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下的文艺作品,如何构建和传播先进的性别文化,如何讲述新时代中国女性的故事和塑造多元、丰满的女性形象?本报特邀中华女子学院院长刘利群、全国妇联妇女研究所副所长姜秀花、中国传媒大学媒介与女性研究中心副主任王琴和中国妇女报社原编委宋美娅发声建言——
“文艺作品传播先进性别文化是其职责所在,也是作品生命力的需要。具有性别平等意识的文艺作品不仅可以为妇女发展提供良好的社会人文环境,也可以为提升作品的品质、建构负责任的媒体形象发挥重要作用。”
“影视剧中的女人,或混沌不开,琐琐碎碎,一地鸡毛;或贤妻良母,老实朴素,讷言木行;就算是教授、法官、干部,也往往会在关键时刻拎不清轻重,识不了大局。优秀的女性形象不能说没有,少。”
“在影视剧中,女性半边天需要更丰富的形象表达。我们需要生动的男性形象,也需要更多能代表这个时代的女性榜样。”
“文艺作品应该建立健全公共文化产品性别平等监管和评估机制,禁止文艺作品中出现带有性别偏见和歧视的内容,坚守男女平等的价值导向,促进男女两性守望相助、互相扶持。”
传播先进性别文化文艺作品的价值取向与创作自觉
■ 刘利群
在中国,以男女平等为核心内涵的先进性别文化的推进已经取得了相当大的进步,尤以在政治领域和法律层面上的表现为显著。从宪法原则的制定,到基本国策的确立,再到写入中国共产党的十八大报告成为执政党的纲领,表现出了历史性的发展和跨越式的进步,中国也由此成为国际社会主流公认的世界妇女发展的引领者。在弘扬与传播先进性别文化历史进程中,大众传媒一直发挥着重要的推动作用。文艺作品作为大众传媒的重要内容,同时也作为一种观念形态的重要载体,在对现实进行艺术再现的同时,也为传递并建构关于男女平等和妇女发展的思想与价值观念发挥了独特的作用。20世纪50年代初期,电影《刘巧儿》的拍摄与热播,推动了全国宣传贯彻新婚姻法的热潮,为废除包办婚姻、实行婚姻自由和建立一夫一妻的新婚姻制度营造了良好的文化环境,成功地展现了文艺作品发挥舆论引领和文化先导的独特魅力和强大效果。
文艺作品在推动先进性别文化建设的同时,一直以来某些作品甚至一些美誉度和收视率双高的作品,仍然存在着性别与文化误读的现象,存在着对女性的刻板化再现甚至歧视现象,也是不争的事实。
文艺作品不仅是艺术内容与形式的载体,同时也是思想与价值观念的传递工具,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文联十大、中国作协九大开幕式上的讲话》中所指出的:“对文艺来讲,思想和价值观念是灵魂,一切表现形式都是表达一定思想和价值观念的载体。”文艺作品所具有的社会性别文化的导向功能与教育功能,决定了这些文艺作品不仅创作了虚构故事,带来了艺术享受,同时也建构了性别认知与性别观念,进而影响着社会的价值判断、生活方式与个体的文化理念与行为特征。由此可见,文艺作品与性别文化的传播密切相关。
对文艺作品的解读与评价有多个视角与维度,但无论有哪些维度,先进的性别视角都是不可或缺的维度之一,而文艺产品本身是否具有先进性别意识和先进性别文化理念亦是作品的重要考量标准之一。是否具有性别意识不仅关系到妇女形象与妇女发展环境,还关系到作品及其传播媒介的社会形象,关系到先进性别文化建设乃至中国多年努力构建并已取得成效的良好的性别平等的国际形象。
当前,国际社会普遍认为,一个社会文明的程度与对妇女受重视的程度成正相关, 也就是说一个社会的文明程度取决于社会对少数或者弱势群体的尊重程度。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也明确提出了“平等”“公平”的价值导向。这就意味着媒介工作者的性别意识和媒介产品的性别再现不仅关乎作品的品质而且关乎创作者与传播者的价值观念。
诚然,任何一部文艺作品都有其自身所追求的核心价值观念,为了赢得大多数观众的认同,这些观念又常常反映出主流意识形态的观点与价值取向。而鉴于主流意识形态是由政治意识、文化秩序、市场经济、性别立场等多方面的思潮共同形成,这种意识形态构成的多样性使得性别观念常常成为非主要考虑要素而未能受到应有关注。特别是在某些主流意识形态得到了普遍的或权威的支持的逻辑框架下,性别问题更容易被看作是细枝末节而被忽略或消解。
此外,媒介机构与产品高度市场化与收视率导向的消费主义特征也为某些性别的刻板呈现与歧视观点的出现提供看似正当性辩护。在市场原则渗透到社会生产与社会关系的背景下,在唯收视率、唯点击率的市场风气作用下,市场优先论以满足观众为名,而行消费女性、边缘化甚至贬低女性之实。随着媒介竞争激烈程度的增加,一些文艺作品有意或无意地成为单纯满足商业目的与表达非先进性别意识的同谋。
