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段思平
据媒体报道,近日在上海大学举行的一场面向孩童的教育机器人比赛上,千余名小选手同台竞技,其中学龄前儿童达100人,最小的选手只有4岁。教育机器人比赛已成为当下“热门赛事”,而学龄前儿童的编程培训热门,编程教育正呈现出低龄化的现象。
在很多人印象里,电脑编程、操作机器人,这是门槛较高的脑力活动,学龄前儿童学这些“高大上”的课程,是不是有点揠苗助长了?其实这个倒不能一概而论。电脑编程,难度也分三六九等,大学生和小孩子玩的编程显然不能同日而语。有专家表示,机器人编程从娃娃抓起也是有道理的,因为一开始学的是打基础的机械结构,入门很简单;大一点的孩子会因为入门课程过于简单而失去兴趣。
在互联网时代,要将孩子们与电脑、网络彻底隔绝开来几乎是不可能的,既然如此,引导他们接触编程,既能锻炼创造力和想象力,又能培养对科技的兴趣,当然不是一件坏事。只不过,当机器人编程成为热门课外活动,当越来越多的孩子投身到其中,热闹背后也不乏隐忧。
据记者调查,近年来,机器人编程比赛越来越多,很多赛事和学生升学挂钩,其中一些还能在升学时加分,认定为科技特长生。随着奥数遭舆论连年批评并被教育主管部门大力叫停,“奥数热”已有偃旗息鼓之势;可如今机器人编程比赛频密,对升学颇有助益,大有成为下一个奥数的意思。在此背景下,我们难免担忧:家长们送孩子学习编程会否变得功利化?
这样的担心并不多余。须知,当年的奥数,最开始也是打着智力开发的旗号,最后却逐渐异化为了升学工具,导致相当数量的孩子饱受折磨。机器人编程虽好,但不一定适合每个孩子,家长们千万不要一拥而上,逼着孩子凑热闹。即便孩子对此有兴趣,也不要给予过多压力,非冲着得名次、拿特长生称号去,更不能因此对孩子过度开发,因为编程而抹杀了其他兴趣。希望家长们能理性对待编程,切勿功利化,别让儿童编程成为下一个奥数。