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pcpaper.cnwomen.com.cn/Img/2017/5/m201705026ace904525094ca2a37e38cd9a88e9fc.jpg
编者按 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中长期青年发展规划(2016~2025年)》,作为我国第一个青年发展规划,该规划涉及思想
http://phpaper.cnwomen.com.cn/content/2017-05/02/038140.html

等待处理…

借鉴“关怀教育”理念 创新青年道德教育模式

——从性别视角关注《中长期青年发展规划(2016~2025年)》

2017/5/2

编者按

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中长期青年发展规划(2016~2025年)》,作为我国第一个青年发展规划,该规划涉及思想道德、教育、健康、婚恋以及就业创业等10个领域的具体发展目标,而青年思想道德培养和教育成为其中的一条主线。在“五四青年节”即将到来之际,《新女学周刊》特邀性别专家关注该规划。本文结合女性主义关怀伦理学所倡导的“关怀教育”,分析了在青年思想道德教育中借鉴“关怀教育”理念的必要性与重要性。

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中长期青年发展规划(2016~2025年)》(简称《青年发展规划》)指出,青年是国家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青年兴则民族兴,青年强则国家强。促进青年更好成长和更快发展是国家的一项基础性、战略性工程。作为我国第一个青年发展规划,《青年发展规划》涉及思想道德、教育、健康、婚恋以及就业创业等10个领域的具体发展目标。

《青年发展规划》重视青年思想道德培养

青年思想道德培养和教育是贯穿这10个领域的一条主线。前者目标主要体现为增强青年的使命意识和责任意识。促使他们养成勤学、修德、明辨、笃实的美德,以便在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和个人品德方面为社会作出表率。后者主要保证青年受教育的权利,帮助他们开阔视野、了解社会、提升综合素质,丰富创新实践平台,强化社会实践教育,鼓励青年参与志愿服务、社会公共服务和社会公益事业等实践活动。而在学校教育中,需要把立德树人,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法治意识、创新精神、实践能力作为重点任务贯彻到教育的全过程。由此可见,无论是青年思想道德培养还是教育都体现出以“立德树人”为先,以思想道德教育为主线的要求,这同时也为性别视角的纳入开辟了空间。

从性别视角分析《青年发展规划》,我们可以看到把“关怀教育”纳入到青年思想道德教育之中的必要性。“关怀教育”主要是由女性主义关怀伦理学所倡导的一种教育理念。而关怀伦理学伴随西方女性主义运动而出现于20世纪70年代,是建立在女性主义研究基础之上,强调人与人之间的情感、关系以及相互关怀的一种伦理理论。卡罗尔·吉利根和内尔·诺丁斯等人是著名的女性主义关怀伦理学家。

青年道德教育如何借鉴“关怀教育”理念

对于女性主义关怀伦理学家来说,关怀教育主要体现为四个方面。

其一,强调关怀美德的培养。关怀伦理学的核心概念是“关怀”,强调关怀是由道德情感、道德认识、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所构成的一种德性。关怀作为一种德性,来源于人的感觉。休谟认为,人们普遍具有某种同情他人的道德感,这是一种“积极的德性”。而诺丁斯指出,这种“积极的德性”要求具有两种而不是一种感觉。一种是自然关怀。它是人们原始的和最初的感觉,人们无须作出伦理努力便完全可以表现出自然关怀,例如母亲对子女的关怀便是如此。另一种是伦理关怀。它根源于对自然关怀的记忆,在缺乏自然关怀的情况下,人们需要通过自己曾被关怀的记忆来唤起关怀他人的感觉和意识,对自己提出“我应当”的道德要求,进而对他人的需求和痛苦作出反应和采取关怀行动。在诺丁斯看来,尽管自然关怀与伦理关怀是不同的,但这并不意味着后者的地位要高于前者,相反这两种关怀是相互依赖和相互促进的。

其二,倡导一种新的教育模式。在为《学会关怀:教育的另一种模式》中译本写的序言中,诺丁斯针对中国学校教育中的问题提出把“关怀教育”作为一种新的教育模式来统领其他教育的建议。她主张教育改革者应当试图突破单一的、受考试左右的课程设置,代之以一个更加人道的、重视学生全面发展,也有利于智力进步的教育。教育的主要目的是培养人的能力:关怀人、爱人、成为可爱的人。为了实现这一目的,关怀必须成为主导的学校教育趋向。青年人应当学会如何关怀作为物质和精神结合体的自我,学会如何关怀身边的他人和遥远的陌生人,关怀动物、植物和地球,关怀人类创造的物质世界以及学会关怀各种学科的知识。因而,教育者要思考的重要问题是:在引导青年探讨人类生活中最重要的问题和学习关怀时,如何能够同时促进他们的智力发展?

其三,强调建立一种关怀关系的意义。诺丁斯看到,海德格尔在广义上使用关怀概念,把它理解为人类的一种存在形式——它既是人们对其他生命所表现出的同情态度,也是在做任何事情时的严肃考虑,关怀既是最深刻的渴望,也是瞬间的怜悯,同时还是人世间所有的担心、忧患和苦痛。我们每时每刻都生活在关怀之中,它是生命最真实的存在。然而,诺丁斯却在赞同海德格尔这些观点的基础上,更为强调“关怀意味着一种关系,关怀是一种关系行为”的看法。她认为关怀是由关怀方和被关怀方构成的,因而关怀的本质因素在于关怀方与被关怀方之间的关系。它最基本的表现形式是两个人之间的一种连接或接触,一方付出关怀,另一方接受关怀。如果任何一方出了问题,关怀关系就会被破坏。这一理论对于人们的启示在于:不能仅仅把教育或者思想道德教育当成一种单方面的说教,而要试图建立起一种关怀关系,通过关怀方与被关怀方的努力共同来完成关怀行为。不论关怀方如何努力,如果被关怀方没有体会到这种关怀便意味着关怀关系的失败,或未被建立起来。因而,当我们对于青年思想道德教育的效果进行评价时,不仅要关心做了什么,更重要的是看关怀方,也就是教育者行为是否得到了被关怀方的认可和回应。

其四,强调实践活动的重要性。“关怀美德”“关怀教育”以及“关怀关系”的建立都需要以实践为桥梁,或者通过实践活动来实现。“关怀教育”不是要训练青年的道德推理,而是在实践中培养他们的关怀能力。诺丁斯主张教育是每一个人都必须参与的事业。学校和社会要尽可能地让青年人参与各种公益活动,在活动中注重的不是工作技能,而是关怀的能力。实践的目的是积累经验,因为关怀的态度和观念是由经验形成的。如果人们希望青年人能够为社会生活作好准备,就必须在关怀的给予中为他们提供获得技能和培养态度的机会。《青年发展规划》在谈及学校时,倡导要通过探索实施高校共青团“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等途径落实实践教育,诺丁斯也集中讨论过这一问题,主张学校应当为学生的课外关怀活动记学分,并通过这种方式把关怀教育制度化和常规化。

毫无疑问,《青年发展规划》是指引我国青年未来发展的一项战略工程,尽管所涉及的内容十分丰富,然而,“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贯穿这一规划,灵魂便是青年思想道德教育,而把女性主义关怀伦理学所倡导的“关怀教育”纳入到这一教育中必然会对推动这一规划的具体实施产生积极的影响。

(作者为清华大学哲学教授、博导)

上篇:没有了
下篇:西尔维娅·托雷斯-潘贝尔特:宇宙奥秘的探索者
分享到

© 2019 中国妇女报
ICP备:京ICP备05037313号

↑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