与文艺生产市场导向同时发挥作用的还有所谓艺术创作自由论的观念,文艺作品产出的高度个人化使得文艺产品常常被看作是个人艺术素养与创作能力的体现。当然,从一方面看,媒介机构中自由论和责任论纷争一直持续进行,但无论如何,追求内容与形式的新颖与高收视率是不应以牺牲追求公平和正义为成本的,追求部分人的公平正义不应以牺牲另一部分人的公平正义为代价。无论责任论与自由论的争论结果如何,公众的自由高于媒介的自由,理应是传媒及文艺产品既定的原则立场与职业遵循。
虚构类文艺产品虽然不是对于现实生活的如实呈现,但因其(尤其是现实主义风格与题材的作品)对于现实生活真实地再现与还原,会使受众将艺术作品呈现的建构性真实认作是事实本身。文艺作品中的两性形象和两性关系常被看作是社会生活中的性别分工、性别关系、女性生存方式的高度提炼与真实写照,从而对真实生活中的社会角色与社会关系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文艺创作是艺术家从事和传播艺术作品的生产过程,因此,与作品创作者和传播者自身的背景、认知与价值取向密切相关。作品的立场是创作者既有自身认知的反映,也是自身意愿的体现。由此,可以看出,一些文艺作品中存在的问题表面上是性别视角的缺失与弱化,实际上反映出创作者对女性能力的认同不够,对性别歧视的不敏感等问题,这些具有性别刻板印象或偏见的内容与思想被编织进了既有的叙事框架中,则会使需要改变的现有的性别秩序与结构得以进一步强化。
仔细分析可以看出,包含性别刻板印象内容的文艺作品的出现,主要基于性别知识的不足、性别意识的不强以及性别先进文化的标准、界限不清等问题。此外,意识形态主流文化中更多地强调与男性特征相吻合的个人能力、社会贡献,以及市场化带来的自利与竞争的价值观念,都为文艺作品迎合而非挑战既有意识形态提供更多的土壤与辩解的理由。
同时需要指出的是,在人类历史中,由于女性长期处于较为边缘的地位,以及社会分工与地位高下的固定化,也造成了女性对于自身弱势处境的不敏感与合理化认同,导致对一些没有性别意识的文艺产品所产生的影响认识不足,甚至内化为自身的理解与感受;而研究者解释社会现象、提出合理想象、寻找构建先进性别文化的理论工具的不足,使得文艺作品传播先进性别文化的路径仍然有待探索与清晰。
文艺作品如何传播男女平等的先进理念既是世界性的问题,也是世界性的共识。有鉴于此,201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全球出版了《媒体性别敏感指标》,通过制定标准,来衡量媒介机构和媒介产品的性别敏感度、认知度与共识度,进一步规范媒介机构和媒介产品的生产等行为,进一步要求媒体及其作品在推动性别平等的进程中发挥作用。
综上,文艺作品传播先进性别文化是其职责所在,也是作品生命力的需要。具有性别平等意识的文艺作品不仅可以为妇女发展提供良好的社会人文环境,也可以为提升作品的品质、建构负责任的媒体形象发挥重要作用。
在此,有必要认真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所指出的:“广大文艺工作者要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旗帜,充分认识肩上的责任,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生动活泼、活灵活现地体现在文艺创作之中,用栩栩如生的作品形象告诉人们什么是应该肯定和赞扬的,什么是必须反对和否定的,做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
我们有理由期待,通过更多的优秀的文艺作品,可以促进先进性别文化的传播与公正良好媒介形象的构建,从而达到“发时代之先声、开社会之先风、启智慧之先河”的价值目标与创作自觉。
(作者系中华女子学院院长)
文艺创作者应提升性别素养
■ 姜秀花
