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孙敏
爷爷是一位乡村教师,中年丧妻,后来再婚,到晚年又离异。他三个儿子都在县城工作、定居,他刚退休后一段时间,在三个儿子家轮换着住,但和儿子儿媳们住一起总是感到种种不适应,城里的楼房也让腿脚不灵便的他产生了太多的不安全感,而且搬来搬去的折腾,老人也难以承受,最后,他选择了回乡独自留守。
2016年4月,年近80岁的爷爷执意从县城儿子的家,搬回生活了大半辈子的乡下老房子,过起了自主养老的生活。
回到农村生活的爷爷,尽管是一个人,但他内心是满足的、轻松的,甚至是自由的,当然孤单也是难免的。爷爷的生活物质主要靠儿子们和家里父老乡亲帮忙送来,堂叔家每个月给爷爷送一袋大米,猪肉则由相熟的猪肉贩子送上门来,儿子们每周回来两三次给老人提供新鲜蔬菜、豆腐、鸡蛋等食物。
爷爷虽然腿脚不便,但能够缓慢行走,双手也还灵活,所以,回到乡下后爷爷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学会做饭、炒菜。在学习新事物的过程中,爷爷发现了自己的能力,至少说明没有子女在身边他依旧还可以照顾好自己,这对他来说是一种莫大的自我安慰和自信重塑。
爷爷在乡下的生活虽然“寒碜”,倒也自在。
生活的“寒碜”体现在老人吃穿住用方面极其简单。一日三餐,每餐就是简单的白米饭外加自己随意炒的小菜,连炒肉也只是偶尔做,主要靠儿子儿媳们平时带点荤菜来改善一下伙食。穿着方面,虽然冬天的毛衣、保暖内衣、棉衣等等,儿子儿媳也都给他老人家准备着,但爷爷只喜欢穿自己买的一些假貂毛、假羊毛的衣服。家里有一台半自动洗衣机,但爷爷很少用,还是习惯用手洗洗轻薄的衣服。
生活的自在则体现在老人能够随心所欲地做自己想做的事情。比如,想吃新鲜蔬菜时就在门前开片四五平方米的菜地种种,上农家肥而不用担心市面上的化肥农药;想什么时候吃饭就什么时候做饭,而不用顾及饭点。如今,爷爷在家门口已经开出了两片蔬菜地,看着种子发芽、长大、成熟,爷爷便觉得生活有了一丝生机。
在留守的过程中,为了不让后人背上“不孝”的骂名,爷爷想法让自己活得体面些。当有人同情爷爷现在的境遇时,爷爷总是这样安慰着自己和别人:“他们(儿子们)都是国家的办事员,他们有他们应该承担的社会责任,不可能天天在家或者往乡下跑来照顾我,照顾不到是正常的。”
为了说服三个儿子同意自己一人下乡生活,爷爷也是这样给他们分析:“这是我自己的选择,你们都已事业有成,我的孙子孙女们也个个听话、有出息,这一年在你们家里轮养,也算是享了你们的清福了,这一辈子满足了!所以不论我死在哪里,都可以瞑目,你们把我送走,了了我的心愿,便是大孝!”
近80岁的高龄老人,原本应是安享晚年、安享天伦之乐,却陷入了独自留守的养老生活,这既有社会原因,也有个体偶然性的原因。如果爷爷能够行动自如,凭借着养老金他可以过惬意的生活;如果晚年不离婚,他也不至于一个人孤单单地生活;如果爷爷在年轻一些的时候能够与几位儿子儿媳多相处,也许就不会有轮养期间种种不适应;如果……我想了很多的“如果”,但这些“如果”都是在改善偶然性条件的前提下的更好选择,并不具有普遍性。
就目前来看,爷爷选择回乡独自留守,重拾自己想要的生活,虽然看似“寒碜”,却获得了尊严乃至某种意义上的自由,而这种养老方式所需的资源只有两种:一是政策的兜底养老——养老金,以此保证自己最基本的物质生活;二是一个适合老人生活的乡土环境,它既包含着乡土熟人社会中的社会关系再利用,也包含着乡土空间对类似高龄老人的适应性。如此,爷爷获得了虽不是最好,但至少不是最坏的老年生活。
但是,“老有所养”养在哪里、怎么养,才能让像爷爷这样的老人既有尊严又有价值地活着,而不是被当作家庭负担、社会包袱,孤独地生活在某个角落?这仍是一个值得所有人思考的问题。
(作者系武汉大学历史学院博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