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一年一度的清明节即将来临。清明这一天,海内外的华人都会以扫墓、祭拜等不同形式,纪念先人。而几千年来中国封建社会男尊女卑的传统和男性中心的父权制文化,一直影响着传统的祭祀文化和丧葬文化,至今仍遗留在部分中国农村中。我们应以“男女平等”为准则来审视和改革丧葬制度和祭祀活动,将性别平等、生态文明等理念贯穿到丧葬制度和祭祀活动中,提高国民的生命质量和文明素养。
■ 刘伯红
一年一度的清明节即将来临。始于周代的清明节,据说至今已有2500多年的历史。清明原本是中国二十四节气之一,位于春分之后。每逢清明,大地回暖,万物复苏,是农业耕种的重要时机。借助于大自然的生命力,先人们将清明节作为重要的祭祀节日,世代延续下来。近代,这一绵延数千年的传统节日——清明节,被确定为法定节日。在这一天,海内外的华人,都会以扫墓、祭拜等不同形式纪念先人。
一个外嫁女回家祭扫的故事
前些时候,我去南方某地出差,听到一个很有意思的关于祭祀的故事。
某村的老百姓集资盖祠堂。不幸的是,祠堂竣工后,人们才发现,由于施工人员缺乏经验,祠堂的结构和朝向,都盖反(错)了。按照当地风俗的说法,这会给全村的族人们带来灾难。
按照中国祭祀传统,祭祀的场所可分为墓地或祠堂。国人以墓地祭祀最为普遍,俗称“扫墓”,城乡皆宜。另一种形式是祠堂祭,也称庙祭,是一个宗族的人聚集在祠堂共祭祖先,这种形式在南方农村比较普遍。祠堂不仅成为祭祀之地,还是村中同族人议事和聚会之地。南方农民生活富裕后,修建祠堂的村子也多了起来。
祠堂盖反了,影响到人们未来的命运,成为村中一件大事。人们请来一位著名的风水先生,请他出主意,想办法。最后,这位风水先生说出一个可以帮助村人“消灾”的办法:请村里所有嫁出去的媳妇回到村里来祭祖,就可以使村人“转运消灾”。要知道,祠堂一般是不许女性进入的,特别是嫁出去的媳妇。
村民们立刻把嫁到外村的媳妇们请回村里,请她们到祠堂为自己娘家人祭祖,到墓地为娘家人扫墓。根据此地习俗,女儿们一旦嫁到婆家,就失去了为自家亲人扫墓的权利,每逢祭祀之时,只能作为夫家的一员祭祀夫家的先人。一下子,回村的媳妇们沸腾了,在意外和惊喜中,尽洒对自家逝去亲人的祭奠之情。
这个村庄出嫁女可以回村祭扫的消息很快传遍周围的村庄,引起极大的反响:周围村子的媳妇们纷纷要求回自己娘家祭扫。自家的先辈也是亲人,为什么出嫁后就不能为自己家人扫墓祭奠?她们常常在月光中,在异乡的土地上,在自己的心中和泪水中,默默悼念娘家的亲人。
让我特别高兴的是,当地的妇女组织——妇联得知了这件事,她们特别请了当地的电视台,在新闻节目中宣扬这个村外嫁女回家祭扫的故事,支持出嫁女移风易俗回乡祭祀的行为,为当地农村妇女争得了平等的祭扫权利。
祭祀文化和丧葬文化中的移风易俗
尽管中国的祭祀文化历史悠久,但是,它还是随着社会的发展不断变化与革新,使传统不断植入现代文明。
例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祭祀的主要对象是先祖、鬼神和家人。随着科学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现代祭祀的主要对象变为先祖、先烈和家人。与封建迷信紧密联系的鬼神祭祀悄然退出了祭祀文化,代之而起的是追思与怀念1840年以来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自由幸福,在历次斗争中牺牲的人民英雄,显示了中华祭祀文化的内省能力和凝聚力。
再比如,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的富足,祭祀的祭品发生了很大变化,由通常的食品、酒水或鲜花,逐渐发展成仿制的金钱、股票、电视、手机、冰箱,甚至汽车、游艇、别墅,渗透着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消费主义和奢靡之风。随着环保意识和文明理念在社会中的传播,鲜花逐渐取代着各种奢侈品,表现了中华祭祀文化中追求文明和自我约束的精神力量。
还比如,中国历史上的丧葬传统是土葬,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的20世纪50年代,中国领导人以身作则进行殡葬改革,推动了以火葬代替土葬的革命,使火葬的理念和做法为民众所接受,大大节约了中国宝贵的耕地和资源。当今,人们又开始接受生态葬的方式,将火化后的骨灰,撒向大海、树木、花坛、草坪,滋养自然,情留人间,达到殡葬文化中高度的天人合一的文明境界。
同此,我们也理应反思、梳理和改革传统祭祀和丧葬文化中性别不平等的做法,努力实现人与人之间的平等和文明。
从社会性别视角反思传统的祭祀文化
几千年来中国封建社会男尊女卑的传统和男性中心的父权制文化,一直影响着传统的祭祀文化和丧葬文化,至今仍遗留在部分中国农村中。
众所周知,在某些地区的农村,丈夫去世,无论妻子年龄比丈夫大还是小,都要为丈夫戴孝(或戴黑箍);而妻子去世,丈夫则没有戴孝(或戴黑箍)的责任。父母离世,能给父母行大礼的,只能是男性的后人及其媳妇,女儿不行。娘家父母去世和婆家父母去世,出嫁女都要着孝服,叩大礼,守灵和守孝,身兼两重身份;而同样是女婿和儿子两重身份的男人,则只需给自己的父母穿孝服,行大礼,守灵,守孝;而岳父母去世,则是以客人的身份参加葬礼。
在入殓、送葬和下葬的过程中,家庭的男性成员按照与逝者关系的远近和辈分排序,参加打幡、抬棺、入土等仪式活动,是媳妇的女性成员可排在男性后面,但其角色主要是“哭丧”,儿子可以“捧骨灰”“遗像”等,若家中无儿子,可由亲戚家的儿子替代,女儿则没份。
祠堂中祖先的牌位,通常为男性,鲜有女性,特别是未嫁女性终老后,其牌位不能入祠;在祠堂保留的族谱中,多为男性系列,女性只有作为妻子才能入列,在以男性血统为序的规制下,女儿则无列入族谱的资格;在祠堂进行的各种活动,特别是讨论族中或村中的大事,均为男性成员的特权。如上面的故事所述,女性仅是作为给族人“消灾”的特例,才被“破格”进入祠堂,这羁绊着农村妇女地位的提高和妇女参政的进程。
这些祭祀和丧葬习俗,虽是民间流传,但却淋漓尽致地反映出“男尊女卑”“重男轻女”的文化价值,是封建社会父权文化的遗留,仍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们,特别是村民的观念和生活。
中国正在走向民主、平等、文明和可持续发展的进程,“男女平等”已经作为宪法原则和基本国策纳入我国的政治生活。我们应以此为准则来审视和改革丧葬制度和祭祀活动,将性别平等、生态文明等理念贯穿到丧葬制度和祭祀活动中,提高国民的生命质量和文明素养。
(作者为中华女子学院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