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pcpaper.cnwomen.com.cn/Img/2017/3/m20170321230f2d7bb3dc48f997506eed79dc8457.jpg
编者按 家暴过去被认为是家庭私事,社会性别理论揭示了家暴是由社会的制度和文化导致的。家暴咨询应坚持运用社会性别原则进行价
http://phpaper.cnwomen.com.cn/content/2017-03/21/036952.html

等待处理…

家暴心理咨询如何运用社会性别原则进行价值干预

2017/3/21

编者按

家暴过去被认为是家庭私事,社会性别理论揭示了家暴是由社会的制度和文化导致的。家暴咨询应坚持运用社会性别原则进行价值干预,遵循“以妇女为本”的思路而不是“以家庭为本”的思路;理解受暴者的顺应态度,引导她们从顺应向改变的方向迈进;进而赋权妇女,唤起其主体意识,促进她们摆脱对施暴者的依附关系,恢复对生活的希望。

■ 王行娟

在家暴咨询中如何运用社会性别原则并进行价值干预?多年来,北京红枫妇女心理咨询服务中心进行了探索,为此,笔者特结合相关实践加以深入思考。

社会性别理论揭示家暴真相

家庭暴力过去被认为是家庭私事,是男人当好一家之主的“手段”。而社会性别理论揭示了家庭暴力的出现不是因为女人有问题,家庭暴力是由社会的制度和文化导致的。消除家庭暴力,必须摒弃主流社会存在的男尊女卑的旧观念,运用社会性别的观念和视角进行审视,引导妇女反对家庭暴力。

但运用社会性别原则进行家庭暴力咨询,就违背了主流心理学价值中立的原则。价值中立强调咨询师要严守中立,无条件接受来访者,要做到不规劝,不判断,不指导,不主动。这个理论认为,来访者不仅能了解自己,而且可以学会解决自身的问题。咨询师不判断,是指对来访者的价值观不作评论,无条件认同。不指导,是指不给来访者提供问题的答案和不同的价值观念。不主动,是不干扰来访者的思路。咨询师要超越双方价值观念的冲突,采取中立的态度。咨询师在咨询中只要表达共情、理解和无条件的积极关注,创造出一种安全、尊重、理解的心理气氛,来访者就能重构自我概念,增强个体的自我整合与自尊,成为一个充分起作用的人,可以自行解决所遇到的问题。

对于价值中立的原则,心理咨询的不同流派有不同的看法和做法。如行为主义疗法就认为价值干预是不可免的;认知疗法也认为,只有改变来访者的不合理信念,进行价值干预,才可能取得治疗的效果。

家暴咨询需进行价值干预

长期以来,以男性中心观念为原则衡量一切事物的标准存在于社会中,以男性至上原则为中心的认识模式、思维模式和社会构造模式,具有超历史和非历史的作用。这导致真正意义上的价值中立根本不存在。所谓的价值中立,其实就是以男权为中心的价值观念,是从男性的角度出发,由男性立场来定义女性,充满了性别的偏见。

女性主义对传统的歧视妇女的观念和做法持批判的态度,将价值中立的客观性原则批判为父权制文化的男性中心主义的典范。正是女性主义者运用社会性别的理论,进行“为了女性”的有“价值导向”的研究,才让家庭暴力这个对妇女危害极深的社会毒瘤走进社会的视线,并逐步形成全社会反对家庭暴力的共识和行动。

据全国妇联调查,受暴妇女要在挨打35次之后才会向社会求助,有人受暴长达20年之久。受暴妇女所以停留在暴力关系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她们接受并内化了传统性别文化对妇女规范的要求,产生了信念和认知的偏差。因此,妇女热线对家庭暴力个案的咨询,需要对求助者进行价值干预,灌输社会性别观念,帮助她们清理和反思传统旧观念的影响,唤起她们的主体意识,为争取应有的权利而抗争。

妇女热线所作的价值干预是适度的。所谓适度的价值干预,不是对倡导社会性别观念的原则有所保留,而是以来话者为中心,以真诚、关怀的态度对待求助者,不对求助者的价值观念进行判断,不强求求助者按照咨询师的意见去做,实现求助者的自觉和自决。在这方面,妇女热线与心理咨询所倡导的原则是一致的。我们所做的,只是给求助者一个全新的视角,扰动她们原来的思维,帮助她们用另一种角度来看待家庭暴力问题,改变她们的认知,从家庭暴力痛苦的深渊中解脱出来。

