1834年间他书写的72本皮面笔记之一,里面包含了备忘录和诗歌的草稿。就是在这本笔记中,他用墨笔写下了《古舟子咏》的部分草稿。

展厅最右侧的空间,聚焦的是现代小说以及现代小说作家。以福尔摩斯为主角的巨幅背景图片,在入口处格外醒目,与它一起跃入眼帘的即是让阿瑟·柯南·道尔闻名的福尔摩斯侦探系列故事。这次展出的一本厚厚的书籍,为1936年出版的《福尔摩斯探案集全集》,而《失踪的中卫》的创作手稿,那个多年前,我曾读过的福尔摩斯受雇搜寻一名神秘失踪的剑桥大学橄榄球员的故事,也以最原始的面貌出现。

一众男性作家中间,温婉、优雅、美丽的女作家夏洛蒂·勃朗特的画像尤为引人注目。画像下方,陈列的是她最知名的自传体小说《简·爱》的修订稿,介绍显示那是用来交付给出版商使用的稿件,密密麻麻的一行行文字,通篇可见修改痕迹,一旁还标注着出版商的名称,在标题页的上方则署着她的男性化笔名——柯勒·贝尔。有趣的是,之所以使用这个笔名,据说是勃朗特认为能够增强其小说的可信度。

她的字迹清秀利落,文体始终如一,引人去想象她在创作时的状态。心绪也许是安宁的,文字却是带着热情的,手稿的动人之处,是其直接反映了她的创作过程。而正是这份手稿所撰写的带着她人生轨迹的故事,让默默无闻的夏洛蒂·勃朗特一举成名。

与《简·爱》的手稿一同展出的还有它的汉译本,包括最早于1925年由周瘦鹃翻译的《简·爱》,1935年伍光剑出版的缩编本《孤女飘零记》,以及1936年李霁野又翻译并出版了《简·爱》的完整译本。时至今日,《简·爱》在中国仍经久不衰,2011年的图书市场上就有94种不同译本,可见《简·爱》的影响力。

在这些年代久远的古籍中,还有两本曲谱——《贡多拉船夫》的总谱原稿、本杰明·布里顿基于莎士比亚《仲夏夜之梦》改编的曲谱,以及伊恩·弗莱明塑造的“英雄”——詹姆斯·邦德的小说印刷品。

从莎士比亚到福尔摩斯,从拜伦到邦德,这些著名作家和他们笔下的知名人物,在英文原稿和中文译稿中被赋予了鲜活的生命……而珍藏它们的大英图书馆已有250多年的收藏历史,目前,藏品多达两亿件,珍贵的文学手稿、名家手迹,已积累到31万卷。此次展出的其中9部手稿、2部早期印本为大英图书馆藏文学与音乐作品的孤本原件。

除了大英图书馆精心挑选的馆藏珍品外,中国国家图书馆的馆藏同时展出,包括这些英国文学在中国的著名译作、改编及评论书籍或稿件等,鲁迅、胡适、老舍、郭沫若等名家的作品也在其中。国家图书馆馆长韩永进说:“这是大英图书馆送给中国读者的一份厚礼,10位中国读者熟悉的英国著名作家手稿和初印本,展现了英国文学的魅力。我馆从本馆及嘉兴图书馆珍贵馆藏中遴选出相关翻译家手稿及近现代出版物的配合展出,彰显了中英两国文化交流的光辉历程。”

这的确是一份厚礼,否则,距离那么遥远的我们何以能轻易地相望,那“镌刻”着历史尘埃的文字与笔迹?

展厅还有一个小角落,为数不多的座位,与之相对的投影墙上循环放映着一部黑白电影,银幕上是我们熟悉的侦探——福尔摩斯;展厅的中央区域还有一个多媒体互动平台,参观的人们可以通过平台进入国家图书馆数据库,翻阅电子书籍和登录大英图书馆网站;另外,与“珍宝”的“拒人千里”不同,展厅里随处可见能够近距离欣赏的由何梦琼所作参展作品的名人画像。淡淡地寥寥数笔,却勾勒出他们每个人不同的神韵。而整个展览,几乎每个人的作品都搭配了相关的背景画,使这一场纯粹的文学之旅,再多了一分别样的“视觉享受”。

119件书籍与手稿,让数位英国的作家、诗人、小说家、戏剧家们跨越400年的时空,以文本、音乐和表演的方式,讲述了那些名篇巨著背后的故事。与之相隔无数蹉跎岁月的我,眼睛所见的并不仅仅是一行行冰冷的文字,还有他们独一无二的气息——写作时的、生活中的,甚至还有他们的人生、他们的爱情,他们的欢乐与哀痛……

为期两个月的展览将于6月21日结束,据说,这是大英图书馆为期三年的大型文化交流项目“大英图书馆在中国:共享知识与文化”其中的一部分,除了在北京展出,还会在上海、乌镇、中国香港等地举办一系列的小型展览,将持续到2019年。

上篇:《摔跤吧!爸爸》:女性力量的反击与逆袭
下篇:《花香有蝶吻》
分享到

© 2019 中国妇女报
ICP备:京ICP备05037313号

↑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