先进性别文化是男女平等的社会关系在意识形态上的反映,它公正评价妇女在创造人类文明,推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妇女与男子应该具有同等的人格与尊严,同等的权利与地位,提倡男女平等相处、相互尊重、共同进步、协调发展。倡导以男女平等为核心价值的先进性别文化,对于丰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内容,增强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引导公民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进男女平等与社会和谐发展意义重大,也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
文艺作品作为一种观念形态,具有重要的价值引领作用。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创作生产更多传播当代中国价值观念、体现中华文化精神、反映中国人审美追求,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相统一的优秀作品,是国家“十三五”文化发展规划的主要任务之一。而凝聚推进性别平等的强大正能量,推进先进性别文化建设,同样是文艺作品特别是主流文艺作品不可推卸的历史使命。近年来,一些文艺作品在传播先进性别文化、展示新时代女性风采方面作出了许多贡献,发挥了很好的价值引领作用,但也存在不可回避的问题。主要表现为对妇女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半边天”作用反映不足,贬抑女性角色和价值、刻板化女性形象等复制和传递落后陈旧性别观念的现象还比较突出,从而误导了公众对女性的评价和认知,影响了男女平等价值观的传播与践行。
2015年9月习近平主席在全球妇女峰会讲话中提出,要努力构建和谐包容的社会文化,消除对妇女的歧视和偏见。要以男女平等为核心,打破有碍妇女发展的落后观念和陈规旧俗。2016年11月李克强总理在第六次全国妇女儿童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提出,要加强对文化市场、传媒和网络的监管,坚决制止危害青少年健康成长和贬损女性形象的不良信息传播。加强舆论引导,大力宣传妇女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的时代精神,生动展现在党和政府关怀下儿童健康成长的良好风貌,让尊重和关爱妇女儿童成为国家意志、公民素养和社会风尚。作为先进文化建设的重要表现形式,文艺作品在宣传倡导先进性别文化,培育公民性别平等素养和引领性别平等社会风尚方面应该也可以发挥更好的作用,重点应该在以下方面丰富内容和突出特色。
一是尊重妇女的主体性和创造性,弘扬妇女的“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精神。女性的主体性是女性对自身力量和能力的一种肯定,从而更加自觉、能动、积极、创造性地从事某种活动。妇女解放和妇女发展需要女性主体性的确立和创造力的发挥,广大妇女也在实际行动诠释着“四自”精神,不断实现自己的价值,推进了妇女解放进程。文艺作品应大力宣传女性的“四自”精神,挖掘先进典型进行创作和宣传,摒弃对卑弱、依附、花瓶女性形象的渲染,不媚俗不低俗,积极营造尊重女性人格智慧品德才干的社会氛围。
二是尊重女性的社会价值和贡献,全面客观呈现妇女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半边天”作用。几十年来,“妇女能顶半边天”不仅是一句响亮的政治口号,更是一种强大的妇女力量。特别是随着法律政策和性别平等机制保障的不断完善,妇女在国家“四个全面”发展战略布局和“五位一体”建设中的能量发挥已经无所不在。文艺作品要客观反映妇女努力奉献的积极正面形象,引导舆论关注妇女的社会角色和贡献,打破对女性认识的局限。
三是尊重女性角色的多样性,平衡呈现女性的社会和家庭角色。社会发展与文化的多元和开放为女性提供了更多的选择权利和机会,女性在社会物质文化生产、人类再生产、社会管理等各领域都发挥着不同的角色或多重角色作用,大多数职业女性在平衡家庭、工作方面游刃有余,文艺作品应该多面向呈现妇女的角色承担和作用,而不是非此即彼,突出甚至丑化传统性别规范、分工和价值评判下的女性家庭角色和婆婆妈妈形象,防止将“事业成功”与“家庭幸福”的女性形象对立起来。