如何运用社会性别原则开展咨询

——将“以家庭为本”改变为“以妇女为本”

对家庭暴力的咨询,有两种思路,一种是以“家庭为本”的思路,另一种是“以妇女为本”的思路。“以家庭为本”的思路强调“家和万事兴”,劝导妇女即使遭受到暴力,仍要以家庭和孩子为重。社会文化还特意将受暴妇女作出牺牲的行为崇高化,让受暴妇女死心塌地停留在暴力关系中。“以妇女为本”的咨询理念则把妇女首先看作一个独立的人,重视妇女作为人的权利,拥有做人的尊严和自身的价值,具有个人的需求和情感,拒绝接受强加于她们身上的家庭暴力。

如果按照价值中立的原则进行咨询,我们就会遵循“以家庭为本”的思路,劝说受暴妇女去忍耐。只有遵循“以妇女为本”的思路进行咨询,才能够帮助受暴妇女拨开迷雾,看清家庭暴力的本质;才能使被客体化的受暴妇女恢复她们的主体身份和地位,为消除家庭暴力而抗争。

——个人的是政治的

受暴妇女遭遇到家庭暴力,往往认为是个人的际遇。实际上家庭暴力是许多妇女都遭遇到的共同性问题。在中国,30%左右的妇女遭受到不同程度的家庭暴力,成为社会性的问题。在咨询中,让受暴妇女了解到家庭暴力不是个人的问题,有助于她们从宿命论的泥潭中走出来,增加反对家庭暴力的信心。

我国正是这样做的。2016年3月施行的反家庭暴力法总则上,明确地写上“反家庭暴力是国家、社会和每个家庭的共同责任”。只有从国家层面上制定出防治家庭暴力的法律和法规,在社会层面上进行性别平等的倡导,建立起防治家庭暴力的支持系统,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家庭暴力问题。

——理解受暴者的顺应态度

社会上存在一种观点,就是责备受暴妇女不离开。这些都是由于缺乏社会性别观念而产生的错误认识。事实上,受暴者往往是资源匮乏,得不到社会强力的支持,深受传统观念的毒害,这导致她们习得无助感,不得已停留在暴力关系中。

咨询师对于这种处境下的受暴者,要给予充分的理解,不批评和责备,而是耐心地倾听她们的诉说,站在她们的立场上,设身处地为她们着想,从她们的愿望出发,一步一步引导她们从顺应向改变的方向迈进。

——赋权妇女

女性主义心理咨询将赋权妇女作为最终目标,是基于一个基本认识,即相信受暴者同所有人一样,都有自我关注的内在需要,都有权利和能力处理自己的感情和行为,并会建设性地承担责任。只是这些愿望和潜能,目前处于被压抑的状态。赋权的意义就是将她们被抑制的价值感和自信心加以修复,摆脱对施暴者的依附关系,重新认识自己,看到自己的价值和潜能,谋求自身的发展,实现心理的成长。

当然,这个目的不是一蹴而就的。赋权是一个唤起主体意识的渐进的、漫长的甚至是艰难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还可能会出现反复。由于家庭暴力发生在最亲密、最挚爱的人之间,受暴者与施暴者有千丝万缕的联系,爱与恨经常是交织在一起的。

赋权受暴者,是促进她们的改变。热线咨询首先要缓解其负面情绪,进行心理疏导;第二步是改变她们的认知;第三步是调动和发掘她们身上的积极因素,让她们一点一点看到自己的力量,逐步提升心理动力,增长自尊心和自信心;第四步是发展应对困难的策略,帮助她们用建设性的方式走出困境;最后,才是摆脱对施暴者的依附关系,恢复对生活的希望和控制感。

(作者为北京红枫妇女心理咨询服务中心名誉理事长)

上篇:没有了
下篇:女性应走出消费主义迷思
分享到

© 2019 中国妇女报
ICP备:京ICP备05037313号

↑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