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提示
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精神,将性别平等教育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已成为高等教育工作者的重要任务和使命。然而,目前我国高校性别平等教育依然面临教师性别平等意识有待提高、性别平等教育课程和学科建设缺乏性别视角,课堂教学环境存在性别隔离等困境。为此,应提升高校教师性别平等意识,在专业课程中融入性别平等知识,推动有条件的学校率先开设性别相关课程,将性别平等教育真正落实于教育教学的全过程。
■ 赵媛 敬少丽
2016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这在全国高校引发热烈反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内涵丰富,性别平等教育是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精神,将性别平等教育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已成为高等教育工作者的重要任务和使命。
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目的是立德树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如何成为一个全面发展的人?其中很重要的一点是,人应具有公平、正义、平等观念,并用这些观念处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的关系。教育学生树立现代的性别平等意识,可以引导学生认识人与社会、人与人的关系,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并且能够认识自身的性别,在尊重性别差异的前提下培育健全的人格。这既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特征之一,也是高等学校的重要使命。
高校性别平等教育面临的困境
高等教育是教导学生认识并形成性别平等观念最直接而有效的途径。目前,高校在开展性别平等教育方面已有进展,但也仍面临以下几个方面的困境。
高校教师性别平等意识仍有待培养。高等教育落实性别平等教育,需要教师本身对社会性别有认知并具有强烈的性别平等意识。若只是将各专业和学科教育的课程与教材内容加以改变,增加一些性别平等的教学内容,而教师本身对社会性别的认知与教学态度并没有与之相适应,依然传递社会性别刻板印象给学生,就无法将社会性别平等教育的精神真正落实。调查发现,有些高校女教师的性别意识导致了她们较低的性别角色期望,较低的成就期望和成就感。在她们进行教育教学工作中,其有关性别角色的言行、感情、态度、思维模式、行为模式和性别期望等,通过学生的接受、内化,逐渐形成了学生的性别角色意识。
高校性别平等教育课程和学科建设仍缺乏性别视角。教育从来都不会也不可能价值中立地进行知识传授的活动,教育实质上是一种社会控制和社会价值传导。学校则是社会与文化再生产的场所之一。当今我国高校各专业教育课程和学科、课程设计以及教材内容特别是人文学科的课程依然侧重男性所关注的领域和议题,而女性以及与女性有关的议题则被忽略、被遗忘,这样的课程教育所营造的性别话语,灌输到大学生头脑中,他们不经意中就会遵照所学的男性和女性的形象来思考和行动。其后果就是强化男性与女性既成的价值系统和社会角色。
高校课堂教学环境中的性别隔离现象并未得到消解。我国高校教育承担着促进性别平等、两性和谐发展和进步的重要职责,要创建有利于男女大学生自由平等发展的校园环境和课堂教学环境。研究发现,高校课堂教学中依然存在着不平等的性别互动、性别隔离以及教育资源性别间分配不公平的现象。性别隔离现象并未得到消解,而是逐渐由显性转变为隐性,这种在各专业、各学科教育教学中的差异性互动直接影响着男女大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积极性和自觉性。
将性别平等教育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的路径
性别平等教育植根于对每一个生命最基本的尊重,而高校是学习知识,生产知识,塑造和形成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场所。笔者认为,高校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努力将性别平等教育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
提升高校教师的性别平等意识与观念。高校性别平等教育的真正意涵就是让每一个大学生都理解人与人之间应该互相尊重,都能自尊而后尊重他人,都能从个人的生活体验中觉察出两性的差异,并学会欣赏和容纳他人的行为表现,共同享有社会资源,以建构两性互尊互重、平等和谐的社会。每一位教师,都应该自觉地、有意识地提升自身的性别平等意识,使自己摆脱传统性别观念的束缚,一视同仁地对待每一位男女学生。每一位教师都要以身示教,创造两性平等的教育环境,使自己的教学行为成为实践性别平等的楷模。
在专业课程教学中融入性别平等意识教育。性别社会化贯穿于人一生的性别认同过程,是一个人学习性别角色和规范的过程,更是一个人的社会性别建构的过程。课堂是一个复杂的社会场域,是一个多元文化的实体,教师和学生都会带着自己的主体意识和认同来到教室中,而这种主体意识和认同又由社会的阶层、文化、种族、性别等因素所塑造。因此,教师在专业知识的教育教学过程中,要有意识地融入性别平等意识教育,避免课堂上性别角色刻板化的工作分配,并提供给所有学生参与各项学习和活动的机会。教师的言行、情感、意志都是学生学习并模仿的榜样,通过教师的言传身教,贯穿在教育教学的全过程。
有条件的学校率先开设性别相关课程。在高校,社会性别和相关课程的设置正发挥着促进社会性别平等教育和社会性别意识培养的主要作用,有条件的学校应率先开设性别相关课程,建构具有中国特色的女性或社会性别课程,使之成为一门相对独立的学科。高校性别平等教育的本质,就是让每一位大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审视并解构自我潜在的性别偏见与性别迷思,真正认知和理解两性生理、心理以及社会层面的异同,建构两性共同发展与相互尊重的文化。针对目前各高校所开设的有关女性或社会性别课程体系松散和不集中等特点,有必要对高校社会性别课程的课程体系和内容进行整合和规范。
高校的教学过程是一个复杂的信息和情感交流的过程,也是一个思维方式形成和塑造的过程。教师与学生互动和交往的内容不只局限于知识传授和能力训练,教师的社会意识和态度包括性别意识、性别态度等也会对学生的性别意识、性别态度等产生强有力的影响。只有透过不同专业课程和学科教育的教师的自省后,形成社会性别平等观念和意识,对社会性别平等概念有强烈的敏感性,才能将性别平等教育真正落实于教育教学的全过程。
(赵媛为南京师范大学金陵女子学院院长、南京师范大学妇女/性别研究与培训基地主任,敬少丽为南京师范大学金陵女子学院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