四是尊重男性的家庭贡献,倡导平等和谐的家庭性别关系。随着男女平等基本国策的贯彻落实和男女平等观念的不断宣传倡导,许多男性成为男女平等的坚定支持者和实践者,特别是在家庭领域,越来越多的男性积极发挥在家务劳动参与和家风传承、子女教育中的作用,为家庭和睦和家庭性别关系平等作出贡献。文艺作品在表现这些男性时应该给予充分肯定和大力宣扬,而不是把他们视为缺乏男子汉气概的围着围裙的小男人。男性不仅仅要成为支持者,更要成为参与者和行动者,把男女平等理念贯穿到家庭生活与社会实践中。文艺作品应正面回应和肯定这些变化,消除传统的性别刻板定型观念。
文艺作品履行好传播先进性别文化的使命,需要提高编导者的性别意识,使其自觉承担起讲好中国妇女故事,塑造好中国妇女形象的任务,让作品更容易为女性所认同并产生共鸣,得到启迪和指引。同时也应该建立健全公共文化产品性别平等监管和评估机制,禁止文艺作品中出现带有性别偏见和歧视的内容,坚守男女平等的价值导向,促进男女两性守望相助、互相扶持。我们有理由相信,在国家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历史契机下,文艺工作者一定能创作出无愧于民族、无愧于时代的文艺精品,也一定会将先进性别文化作为一股清流,引入自己的作品,浇灌文艺的百花园。
(作者系全国妇联妇女研究所副所长)
单一的故事,是危险的
■ 宋美娅
小院昨夜起东风时,几家邻居就开始把餐桌搬到院子里了,虽是寻常百姓,淡食素汤,谈笑却常关风雅,比如说,“杨排风就是个天波府里的烧火丫头,十八般武艺样样在行啊。”对门的那位阿姨,认字不多,杨门女将里的人物都能说出个一二来,她的知识哪来的?戏院里看来的。那时候,没有电视,戏院就是娱乐中心,戏院里上演的戏码,影响着小城里人们的意识形态,少年的我,就是在众人的热情言谈里知道了寇准背靴,杨排风率军征西,眼前迷离地想见当年那些桃花马上威风凛凛,敌血飞溅石榴裙的巾帼英雄。
有了电视,影视作品在更广大的范围内,以更便捷的方式进入人们的生活,影响着人们的意识形态。
我现在较少看电视剧,其中一个原因就是,电视剧里的女性形象看着容易撮火,特别是前些年热播的那些家庭伦理剧,偶尔瞥上那么几眼,就见婆媳大战,丈母娘和婆婆互撕,小媳妇一肚子鬼怪心眼,把男人逼得抓狂。依我有限的观影视剧的经验看,被塑造在影视剧中的女人,或混沌不开,琐琐碎碎,一地鸡毛;或贤妻良母,老实朴素,讷言木行;精明能干的又有点狐媚子,就算是教授、法官、干部,也往往会在关键时刻拎不清轻重,识不了大局。优秀的女性形象不能说没有,少。
这样的故事,这样的形象集纳了对女性的偏见,而且,几十年来鲜少改变,在人们闲聊喝茶中,不知不觉浸入意识,形成认知,把歧视女性的观念复制、复制,一代又一代。
我们知道,男女平等,在法律条文上好实现,我们早就在宪法中写明了男女平等的政治主张,又有基本国策在那儿立着。但是,现实的改变却步履蹒跚,为什么,因为重要的是文化的基因太难改变。这个文化说来广泛,包括习俗,民风,也包括一些制度,比如男婚女嫁,子随父姓,文学创作,影视作品自然也在其中,而且,艺术作品因为有感染力,对人们的思想意识有着更加特殊的作用。
要说影视剧的编剧、导演是有意贬低女性,或许过于武断。他们可能是无意识之中如此落笔,原因不外乎,一个,他们也是红尘中人,传统观念不会故意绕过他们,他们的思想意识里就是这么看待女性的;再一个,是现实生活的反映。现实中,在重要岗位上工作的确实是男的比女的多,家务活儿确实是女的承担得多,确实是女处长再能干不赶快结婚也是大问题。
不管是有意还是无意,屏幕或银幕上的女性形象,很多被污名、被标签化。有一位叫奇麻曼达·阿迪契的尼日利亚籍女士做过一个叫着“单一故事危险性”的演讲,主要的意思是说,我们被灌输的一直都是单一的故事,这样单一的故事非常危险,因为它指定了一个单向的认知,如果反复灌输,最终公众就会丧失独立思考的能力。并且,如果将一群人一遍又一遍的呈现为一个事物,时间久了,他们就真的变成了那个事物。阿迪契还引用了一位诗人的话:“如果你想剥夺一群人的权利,最简单的办法就是讲述一个关于他们的故事。”
关于女人,我们是不是也被灌输了单一的故事。把女性置于一种既定的印象中来表现,写再多的作品,也是单一的故事,它一样是危险的。我们知道,现在城市女性受教育程度不比男性差,甚至女孩子们的成绩还更好,但为什么最终还是男性的事业成就更大;现在经济发展了,为什么女性和男性的收入差距却在拉大;社会文明进步了,而性别平等观念却依然蹉跎逶迤?文化中对女性各种各样的钳制和制约,通过方方面面撕扯着她们束缚着她们,而那些观念从哪儿来的?遍布所有信息之中,充满我们的呼吸和视野,我们浸染其间,习焉不察。
可是还有许多动人的女人的故事没有讲述出来,并不是说一定要是那些特立独行的女人,就算是普通人的生活,用不同的目光去注视,不同的方式去讲述,也是不一样的故事。
有一年,我到一个村子去采访,村子里要种树,有一个专家小组指导种树,其中专门有一个性别问题专家,种树还扯上性别问题?是的,好像还挺重要,起码开会时增加了妇女发言的权利。其实,讲什么故事,怎么讲故事,由谁来讲,有多少故事可讲,这一切都取决于权力,话语权里也是有性别问题的。我们提倡用先进的文化引领人,一定不可缺少先进的性别文化。
瞭望青山多妩媚,不一样的眼光会看到不一样的新奇,先进的性别观就是另一只眼,它会让创作者有新的灵感,新的发现,讲述多元的故事。
(作者系中国妇女报社原编委)
影视剧中时代女性的缺憾
■ 王琴
近来,一些热播影视剧中对于时代女性的塑造引起了公众的很多质疑。在这些影视作品中,我们很少看到正能量的女性角色,触目所及,女性形象都带着或多或少的阴影。她们常常是权色交易中的红颜祸水,是缺乏进取意识的傻白甜,是情感空虚的欲望主妇。偶尔有几个贤良的好女人角色,也基本是传统性别文化对女性规训的折射和反映。当前的影视剧中,时代女性的形象往往单薄、刻板,被负面标签化的现象广泛存在。女性角色大多没有丰满的性格,只有丰满的身材。
有人辩解说,这些时代女性的形象不过是当下社会现实的真实反映。影视剧只是把令人尴尬的现实揭开给人看罢了。但是,艺术作品总是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打动人心的作品,需要创作者对于社会有深入观察,对于人物有深刻把握,对女性的命运有深切的理解,这样的作品才能得到观众的情感共鸣。热播剧不是编剧和导演的自娱自乐。作为大众媒介产品,它要面对的是最广泛的受众。在高度媒介化的社会中,人们对于一些女性群体公众形象的认知,往往是通过大众传媒如新闻报道、影视作品等来获得。热播影视剧的女性形象传播具有很强普及性和影响力,直观生动地型塑了时代女性的公众形象,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们对于女性群体的认知和态度。
影视剧行业一直面对着激烈的市场竞争,每年推出的各种剧集都在努力争夺收视率和点击率。一部影视剧能够脱颖而出,成为舆论关注的热播剧,无疑是行业内的大赢家。赢得了观众的口碑,又赢得丰厚的利益。热播剧得到大众的追捧,人们不吝赞美,感叹艺术作品的魅力和影响力;同时也会受到很多议论,人们热议剧情,对作品提出更高的要求。热播剧之所以能在一定时期成为舆论关注的焦点,是因为它深刻切中了社会的痛点和观众的痒点,迎合和折射了当下社会的热点现象。另一方面,热播剧作为具有广泛社会影响的媒介产品,也往往承载着一个时代的主流价值观,成为反映社会现实的文化符号。 因此,对于热播剧在社会文化发展中的价值引领作用,亟须加强重视。
影视剧不仅要折射生活,更要引导社会价值观。对于女性这样一个占据“半边天”群体,影视剧要树立的女性形象,不能仅仅是这个社会中少数的,处于阴影中的女性。世界辽阔,女性群体的成长和成绩也是真实而丰富的。相比我们在影视剧中看到的很多丰满立体,令人爱、令人恨的男性角色而言,当前影视作品中女性角色还难以撑起半边天。我们不得不面对一个现实,很多影视作品对女性的角色认知可能是滞后于时代的。在这些作品里,女性的形象还停留在单一和低层次的位置,缺乏对女性角色的丰富呈现和多元化描摹。大多数影视作品中,女性角色像一个个扁平化的影子,缺少这个时代的女性榜样。我们很难在影视剧中看到一些令我们感动的女性群体形象。新时代的女性在哪里呢?我们推崇的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的女性在哪里呢?女性形象的单薄,会不断固化公众对女性的刻板印象,也带来公众对于一些女性群体的误解。例如,在一些热播剧中,女性干部群体不是剩女就是情妇,大多都是靠裙带关系和权色交易上位。这些女性形象的传播无疑会让女干部的公众形象受到很大的负面影响。
影视剧是一个时代的文化风向标,需要站在推进社会发展的高度,肩负起社会责任,引导社会价值,影响社会舆论。在影视剧中,女性“半边天”需要更丰富的形象表达。我们需要生动的男性形象,也需要更多能代表这个时代的女性榜样。为了提升影视作品的积极影响,影视剧的创作者需要提升性别意识。同时,也建议相关部门制定和落实具有社会性别意识的文化和传媒政策。完善传媒监管机制,增加性别监测内容。鼓励媒体关注性别议题,推广性别平等。通过塑造全面和丰富的女性角色,推动影视剧产生更为重大的社会意义。
(作者系中国传媒大学媒介与女性研究中心副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